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特殊的拜师宴
文/云蒙山人
朋友,你听说过谢师宴,也听说过拜师宴,当然也可能参加过这两种宴会,也肯定见过一名或多名学生拜一位老师。
可是,你见过一名学生同时拜两位老师,而且这两位老师是书苑画坛比翼飞的恩爱夫妻吗?

今天,在华阳国际酒店,我有幸作为亲历者,见证了这样一场特殊的拜师宴。参加拜师仪式的,有师生双方的老领导、老朋友、老同事以及书画家夫妇的学生代表。
荣幸地收下第20名学生的,是在洛南、商洛乃至陕西享有盛名的张乾翰、牛莹夫妇。

张乾翰先生自幼研习书法,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洛南县书法家协会主席。牛莹女士多年专业创作花鸟画,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正如主持人杨先生所说,两位都是德艺双馨艺术家。
拜师是关键环节。虽然时代进步了,三叩九拜已经废除,但应该有的礼节必不可少。在大家的见证下,王雨禾向张乾翰、牛莹两位老师先后敬茶,给牛老师亲手送上精心选择的礼品。

张乾翰、牛莹夫妇分别向王雨禾赠送了书法作品《自强不息》和绘画作品《亭亭玉立》荷花图,表达了对她书画艺术道路上的鼓励与祝愿。
张乾翰主席代表老师提出要求,希望王雨禾同学认真、勤奋、专注,尽早圆了自己的艺术梦。

有幸成为夫妻俩第20名学生的,是一位叫王雨禾的八零后艺术爱好者,已经跟随两位老师学习书画一年半,顺利通过了老师的考察。她在致谢时谈到,自己受两位老师影响,对艺术由爱好到追求,直至作为一生的信仰,决心不辜负老师、家长、同学的厚望,努力学艺。
在朋友们的热烈掌声中,拜师礼圆满完成。与会的老领导、老朋友、老同事以及学生代表们纷纷发表感言,祝贺张乾翰、牛莹夫妇喜收爱徒,祝贺王雨禾同学喜得良师。大家衷心祝愿师徒三人在实践中教学相长,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勤奋上进,在不远的将来培养出书画界的又一个实力派德艺双馨的女书画家,成就洛南书画界又一个佳话。

别看只是一场拜师宴,但该走的程序一样不少。主持人介绍老师的艺术简历,老师介绍自己约请来的朋友,学生家长介绍学生亲属以及同学,应邀参与的文学爱好者也表达了自己对活动的感想。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今天的拜师礼更是特别,拜得师父的同时,也将师母拜成了师父。大家都笑着说,见过一位老师收多名学生,没见过一位学生同时拜多位老师,今天参加的这场拜师宴真是让人过目难忘。
艺术因传承而生生不息。书法和绘画,都是以文字或绘画为载体,体现创作者文学素养,传承时代文艺精神,实现大众文化熏陶的最佳途径。文字、文学、文化、文艺,纵向来看一脉相承,聚而广之成为文明。

近年来,身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的张乾翰、牛莹夫妇,以传承国粹为己任,淡泊名利,专心培训,先后举办了七期书法绘画培训班,组织洛南县书法家协会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企业活动50余次,他也荣获得洛南首届“有突出贡献艺术家”,经他培训或由他亲授的30多名学生进入了书画高等院校,其中有多名毕业生在洛南、商洛或西安举办了书画作品展。

发展因创新而昂首阔步。三年前,张乾翰、牛莹夫妇则在洛南古城创办了古城书画院,由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雷珍民先生题写馆名,成为洛南、商洛乃至陕西书法研讨交流的新平台。
今日喜拜良师,来年果硕花红。这场特殊的谢师宴,又一次掀起洛南书画界尊师重教、传承国粹的新热潮,推动书画教育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根据印象整理,未经当事人审阅,配图由作者拍摄,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平台编辑不参与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