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同学:
大家好。
为了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学生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同时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素材,结合课本单元知识结构要求与安排,苏东中学八三、八四班语文老师拟准备于12月23日在班级举行我校微型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活动内容:
每位同学搜集个人家庭较为有纪念意义、珍藏价值的文物一件上交给语文老师,并写好持宝人(学生)姓名、班级以及该物品大体来龙去脉情况,以方便其他师生进一步参观了解。
活动要求及其它事项:
1,学生(持宝人)在来校后即时上交所携带物品给语文老师登记编号。
2,活动结束后及时返还并让学生带回,请家长务必在孩子下午回家第一时间查收。
3,所带物品一般要求方便携带,因此体积、重量、尺寸等勿大勿重,以体现“微”的特点。
4,所带物品不主张带陶、罐、石膏、玻璃之类易损之类的物品。
5.所有上交物品在老师统一安排下进行有序摆放供大家参观,活动结束后每位同学根据个人参观写一篇不少于二百字的观后记。
6,部分住宿学生以及因其它原因而不能回家的学生可以不上交。
7.本次所展物品为文化艺术品之类,包括学生个人获奖的证件、奖章,也可以是家庭中具有历史年代感的奖证、奖章、古书、旧报、旧币、雕刻、古玩、老像片、票据、烟标、信件、连环画等之类。总之年代越久远越好。
8.活动结束后适时将活动情况整理发布,供更多读者鉴赏学习,以更进一步推动大家对家乡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希广大学生家长积极支持。
八三、八四班语文老师
12月22日
附样品及文字简介:
(文字简介在图下方,同学们根据个人持有物件情况仿写)


持宝人:八X班XXX
这是语文老师持有的2002年凤安北村一户代氏农民上交农业税的票据。当时,教育系统要求每位在职老师必须负责宣传动员让三户农民及时上交农业税(粮食),并且持三户人家全部上交农业税的税票在个人所在单位进行登记。对于完成任务者则发放教师工资,否则不予发放。
在此情况下,语文老师本人通过向本村完成了纳粮(税)任务的群众索要了其交粮票据,这里提供的仅是其中一户人家完成纳税的票据。因上交粮食完成了任务的农户上级也留有底子,所以保留在农户手中这些票据也就无什么作用,于是被保存至今。
这几张票据真实见证了那个时期农民依然在向国家缴公粮的历史。资料显示, 我国从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也就是说,从2006年开始,农民不再向国家上缴粮食了,结束了两千六百年农民一直要上交皇粮国税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