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文三篇
作者/诚弈
(一)泡泡
从幼儿园出来,孙子径直去了小区广场玩耍。此时广场上人很多,但基本上是一个大人照看着一个孩子,年轻的爸爸或妈妈虽然玩着手机,但眼睛时刻睃巡着目标,一旦有异常即刻冲过去,老人追在孩子的后面不断的聒噪,为孩子故意做出的惊险动作吓得一惊一乍的。孩子们有的骑自行车转圈,有的比赛滑板车,几个大一点的孩子有模有样的踢着足球……,一串串在夕阳下闪着淡蓝色微光的泡泡在空中飘荡,一群孩子欢闹着争相捉拍;一个小女孩左手握着一个塑料管,里面装着一些液体,右手拿着一个带有很多圈圈的软质塑料制作的类似树枝的东西,蘸些管里的液体,轻轻的在空中一甩,又产生了一群泡泡,引得孩子们又蹦又跳的追赶。细看这些泡泡大小不一,有的两个粘在一起,坠地破裂,有的越飘越高,有的被孩子捕获,沾在手上随风颤动,不一会化作一小滴液体。看飘远的泡泡,多像悬浮在太空中的一颗颗星球。泡泡转眼就不知去向,也不知地球会把我们带到何处?想当初形成宇宙时,是不是也有如小女孩那么轻轻的一甩?

(二) 儿戏
孙子今年四周岁了(2018年),幼儿园老师每天也留点作业,语文是写点横竖撇捺,数学写12345。有时兴至,我俩自选角色,表演成语故事,如自相矛盾,班门弄斧,多多益善,愚公移山...等;有时说反义词,由于他词汇还不丰富,表示意义相反时总是用“不”,我说好,他说不好,我说花真美,他说花真不美,…… 我随口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立刻回答:己所欲,勿施于人;我听后一惊喜一惊诧,喜之,能举一反二,知道了把“不”去掉了,就变成相反意思了;诧之,是童言道出天机,说出了人性之自私。我知道他不懂这句话的意义,不知道是人之本性使然还是偶然巧合?
或仅儿戏而已?

(三)谢谢
从宽广超市出来,孙子的一瓶益生菌酸奶已喝的净光,我拿着空瓶子正要投入垃圾桶,看见旁边有一位老人正在专注的翻捡里面的东西,就顺手将瓶子递在他的手中,只见他抬起头来,裂开没牙的嘴笑了一笑,说:“谢谢”,我一时语塞,不知说啥好,拽着孙子惶惶的走了。孙子一个劲的问我:“爷爷,你咋不说别客气呀?”我嘟囔一句:“这也不值一谢呀”,看着他一脸懵懂的样子,我想解释一下,可最终没有想出合适的语言。
那一声“谢谢”久久在我耳际回荡,让我想起了网上传出的某个受助学生,把赞助他的一位明星告上了法庭,理由是没有满足他买高档手机和名牌衣服;想到国家公费派出的一些留学生,学成不归,说外国的月亮圆,空气甜,与一些仇华势力沆瀣一气,抹黑中国。这些有文化的精英,好像已经没有中国人的心了,拾荒者说的谢谢,他们都不会说了。

作者简介:李朝胤,笔名:诚弈。中学化学教师,从教四十多年,现已退休。平时爱好文学创作,喜欢阅览和读史。偶有所感,即付诸笔端。有作品见诸于网络平台和《今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