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小屋
作者: 梁成芳
诵读:佳树
离开家很久了,从不谙世事的黄毛丫头,到了对镜感叹青春易逝、韵华易老的年龄。不再依赖父母,不再撕肝裂胆地想象,以为自己真的翅膀硬了,能经风历雨、处变不惊,得意之时却突然发现,自己其实依然脆弱如料峭春寒里的一枚新芽。从前的依赖,依然不减,不过是把对家的眷恋和期待全都寄托在那间其实不只属于我一个人的单身宿舍里了。那间不算宽绰的小屋印下了我的生命拔节的痕迹。
始终想努力潇潇洒洒地走自己的人生,却走得很累,漂泊了许久之后,我这叶孤帆满载着缤纷的故事,要回归寂寞了。
小屋是我宁静的港,走进它,就走进一片熟悉的安慰;走进它,就走进一片相知的和悦。黄昏,当暮霭洒满街面的时候,温馨就在小屋也大也小的空间里弥漫。偎于它充满母性的臂弯里,微合双目,我可以尽情地舒展生命的枝枝蔓蔓,忘却尘俗的一切喧嚣和烦忧了。
小屋里,关于人,关于人生的书,读也读不完。无雨的夏夜,它们幽幽地散发着馨香,我就在那幽幽的气息里读我喜欢的小说、散文和外国文学名著,等待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景致美丽的传说来装点梦境,梦里,真的就毛茸茸地长出了大片的新绿。
星星升起来的时候,也许会有朋友叩开小屋的门扉,带来湿漉漉鲜灵灵的情愫。游山归来的,会滔滔不绝地讲江南名山令人叹为观止的峻拔与灵秀,讲迷雾锁奇峰的神秘,讲乱云飞渡的恢宏,讲他平生访遍千山万水、踩碎雨露风霜的夙愿,然后把所有的灵感都倾囊倒出,说是任我挑,任我拣;在北戴河海滨回来的,越发如水般清纯恬静,大海一样深邃的目光里,遮不住的仍旧是往日的忧郁。
话题慢慢地在小屋里铺展。我们一样地谈以往岁月里路过的人路过的事,谈我们因奔波而疲顿因思索而孤独的心。朋友一个一个地来,又一个一个地走,让我在体味了人生的丰富和绚烂之后,也深深感悟了它的旷茫和苍凉。
丽姐走了,割舍了所有割舍不下的情愫,远涉重洋,到陌生的世界去追求她始终执著的那份人生了。收到她的第一条信息,北方正是大雪纷飞的季节,从她的信息中可以揣摩到她无悔的心境。她遍尝人生的诸般滋味后,只剩了一种超然的洒脱。
木丁也要走,虽说家族式企业有份不错的工作,他毅然决然的辞去,他要去外面那条已经很挤的路上挤一挤,他相信白手也能起家。从那坚定的劲头儿看得出,他是撞了南墙也不会回头的。
我知道,人生紧要处不过那几步,风险要担,该闯就闯,柳暗花明处一定风光无限。可鼓励他们羡慕他的时候,我也知道我学不来,我太缺少一赌的勇气,我需要的实在是一份祥和,一份清静,一份如沐月光般的安宁。
只依恋我的小屋。它是我的终点,也是我的起点。走进来宁心静气,走出去,常常就溶进许多浪漫的情致里。夏日,雨丝长长的黄昏,我会换上红泳衣,到市郊那个叫麒麟湖的公园里复习我学得并不地道的蛙泳,然后披着浴巾,披着月色,在雨打残荷的静谧里,单车飞回来,我知道,小屋一定像母亲一样在灯下等着我。冬天,落雪的夜晚,我会随朋友踱进那家看来装饰精美而实际蹩脚的小酒店,彻夜长谈,只待雪花摇醒黎明,再把浑身的倦意关进那暖暖的空间。
不愿再提被人用了千遍万遍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古句,可节日来临,游子思归,那乡愁就会越拉越长。每一个中秋,每一个应该团聚的日子,走在街上,看花花绿绿的礼品,看行色匆匆的路人,心中就莫名地烦乱,莫名地惊慌。置身茫茫人海,又觉寂寞难耐时,就收起脆弱的翅膀,躲回小屋。想家乡的双亲、远方的朋友,想渐渐远去的街景和渐渐远去的时光,清点自己二十八个春秋的风风雨雨,竟有一种隔世的沧桑感,而这沧桑的感觉也只有面对小屋,面对自己,在剪开一团团纷乱的思绪,在放任一串串委屈的泪珠后才得体味。
小屋穿过喧闹的四季,为那么多人遮风挡雨,曾有无数像我一样的孤帆一叶一叶地漂来,又一叶一叶地漂走,许多姐妹被一只只有力的臂膀携走,做了美丽栅栏里的囚徒。
雪洁跟了那个大男孩走的时候,我还很舍不得她,于是就用恶狠狠的眼光看那大男孩,舍不得雪洁的另一原因就是她是我的文学挚友,我们常在一块畅谈文学。然而,雪洁却微笑着,满脸幸福的红晕。
一个特别朗丽的周六,雪洁邀我们去她的小巢做客,小巧的居室里,我们一字排开,毫无顾及地说笑,雪洁说,尽管不大的居室还是租房,她十分娴雅、十分端庄地望着我们。看她日渐朗润的颜色,断定这美丽的栅栏里一定关着十分美的景色了。突然明白,人原来无论何时,无论怎样都需要一种归依感,需要一间能抚慰心灵的小屋,小屋的位置可以随意变换,里面的内容却永不能改。
就要走出眼前的小屋,走向另一方天宇,与一个人共同去开辟另一种韵致的生活了。那天,我只说我要一港湾,他说他的臂弯里有我依恋的小屋。那么,我可以永远笑对明天的太阳了。
小屋,春风催我启程,严冬唤我还乡。我只是漂泊于异乡的一个过客,寄居于他乡的一隅,我只是从乡村飞到都市憩息的雁!
我的小屋,我的生命之舟,无论怎样地漂泊都必须回归你的宁静么?!
——————作者简介——————

梁成芳,男,汉族,上世纪62年生。大专‘学历,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人。以小说创作和情感散文擅长,兼顾杂文、文艺随笔及理论文章的写作。作品见于《春风》《作家学堂》 《乡土文学》《北方作家》《天涯诗刊》《娘子关》 《潇河》《吐月》 《赤壁文学》 《作家文苑》《生活导报》《晋中日报、晚报》《榆次时报》等文学期刊。著有小说《早春雨夜》 《青妹儿》《小二的心愿》《老人夜话》《时光》 《成子》《大森林的那颗清泪》《情愫》《木屋》 《有一个农家小院》《流向下游的河》《孤独的潜影》《局势》 《煤炭企业里的文化哥儿们》《绵河湾的故事》《过秤》《两角菱花镜》 《麻婆婆》《残月》《葛才》《英雄安泰母亲的愿望》等多部(篇)。部分作品发表于网络文学平台和今日头条 · 都市头条。散文《菁菁 · 女孩 · 狗》获2000年全国“赤壁杯”优秀奖,《情系桑梓,余热生辉》荣获榆次时报“我与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三等奖。有作品收入“乡土文学优秀作品集(小说卷)” ,有作品收入《中国微篇文学大观》。撰写理论文章、评述若干篇,迄今已发表中短篇小说150万字,情感散文及杂文120余篇。系中国当代文化艺术中心作家委员会会员,山西省晋中市作家协会会员,榆次文联作协会员。《潇河》文学季刊小说作家。
——————诵者简介——————

佳树:资深美力导师,爱好旅游、朗诵、唱歌,古筝。善待他人,善待自己。

特别声明:本平台作品均来源作者投稿,所有被采纳的投稿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