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 胎教
作者/诚弈
以前我一直认为,胎教是由于近代科学长足发展以后才开始提倡的,偶然翻书才知道,胎教问题很早就被提了出来。
旧版《三字经》在“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下面有这样的注释:“古者婦人有娠,坐不偏,卧不侧,立不陂倚,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 ,不出乱言,不食邪味,尝行忠老友爱慈良之事,往往生子聪明,才智贤德过人,此未生之胎教也”,注此者是清康熙时人王晋升。
我想王先生也可能是引古人之说,肯定还有更早的记载,百度上一搜,果有发现:《大戴礼记·保傅》:“古者胎教,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室”,“周后妃妊成王于身,立而不跂(不踮脚尖),坐而不差(身子歪斜),独处而不倨(傲慢),虽怒而不詈(骂),胎教之谓也”。同样的内容,贾谊在《新书·胎教》中也有记载。可见,胎教一词出于汉代或之前。

优生、优育、优教其重要性毋庸置疑。缘于胎儿生活在母腹中时能够接受母亲言行感化的朴素认识,古时胎教的责任全由母亲承担,对后、婦提出种种要求,而王、夫却是优哉游哉。如果生的孩子不聪明或畸形,母亲就会受到谴责。现在科学证明,胎儿发育的好不好,是有多种原因的,遗传等因素与男性也有关,据说五柳先生的孩子都不够优秀,多因他爱喝酒;晋惠帝看到有很多穷人被饿死的奏折,就问大臣,他们怎么不吃肉粥啊?听见池塘里青蛙叫,还要追问这呱呱乱叫的东西是为官的还是为私的;不知道有没有人考证他是不是近亲结婚的后代。
古时候女性甘心情愿的承担责任,与其在家庭中地位及传统的封建文化有关。无论大小,性质相同的事情发生男女身上,是非标准是不同的。如《易》大过之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象曰: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九五:枯杨生华,老婦得其士夫,无咎无誉。象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婦士夫,亦可丑也。老夫少婦社会认可,无不利,似褒之;老婦少夫就无咎无誉,何其丑也,意贬之。《易》以乾坤两卦推演出其它各卦为例,进而把乾坤引申为天地可衍生万物、男女(夫妻)可繁殖后代。《乾文言》: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坤文言》: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从天。男性作用是资始、统天;女性作用是资生、顺从天。从而论证了男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同的,还是天经地义的。

如今对胎教的研究更加科学规范,从何时开始,采取什么方法和措施,都有专业机构可以咨询和指导;而且为保胎儿健康,准备工作已经提前,男女双方都要孕前体检,根据具体情况调理身体各项生理指标等等,这些都是必要的科学的。然而,如今有些父母,把孩子的出生时间和属相也纳入优生范畴了,认为有大吉大利的生辰八字和称心的属相,就赢在起点,一生荣华富贵了。虽说十月怀胎,但一朝分娩难测,如果孩子提前来,也不能拒绝的,如果不按时报到,解决的办法是剖腹一刀。
胎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生生不息,优生优育优教,关乎民族延续,国家兴旺,怎样重视都不过分,但要尊重科学,不能因迷信愚昧走向歧路。

作者简介:李朝胤,笔名:诚弈。中学化学教师,从教四十多年,现已退休。平时爱好文学创作,喜欢阅览和读史。偶有所感,即付诸笔端。有作品见诸于网络平台和《今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