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藏途中之二
戴永久
《》漠中湖
烈日当空铄石黄, 车行荒漠念故乡;
抬头疑见天边处, 似有泉源碧浪扬。
望水亦能求解渴, 旅途倦意顿消忘;
巴得近时无踪影, 原是欣逢漠湖光。
注:汽车行驶在柴达木盆地茫茫沙海中,烈日当空,骄阳似火,热浪滚滚。曝晒蒸腾的热气,形成貌似海市蜃楼式的沙漠湖光,把人们带到美好的向往和追求中,使我们得到丝丝慰藉。

《》 盐湖
汽车似在冰上开,滚滚风沙盖地来。
机器轰隆雪峰耸,方知已到大盐海。
盐湖仙子性疏慵,沉睡万年只等待。
今视人间春意暖,宝门大开乐情怀。
注:柴达木,蒙语是“盐泽”之意,因此到处都是盐。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盐湖之一。青藏公路从盐湖盖上通过,长达 31公里,称为万丈盐路。公路两侧井架林立,机器轰鸣,以盐为原料的钾肥厂正在紧张生产中。

《》格尔木
青海腹地格尔木, 白杨荫下筑居屋。
三面沙漠一边山, 内地入藏第一站。
白日人流熙攘攘, 夜来风沙门窗拍。
汽车火车奔不歇, 飞机起降交相接。
注:格尔木,旧称阿尔顿曲克,即哈萨克语“金子”的意思。昔日人烟稀少。1954年,随着青藏公路修建,这里开始繁荣,后青藏铁路(先修到格尔木)、飞机场相继建成。格尔木成为内地与西藏交通的咽喉和物资进出的集散地,运输十分繁忙。

《》 西大滩
车队晚休西大滩, 猎奇几友欲登山;
头重脚轻难开步, 坐地不移心也烦。
时方半夜有笛声, 集体行车纪律颁,
强扫倦疲元气复, 顶风冒雪又登攀。
注:西大滩,位于格尔木西南,昆仑山北麓,海拔4000米以上。这里山顶终年积雪,坡底覆盖些许草皮,兵站就设在山坡之上,为汽车给养、人员歇脚必经之处。

个人简介:戴永久,男,汉族,194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曾任小学教师,5个乡镇党委书记和县、市两个部门负责人。2004年退休后从事文学习作先后在"江苏生活快报""江苏散文报""山西科技导报""泰州晚报""姜堰日报""溱湖""罗塘"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等文学作品100余篇。现为江苏省作协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