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吃饺子,两只耳朵没病子。
明天就是2020年的冬至了,在我国,民间有冬至吃饺子耳朵不会挨冻的说法。是否如此,姑且不论,但至少看出在冬至就吃饺子的风俗肯定代代相传许多年了。
实际上,民间这些流传至今的不少谚语俗语让我们后人也反观到古人生活的一些习惯爱好,民情风俗等表现。有的习惯与生活方式或许渐渐消失,有的则被改变,另有的则一直传承至今。如本文所言的冬至吃饺子应属于最后一类吧。
因为冬至过后,即已进入农历的交九天气,气温越来越低,作为古人,一年忙忙碌碌,现在天气严寒,好多农事活动几于停止,相对于其它季节而言,终于有了歇息的机会。于是也犒劳犒劳一下自己,应该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更况身体有了滋养才可以对付严寒,也为来年能再好地劳作也是需要蓄精养锐的。
另来,冬去春即来,预示着又一个自然生命的轮回即将开始。所以,不少的欢庆春日的活动可以提前预演一下,这冬至吃饺恐怕也是其中的一次彩排吧。不然,要么完全放在春节,要么还可以放在其它日子也是可以吃饺子的吧。
我想,“冬至”二字绝不仅仅是一个节气以及节气变化的转折点提示,它更意味着从秋收到冬藏,延伸下去将是又一个轮回的迎春庆春与春播农事活动的承接和联结。它是四季之末,也会在它的尽头看到新的轮回的希望,所以,跨过严冬,新春即到,怎么不能为春天的到来先彩排一下呢?而这个彩排就是包饺子吃饺子,小小地自斟自饮庆贺一番又怎么不可以呢?
冬至吃饺子,的确应该是春节序幕前的第一次彩排吧,随后的扫灰尘,办年货,添新衣等活动也才会一个个铺排开来,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