
津辽文友共育文苑之花总第(108)期

【辽宁总社/贺东梅】春醒了
初审:文丹兰
复审/朗诵/学与问
“布谷、布谷”——在布谷鸟空谷绝音般的吟唱下,春,静悄悄地醒了;在冰凌花顶破冰凌,绽放花朵的勇敢的声音中,春,羞羞地醒了;在山涧清泉脱掉冰袄,“叮咚、叮咚”一路欢歌的时候,春,欢快地睁开双眼,神清气爽地醒了。
在达子香花把她浓烈大气的紫粉色,涂满了大小兴安岭的漫山遍野、沟沟壑壑的时候,关东大地上的春姑娘不但醒了,而且还用关东人特有的泼辣和豪爽,活泼大方地跑起来了,跑遍了东三省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跑进了每一个关东人的心里。
想想我生命里的春,是啥时候醒的呢?
六七岁的时候,我在黑龙江的大山里的姨姥家。草发芽的时候,我就跟着小伙伴们跑进山里采野菜。婆婆丁、曲麻菜、小根蒜、柳蒿芽、刺柳芽、山芹菜、广东菜……数不胜数,每样都是绝对的美味。记得,有一次,我们发现了一大片的荠菜,翠绿翠绿,鲜嫩无比。采回来以后,姨姥高兴极了,她买了一块豆腐,只放了一把虾皮,没有一点肉,包了一顿掺了玉米面的饺子,可那是我此生吃的最香的一顿饺子!此后的近60年里,我碰到荠菜就采、就买,可再也没包出来那么好吃的饺子。姨姥说:关东山好啊,只要有关东山,就能养活关东人!
那是我生存能力的“春天”醒来的时候,姨姥的话我记了一辈子:有关东山我们就能活下去!
1968年末,我小学毕业,应该上初中了。可是在那特殊时期,学校寒假放得有点长,所以,我又回到黑龙江的那个边陲小镇。春天来的时候,我在姨姥邻居家一个叫黄冬梅的姐姐那里,借了两本非常难得的书,现在已经记不清黄冬梅姐姐家为什么能有那样宝贵的书,只是记得那两本书打开了我的眼界,使我走上了一生酷爱文学的道路。那两本书,一本叫《米丘林》,一本叫《法布尔》,到现在一想起这两个名字,都感到无比亲切。不到14岁的我,很长时间都想去学植物学或者动物学。那两本书,的确开启了我渴望知识、向往知识的春天!当然,历史的原因,植物学、动物学我都没学成,但是,文学这条路我坚持走下来了!为此,我永远感谢那两本书,感谢现在不知身在何处的黄冬梅姐姐。
这,就是影响我一生的关东山的春,我永远爱她!

作者:贺东梅,女,1955年9月1日生于辽宁鞍山。一生喜欢文学,作品被《散文选刊》、《读者》、《报刊文摘》等屡有转载;出版了散文随笔通讯集《达子香花开了》。新闻系列副高职称退休。现任辽宁省散文学会理事、鞍山散文学会副会长;鞍山诗词学会理事等职。

诵读:学与问,退休干部。喜欢文学,爱好诵读,让诵读充实美好的生活。
欢 迎 加 入 我 们
投 稿 请 扫 码


管理团队
总编:文丹兰
主编:琴 馨
编辑:成于乐
音频总监:沧 海
该帖无需高额打赏诚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