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愚公移山》一文中,对人物语言进行直接描述的句子虽然只有三处,依次是愚公的妻子,智叟,愚公的语言,但语言中包含了多处加强语气的词句很是值得来品味。这里,我们对这三人语言中加强语气的地方做以简要梳理和分析。
首先,对话中有加强语气的词语,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一句里的“曾”,相当于今天的“连”。这个词语的使用,让我们看到了愚公妻子对愚公搬山的同情与担心的内心世界。另外,“其如土石何”里的“其”,则是“又”的含义,把智叟完全不相信愚公以及嘲讽愚公的心理活动形象地展示了出来,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其次,运用固定句式来加强语气,像“如太行、王屋何”里的“如......何”,意为“把......怎么样”。这仍是愚公妻子的话语,效果同前。
再次,运用特殊句式来加强语气。像“甚矣,汝之不惠”就是一个倒装句式,正常的顺序应该是“汝之不惠甚矣”,为了加强语气,强调愚公搬山之举在智叟心目中的的确确是愚蠢之举,便特别将谓语“甚矣”置于主谓结构充当主语的“汝之不惠”之前,也更有力展现了智叟自负聪明,对愚公极尽嘲笑的性格思想和表现。类似的句子还有“何苦而不平”一句,此句既符合刚刚分析的将句子中宾语成分“何”提前的倒装句的特点,同时此句又是一个反问句,两者结合使用更收到了对智叟进行有力反诘的作用与效果。
除此之外,人物语言中还使用了对比,顶针的修辞以加强语气,达到说理的效果。像“曾不若孀妻弱子。”与“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就是两处对比,其作用不言而喻。顶针修辞的语句有“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明显,这种修辞的使用,既使句子的结构整齐,语气贯通,更突出事物内在关系之间的环环相扣,从而造成一种咄咄逼人的语言气势。
当然,在加强语气的对话之中,有时是纯粹使用某一加强语气的词语或句式,有时是互相兼用,比如“其如土石何”就是将加强语气的词语“其”与加强语气的固定句式“如......何”两者合用。同样的还有“”曾不若孀妻弱子”,读者自己可以体会。
总之,《愚公移山》一文中三个人物语言虽然话语并不是很多,但各种语气词以及不同句式的交错使用,不但有力的展示了各自的人物形象,也为刻画愚公这个主要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好的陪衬效果,更为寓言的主题思想起到了很好的服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