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 爷》
文/翟明彦
海爷在不大的村子中辈份最高,大人孩子都叫他海爷,以至于人们都忘记了他的大号。海爷中等身材,身体微胖,一张国字形脸,早年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战斗参加了不少,可身上没落下伤,对于以前的光荣史海爷从来不和人谈起。
海爷打猎的枪法远近闻名,据说他在朝鲜战场上就是神枪手,每当有人问起此事,他只是嘿嘿一笑:“都是过去的事了”。海爷五十多岁时,在村里组织了一支十来人的猎枪队,每到大秋以后,地净场光,海爷就领着猎枪队去打野兔。那些年野兔生长疯狂泛滥成灾,经常糟蹋庄稼,人们恨不能把这些毁坏庄稼的家伙消灭光。玉米收获后地里种上小麦,野兔的藏身地就少了,棉花柴地、苇子湾、棒秸堆,就成了野兔的栖身之所,海爷领着他的猎枪队遍地围剿。
猎枪队的成员数海爷岁数大,除了两三个年长的会打猎,其余的全都是生手。海爷便手把手教他们“这打野兔要先记口诀,他讲究是:去打耳朵来打腿,横打一尺,打卧不打跑。大家记住了,多练练就行了”。二柱子是猎枪队里最年轻的成员,头回摸猎枪,一直跟在海爷的屁股后头“海爷,啥叫去打耳朵来打腿,横打一尺,打卧不打跑?你说明白点儿我不懂”。海爷耐心地给他讲解:“兔子往前跑的时候打耳朵,枪响之后正好打腰上,因为兔子跑的快。往咱对面跑的时候打它的前腿,横着跑时往前打一尺,卧是不动,是死靶子,跑是活靶子,卧着不动好打,跑着的不好打,以后你就明白了”。
海爷教的再明白,新手和老手是没法比的。十几个人的队伍拉成百十米的一张网,往前排着走,再加上海爷和二柱子他俩每人有条狗跟着,野兔很快就被赶出来。只要野兔从棉花地里往麦子地一跑,海爷的枪马上顺过去,手起枪响,兔子应声倒地,海爷的那条花狗马上将兔子叼到他的身边。每天出去打猎海爷都有不少收获,可象二柱子那样的新手有时一天打不到一只兔子,海爷为人大方,不能让跟着他的人空手回家,每到天黑散工时,海爷会扔给新手们一只野兔,“分着享用,我不能独吞”,大家伙心里都有数,明明自己技术不行,野兔都是海爷打到的,但海爷从不计较这些。有回打猎回家的路上,二柱子问海爷:“海爷你的枪法这么好,在朝鲜战场上打死多少个鬼子?”,海爷哈哈一笑,“反正比你打的野兔多多了”,众人都跟着开心地笑起来。
海爷打猎的枪法出名,缘自和外村打猎队枪手们的一次合作。三十几个人往村外的一个大苇子湾里围剿野兔,苇子湾中间有条一米来宽的人行小道,大家伙儿拉网围着往前走,有只野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