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大枣树,你还好吗
作者:金淮莲
朗诵:轻风细雨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瓜枣成熟的季节,坐在空调下,望着窗外的美景,啃着西瓜,尝着桃子,品着老家表妹寄来的大又甜的红枣,别是一番情致,自然想起奶奶家的两棵大枣树来。
记得多年前的一个暑假,我们兄妹三个跟随母亲到河南南阳老家看望奶奶。奶奶虽然年已七十,但腰板挺直,遗传了太爷、太奶的基因,个子很高,脚也特别大(据说她穿着爷爷的鞋子,能走几十里路)。她十六岁时,经媒妁之言,嫁给了替地主家扛长工的爷爷,因她姓秦,村里的人都称“秦大脚”。爷爷英年早逝,奶奶便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她性格倔强,十分要强,做事麻利,担水、扛笆斗、犁地,样样不比别人差。白驹过隙,岁月的年轮,将她的面颊刻上了深深的皱纹,乌黑的头发亦已花白,但奶奶对咱孙辈宠爱有加。
最让我难忘的是,奶奶家的院子里长着两棵高大粗壮的枣子树,郁郁葱葱,繁枝茂叶,把院子遮了个大半边,上面长着青青的枣子,既光滑又细腻,将树枝都压弯了腰。望着树上一簇簇相拥在一块的枣儿,让咱们喜笑颜开,忍不住想去摘,奶奶哄着咱们说:“等等,还未熟呢。”过几天看看挂在树上的枣子变得黄灿灿的,咱们又催问:“奶奶,枣子熟了没呀?”奶奶摸着咱们的头说:“快了,快了……”仰望那枣子一天比一天大,一颗比一颗红,像红色的玛瑙挂在枣树上,真让咱们垂涎欲滴。
一晃暑假快结束了,奶奶一早起来就对床上的咱们说:“孙子、孙女,你们明天要回江苏了,咱家的红枣也熟了,吃过早饭一起摘枣子,给你们带到城里吃。”“啊!摘枣子!摘枣子喽!”咱们兄妹三人一听,高兴地手舞足蹈,连呼万岁!弟弟开心地在床上来个鲤鱼打挺。
起床后,咱们兄妹三个迫不及待地各自搬了一只板凳,站在凳子上一看,那两棵枣树,实在太高,太高!咱们够不着又不会爬树,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咦!有了!便让弟弟骑在咱的肩膀上去够,可他没坐稳,咱俩一起吃了个狗啃泥,弟弟哇哇大哭,正在烧饭的奶奶连忙从灶屋里出来一瞧:唷!原来三个小调皮急着摘枣子呢。好在院子都是泥土地,没大碍,奶奶帮我们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又给弟弟揉了揉头,说:“好了!好了!乖孙子别哭了,咱摘枣子!”弟弟破涕而笑。奶奶又吩咐道:“你们去拿篮子,咱去拿笆斗和筐。”咱们找到了篮子,奶奶拿来了笆斗和筐,还带来了被单。咦?我感到蹊跷,便问:“奶奶,拿被单干啥?”“等会你就知道了。”接着,她又去屋里找来了一根长长的竹竿。
一切准备就绪。奶奶让咱两只手攥紧被单的各一角,又让妹妹、弟弟各自攥紧被单的另两角,并把它拉开,奶奶嘱咐道:“拉紧了不要松岰。”只见她举起竹竿朝最密集的树枝上使劲敲了几下,刹那间,红枣像天女散花纷纷掉进了被单里,咱们乐得呵呵大笑。弟弟一不小心,手一松,被单滑落在地,那枣子像逃蹿的士兵,东躲西藏,滚得遍地都是。奶奶急忙停住敲打,咱们忙不迭地撅着屁股跟着枣子追寻,终于把“逃兵”一个个缉拿归案。
接着奶奶又让咱们继续拉开被单,嘱咐咱们不能再粗心大意。等到被单快撑不住时,奶奶速把被单四个角撮到一起,将枣子倒入笆斗。然后,咱们又来到另一棵枣树下,按照上述办法继续进行,一直到枣子装满了篮子、笆斗、筐子。
就在在咱抬起头擦汗的瞬间,透过树的缝隙,猛然发现,树的最上面还躲着一串红亮的枣子呢。我连忙喊道:“奶奶,树上还有枣子!”妹妹举起手来,遮住阳光,仔细观察:“奶奶,这棵树上也有!”妹妹也发现了新大陆,高兴地笑着、拍着、跳着。奶奶眯着眼睛乐呵呵地说:“就让它们待在树上吧!”我们感到疑惑不解:“为啥?”奶奶反问我们:“你们都知道枣子好吃,那小鸟喜不喜爱吃啊?”呵呵,咱终于明白了咱们喜欢吃的枣子,小鸟也喜欢! 那么,咱们就让那些枣子留在树上吧!
摘完了枣子,咱们一起帮助奶奶把枣子抬进了屋里,此时,弟弟忍不住了,拿起枣子就往嘴里送。奶奶,忙从水缸里舀来一盆水:“小馋猫,枣子也得洗洗再吃呀!”哈哈,品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这味道比市场上的红枣要香、要脆、要甜、要鲜。
悠悠岁月,一晃几十年过去。听说家乡旧房要改造,老房子要拆迁。让咱难以忘怀的枝叶繁茂的大枣树,你还好吗?咱怀念家乡的一草一木,更怀念勤劳善良的奶奶——秦大脚!
作者简介:金淮莲 笔名:荷 月。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酷爱文学、法律、旅游。二百余篇散文、小说、诗歌散见《短小说》、《淮安日报》、《淮海晚报》、《人民与权力》、《淮安文艺》、《淮安新周刊》、《大运河文学》、《洪泽日报》、《清江浦》等相关报刊媒体。2020年荣获中国散文网第七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中国散文网第七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二等奖。现任社会职务:江苏省人民监督员,淮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清江浦区作家协会理事。

主播简介:姚春荷,网名:轻风细雨。江苏淮安人,喜欢旅游,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名山大川;热爱生活,以美丽心情欣赏大地上的一花一木;喜欢用声音诠释生活之美,更愿用声音为您传情、温暖您的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