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3周年,也是第7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们忆往昔,血与泪的历史仍历历在目;看今朝,希望天下和平、没有战争。回忆,是为了更好地前行。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蒋树珍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夏淑琴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路洪才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谢桂英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葛道荣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高如琴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熊淑兰

(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化周行。
洎及近代,积弱积贫。九原板荡,百载陆沉。
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
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
哀兵奋起,金戈鼍鼓。兄弟同心,共御外侮。
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
乙酉既捷,家国维新。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
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暴行。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
(二)影像见证:罪恶与魔鬼

(时任日军华中方面军总司令的松井石根在南京入城式上〈台上右一〉。1948年11月12日,松井石根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为甲级战犯判处绞刑,12月23日零时在东京巢鸭监狱伏法。)

(时任中将师团长、南京大屠杀案主犯谷寿夫在庭审现场。1947年4月26日,谷寿夫被枪决于南京雨花台。)


(12月9日,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并石根给正在抗战的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24小时期限的劝降书。)

(《欢呼的日本军》:1937年12月14日,唐生智接受中国大本营的指示,在临淮关宣布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撤销,所有军队撤至江北的卫戍军部队改隶第三战区。南京保卫战结束,南京宣布陷落。)

(日军攻破南京城,日军的装甲部队从中华门进入南京城。)

(南京沦陷,日军进入中华门。)

(日军攻陷南京城后,华中日军最高指挥官松井石根率队在南京城举行入城仪式。)

(日军攻占南京城后,日军指挥官率部队登上中山门城楼遥拜东京明治神宫。)

(日军进入南京)

(1937年12月13日,《东京日日新闻》报道的“百人斩”。)

(日本侵略者在中山陵耀武扬威。)

(笠原十九司著书《南京事件》中,以“遭日军绑架的中国妇女”为题的照片。)

(日本731部队)

(南京大屠杀战犯被押往刑场)

(南京大屠杀街头惨象)

(南京大屠杀街头惨象)








(“百人斩”罪犯向井敏明,被押往南京雨花台刑场。)

(行走在南京街头的日本妇女。)

(1945年9月9日,在南京举行的中国战区日军投降仪式,图为受降会场全景。)

(东京国际审判现场)

(刽子手得到了应有的惩处)

(中国国际法学家梅汝璈〈中〉在东京审判审判席上)
(三)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没被绳之以法的甲级战犯 朝香宫鸠彦王
此人乃是日本昭和天皇的叔父,叫朝香宫鸠彦王。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曾接替松井石根担任上海派遣军司令,在进攻南京后颁布了“杀掉全部俘获人员”的命令,酿成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他是南京大暑杀实打实的元凶之一,可惜因为是日本皇族,战后逃脱了大审判,1981年才死,活了94岁!

没被绳之以法的甲级战犯 冈村宁次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乘机夺取了德国在华势力范围,开始侵略中国山东青岛。期间派冈村宁次等人赴青岛搜集资料,这是冈村宁次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1919年回国后,长期供职于陆军参谋本部,研究中国情报。1925~1927年任北洋军阀孙传芳的军事顾问,参与中国内战。
1928年,时任日本陆军步兵第三师团第六联队联队长的冈村宁次,在山东参与制造了“济南惨案”,导致一万余中国民众死伤;
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攻击东北,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战争。冈村宁次是主谋的日本少壮派军人之一;
1933年春天,冈村宁次指挥关东军发起长城战役,迫使国民党当局签订了《塘沽协定》。此协定在事实上承认了伪满洲国,同时长城以南华北广大地区划为非军事区,中国不得驻军,而日军可随意出入;
1938年6月,时任第11军司令官的冈村宁次发起武汉会战。在攻占九江时,正逢九江发生霍乱,冈村宁次借口说是怕传染给日军士兵,命令将传染病地区的人群统统活埋或焚烧,制造出无人区;
1941年,冈村宁次先后被任命为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到任后,冈村宁次立即提出深挖封锁沟,高筑封锁墙,强化堡垒政策以及在大“扫荡”中,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这些政策给抗战军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在河北省丰润县的潘家峪大屠杀中,全村有1035人遇害,其中妇女儿童有658人,幸存者无几;而在阜平县的平阳村持续屠杀了87天,700多人魂断,5000余房屋化为废墟。1941年8月,冈村宁次调动十万日伪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了一次空前规模的大“扫荡”,共烧毁民房15万间,抢掠粮食5800多万斤、牲畜一万多头,杀害抗日军民4500余人……
冈村宁次(おかむら やすじ,1884年5月15日——1966年9月2日),男。大和族,侵华日军战犯,百团大战后调任华北方面最高司令长官,指挥日军对八路军各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并对华北地区的平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屠杀,抗日战争末期任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昭和军阀的三羽乌的第三位。
冈村宁次先后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日本陆军大学。曾参加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1913年陆军大学毕业后在参谋本部任职。1917年在驻华武官处工作。1919年回国后,长期供职于陆军参谋本部,研究中国情报。1925~1927年任北洋军阀孙传芳的军事顾问,参与中国内战。1945年日本投降后,率侵华日军向中华民国政府投降,于9月9日在南京签署投降书。后被中华民国政府委任为中国战区日本官兵善后工作总联络部长,协助组织日军和日侨遣返事宜。后被中华民国政府聘为军事顾问。1949年1月回国。1950年被台湾当局聘为“军事实践研究院”高级教官。1955年起任日本归国军人组织战友联盟副会长、乡友会会长。1966年9月2日死于日本东京。
警钟长鸣
勿忘国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