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4月份起,由山西水工局承建的中部引黄工程TBM2标进驻山西临县木瓜坪乡杨家崖村后,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水利工程却因废弃物乱倾乱倒侵占了当地村民的林地,引发了村民、乡政府、监管部门、施工方长达7个年头之久的赔偿、复垦拉锯之战,到目前为止毫无实质性进展。
中部引黄工程是大水网四大骨干工程之一,也是山西省输水线路最长、投资规模最大、受益人口最多的引水工程,备受各方关注。然而这项工程从施工初期到主体工程竣工却因废弃物(包括井下废渣、废料、生活垃圾)乱倾乱倒引发了当地村民与施工方的摩擦不断升级。2019年5月,当地村民阻止施工方运送废物车辆进入导致事态扩大甚至一度失控,最终在当地警方介入下得以停息,同时,该件事件后引起了县政府的重视。2019年8月,由该县检察院牵头,联合县水利局、当时的县环保局、木瓜坪乡政府等多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着手协调解决此事,最后形成了由施工方复垦侵占木瓜坪村村民林地并赔偿村民损失的方案,村民如释重负有了盼头。可是,直到现在工程到了收尾阶段复垦与赔偿始终没有动静。

9月16日,本网在举报人的带领下进入该项目施工方倾倒废弃物的石花沟(地名),该处位于木瓜坪乡杨家崖村村头上游的一条山沟内当地人俗称为石花沟,从平临高速桥下穿过,废弃物就在眼前,这些废弃物包括井下废渣、废料、生活垃圾。本网注意到,废渣占废弃物的大多数被平摊在沟内,如果没有山洪冲刷留下深浅不一的沟壑其废渣平宽度足够四辆汽车并行。但废料和生活垃圾在这里显得非常扎眼,废料包括建筑垃圾、水泥预制块、不用的整袋水泥,这些废弃物沿山边一字倾倒。举报人说,这条沟之前模样是两山夹一沟和一条仅供人通行的小路,还零星的散布着一些山地。2013年4月左右,引黄工程进驻后变成了现在的模样,他在沟内的经营几处育苗圃和一些成年树木全都被掩埋在下面了。期间他多次找相关单位和乡政府协商解决此事,施工方起初答应解决但到最后不了了之。2019年5月,村民阻拦了施工方的车辆并引发冲突在警方的介入下事态停息,同年7月,村民自发的在平临高速桥下即石花沟沟口建起了一座大门不让施工方车辆进入,这才终止了乱倾乱倒废弃物的再次发生。该村村委会的一位成员告诉本网说,这次冲突事件后,由临县人民检察院牵头,联合县水利局、当时的县环保局、木瓜坪乡政府等多部门的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着手协调解决此事,但复垦和赔偿的事还是没有解决。据他说,2019年临县自然资源局测算过乱倾乱倒的面积在63亩左右,整条沟抬高的高度平均在5至6米。
本网发现,倾倒在石花沟沟内的废弃物,在沟口既没有防洪坝也没有修建永久性泄洪渠,施工方把所有的废渣统一的平铺在沟内,这样的处置废弃物的方法必然会留下安全隐患,强降雨形成的泥石流威胁到杨家崖村整村村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据中国新闻社2013年8月13日《山西临县强降雨遇难人数升至7人》的消息,8月13日下午16时许,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致使木瓜坪乡山西中部引黄工程十标段工房被毁,5人死亡,3人失踪的惨案。据了解,石花沟的河流属于季节性河流是湫水河支流。
吕梁市生态环境局临县分局和木瓜坪乡政府对乱倾乱倒废弃物的看法不一,吕梁市生态环境局临县分局负责环境执法的刘局长称,井下废渣不存在污染,在他看来是件好事,最起码改善了村民的出行,以前仅供一条人通行的小路,现在四辆大车能并排同行,村民到处举报就是为了钱而不是为了环境。他说,石花沟就是环评上指定的废弃物的处置场地,同时他也表示他没有看过环评。木瓜坪乡政府一位负责环保工作的副乡长则说,现在废弃物倾倒处不是环评上指定的地方,环评上指定的处置废弃物的地方在石花沟的后沟,这和村村委会的那位成员的说法相吻合。这位副乡长在电话里说道,该工程主要监管单位是水利局,乡政府作为属地单位也多次参加过协调会,对于村民的反映乡政府没有办法,明知道项目施工方违法在前但苦于没有执法权,只能给施工方打电话督促解决。
石花沟的废弃物已经改变了这条沟内的生态环境只是没有显现,没有防洪坝和泄洪渠的废弃物处置场必然会把泥石流祸根留在杨家崖村,退一步说,中部引黄工程TBM2标在项目预算中已经支出了这部分款项,不治理又落入谁的口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