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这一年要翻页了
文/马雅萍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2020鼠年的日历即将撕掉最后这几页,我们又要整装待发掀开牛年的面纱。
这一年,可谓开水泼老鼠 --不死也要脱层皮。疫情与灾难交织,悲痛与感动同在,反思与成长相伴,出发必带的就是健康码,健康成为你我重要的通行证。
这一年自己也是和尚庙里的老鼠 —— 听的经卷多,走了心走了肾唯独没有走位。
朋友小韦送了一套《佛经》几十本小册子,拿到手信誓旦旦的逼迫自己抄经修心,年末岁尾,居然只看见书写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十六个字寂静的躺在书桌的一角,愧对朋友的一腔真心。于几十年的岁月里,关键也是对这十六个字始终懵懂,虽然通过眼睛、鼻子、耳朵、舌头、触觉、意念、身心、记忆、做梦等可以感知到“色”的存在,这些色就像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样,经纬交织,而“空”确是我们感受不到的。即使我们闭上眼睛,去回忆一件事情,一个人,一些画面,但是无法去想象一个“空”。
“空”是什么,就拿此刻对着手机屏幕的这个物件当个“色”来讲,手机就放在这个地方,这个“空”的位子就被手机占领,而你把手机一拿开,这个地方就“空”了,“空”即刻又现出来了。那么没有拿开手机的时候,这个“空”有没有呢?也是有的,不过被这个“色”给占领了。那么有“空”的地方有没有“色”呢?有“空”的那个地方,也就是“色”的根本。“空”包着“色”,这“色”也包着“空”,在表面上看是两个,但实际上本来是一个,所以“空不异色,色不异空”,就像“道生万物”一样有因就有果,所以佛经没有抄完,是因出了问题,果必定未结。
《非暴力沟通》一书中重点强调了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逐字逐句走心的阅读,但在操作过程中,却走了肾。今年送给儿子的生日礼物《小狗钱钱》《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穷爸爸富爸爸》《守候幸福》等几本书被自己翻阅成为内伤,却没有成为儿子的枕边书,只好借用空不异色聊以安慰,默默祈祷儿子早日悟出道生万物的真理。
这一年,用读书所感去生活,用生活所得去读书。每周一次的舒心读书会,通过学习《滋养和安顿我们的灵魂》,也自责自己仓促上岗没有好好学习如何当一个好妈妈,带给儿子太多的伤害,看着他越来越远的厚实的背影,却不能像龙应台目送中写到的“不必追”……每一次读书会,从各位书友的分享中重新领悟了诗词曲赋的魔力,也懂得了每个人都是一地鸡毛但依旧笑傲人生的无奈。只是深深的遗憾自己在读书的年纪没有好好博览群书,不羁绊于俗事做一个内心无比丰盈的人。“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而今,一岁年龄一岁心,一岁年长一岁人,读不懂的书放下再读已是书中人,听不懂的歌再听已是曲中人,看不顺的事再回首也已经云淡风轻。杨绛先生说“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就像这段时间热播剧《装台》里的主人公顺子,已经把自己低到尘埃里了,就不怕任何的贬低和不屑,始终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这一年,疫情此起彼伏,全球累计确诊已破7475万,全球累计死亡已破165万,在灾难面前,生命是如此渺小和脆弱,你有你的方式我有我的法则,发自己的光也不要吹灭别人的灯是一种共荣,所以才有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12月1日,站在密云区云蒙山的长城敌台残垣上,遥望着远处密云水库的浩渺,耳畔丝丝风声诉说着“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历史更迭,早晨7点,迎着初升的朝阳,行走在云蒙山长城景区的山道里,风吹干枯树叶的莎莎声,不由得比任何时候更能感悟苏轼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时间煮雨,岁月缝花,花开无声,花谢无语,季节的转角,有多少花开的欣喜,就会有多少花落的叹息。
在万物互联全媒体的时代,人和人可能熟识多年忽然便没有了音信,也可能因为一个不谋而合的契机成为一辈子的挚友。一面之缘也好,相谈甚欢也罢,一生有2920万人与我们擦肩而过,当我们的关注点在哪里,在哪里就会遇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彼此同频共振,可以相互欣赏,鼓励,扶持,然后共同走上一段行程。
回首这一年和每一个人相遇的温暖,一点一滴,早已盈落成一缕清香,镌刻在自己的心湖上。“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因为这一年,原本就非同寻常,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作者:马雅萍(心语),陕西凤翔县人,公司职员,喜欢运动健身,爱好文字,书法。曾在网络平台发表散文、诗歌等作品多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