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足球不愿提及的安逸
文/倪永康
今天的天气很不错,阳光直射大地,但是我还感到有些许寒冷,可能现在已经十一月份的缘故了吧。离国足输给叙利亚的那场火热的比赛产生那悲凉的结局2—1已经过去了15个小时了,我心中没有悲伤只剩悲凉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我不想谈论这场比赛的失败原因,责任无可厚非的在教练,球员,还有中国球迷口诛笔伐的中国足协。总不能是因为叙利亚踢得比国足好的原因吧!报纸媒体还是网络媒体已经做出了专业分析,数据也一项一项的列在那里。大家也有了自己的答案。但我想浅谈一下中国足球现在的失败和未来不敢说成功只想说更好这一沉重和集无数球迷期望的话题。 
众所周知,现在我们经常看的足球是由11个人踢,加上若干规则不等的替补在绿茵场上拼搏的运动。他们不仅是一个团队,他们又可以分为每个个体执行着主教练的战术,他们每一次传球,每一次突破,甚至每一个决定都会影响比赛进程。那么我先从个体上说,每个球员肯定都是由人组成,他们经过系统训练,他们的工作就是踢球,无论是在国家队还是俱乐部,把球踢好是他们的目标甚至是使命。把球踢好离不开优秀的身体素质,他包括力量、耐力、速度等等,结合而成的技术。足球这项运动与其他运动不同的是还需要机智的头脑,可以使球员对比赛局面的更加清楚的认识,对进程更加了解,做出更快更准的判断。这显然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而我们现在球员的文化素养一言难尽。当然我没有任何嘲讽的意思。因为我只是一个三本的大二学生,还是天津户口。文华素养真的很重要,未来一定要注重球员球技发展的同时也注重文华素养的进步,提高我们的球商。十一个人组成的团队,显然一定要组成一个团,拧成一股绳,这就是团结。

经常在网络上看到说“中国人没有起信仰。”我很反对这句话,中国人当然有信仰。我们的信仰就是“家”。这里的家是“家庭”和“国家”。我们其实无时无刻不在为这两个家而奋斗。我们一定要激起球员心中的猛兽和热血,为自己更为国家而奋斗,因为这关乎国家的荣誉。请不要说我给他们压力,我认为这更是一种心跳加速的动力,一种责任,维护他们心中的信仰!足球更是一项科学事业,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民族文化属性。巴西有他的桑巴足球,德国有他的德国战车,荷兰有他的全攻全守。这无不体现他们民族属性特点。巴西的热情奔放,德国的小心严谨,荷兰的精诚合作。这些民族属性加上它们各自身体特点才有了现在足球世界的地位和成就。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向来是谦逊小心,独立自主,与人为善。我们的身体素质中速度,耐力是很不错的。我们是拥有大智慧的国家,五千年来的历史文化丰富我们的头脑,充实我们的底蕴。所以我们可以一起寻找适合属于中国的足球!如确定适合中国足球的风格,那大家就同仇敌忾,坚持同一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落实科学的青训,踏踏实实做青训。这有何不可?可能你会说:时间不允许,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可仔细想想我们拥有的最多的难道不是时间吗,几代人的努力总会换来进步成功的。

其实说到文化不得不提我们太过于热爱安逸,这是我们多年来的通病,我们喜欢“安,整,全,”这些词,极其反感“危,残,空,险”这些词。其实“安逸”我是不愿意提起的,就连文章前面都没有提到。这又何尝不知这是我和在座各位通病呢,多年来一直以平平稳稳以“和为贵”甚至以懒为借口,连血性都快被磨灭。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小书虫有一句话“命都不要了,就要安逸”是的我们过于安逸了,我们发现了问题就要改正,勇敢面对。只有到外面走一走与世界接轨,不拘泥于地大物博的中国而足球文化却很贫瘠的这块土地。吸收营养努力变法图升, 总之作为一名中国球迷当然希望中国足球越来越好,踢出中华男儿的血性,向世界展示我们的足球肌肉,不要再“安逸”了,让改革,拼搏,无畏,团结,刚毅充满我们的足球血液!短暂的黑暗终会迎来光明!!!
倪永康 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