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
作者/语禅
随着清明节的日渐临近,我也愈发的怀念起我那长眠于故土之下的母亲了。
母亲在我记忆里的样子是长期因病被折磨的骨瘦如柴和因疼痛过度而弯曲的腰身……
母亲因病去逝而离开我已有三十余年的光景了,那时我还是个小孩子不太懂事,总以为母亲是走亲戚去了,还总是缠着父亲哭喊着要去找妈妈。父亲就会难过的低下头用他那粗糙的手摸着我的脸,我会看见父亲的眼角湿润润的,泪水在父亲的眼窝里噙着在眼眶里直打转只是强忍着不让泪掉下来。

每当这种情形父亲便会哽咽着对我说:“你妈妈已经走了,走的很远很远,你一定要听话,等你长大了妈妈就会回来了……听了父亲的话我就暗下决心努力的做个听话的好孩子 ,有个头疼脑热的也从不讲出来,也不喊痛就这样忍着,也期盼自己快快长大,吃饭也从不挑食,总是把自己的小肚子塞的满满的,就是为了使自己快点长高长大好早日能够见到我想念已久的妈妈……”
随着这样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也渐渐的长大 ,慢慢地才明白母亲走了的真实含义 :妈妈是再也不会回来了,她已经去了另外一个世界。那里没有病痛,那里没有折磨,妈妈在那里也一定会想我 ,没有我妈妈也一定睡不着……
那时候每到清明父亲便会把我带上,搀着我的手来到母亲的坟前给妈妈嗑几个头,烧把纸钱,我也会小声地哭,盼望着母亲能从地下走来把我搂在怀里能够再多看上我几眼亲亲我的脸……
如今在我长大后去了外地,每到清明节的这一天,我都会不管山水隔,不顾路途遥赶回来到母亲的墓前祭拜,哭倒在妈妈的坟前。
妈妈!儿想您,肠儿寸断,儿这么多年在外边遭受的所有艰辛与苦难只能说给您听……
都说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这句话最真实了,只有失去亲人的孩子才最能感受到,只有失去了亲人的怀抱才知道温情有多重要……
那时年少的我还弄不明白:为什么我会比同龄的孩子更容易受到伤害?现在想来那定是因为没有了妈妈的缘故吧!
因为最是母亲爱子情深了,才会护子心切。母爱之所以伟大,体现在她决不会让她的孩子受到一丁点儿伤害。
所以他们也知道没妈的孩子是最好欺的了,失去了妈妈的庇护谁还会为他强出头?也正因此,我的那些玩伴们也越发的对我肆无忌惮了。

妈妈,儿想您,儿多想再看您一眼。跪倒在您的坟前,怎奈阴阳相隔再也看不见您慈祥的面容。
失去母爱的人生是不幸的人生也是残缺的人生。
没有了母爱你不可能快乐的成长,没有了母爱就像小鸟断了翅膀再也无法飞翔。
每一次放学回到家没有母亲的怀抱可投,没有人会问你饿不饿,哪怕给你递上一个冰冷的馍头。也没有人承受你的娇,惯着你的小脾气,忍着你的小性子。每一次在外面玩的灰头土脸,汗流夹背的没有人为你擦汗洗脸,换洗衣衫。
每回回在外受到别人的欺负,没有人给你抚慰替你擦干委屈的泪,只能一个人躲在墙角偷偷地哭。衣服烂了没有人会帮你补,就只能笨手笨脚的自己缝,有时也会把手扎疼,就这样邹邹巴巴的穿在身上还要遭到别人的嘲笑。
没妈的孩了就是这样的可怜与无助。
天色已黄昏,在每个傍晚 ,倚门盼儿回的那也只是邻家的温馨,儿再也瞧不见母亲的身影。
我的童年就是在那种凄凄惨惨,惨惨凄凄的日子里度过的……
如今,每当我孤独,无助,忧伤与迷惘的时候就会更加思念起我那远在天国的母亲。
妈在天堂 ,指引我前进的方向。
妈在天堂,给我爱的力量。
母亲,儿祝您在天堂永远幸福安康

网名:语禅(慧语禅心)拒绝无聊。
原名:惠新根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
信仰:宗教 爱好:佛学,哲学,文学,与诗歌创作 代表作:诗《我想有个家》,《美丽的谎言》,《秋水伊人》,《风筝》,《相思雨》,散文《母亲》,《爱上一个人恋上一座城》等。
其中《秋水伊人》一诗被编入《中华民间实力诗人》鉴赏一书,签约作家。
文字是通往心灵的窗口,一直秉承:文字走心才美,情感丰富才细腻的原则而形成自己的独立语系。
良禽择木而栖,择友品行至端者而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