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说年》
文/陈明礼 诵/我随风

说到过年,我们马上就会想到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了了二十八个字,把我们中华民族过年的核心要意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出来――燃放爆竹、酿造美酒、张贴春联,在我们面前展现了红红火火迎新年的景象。
古代诗人喜欢过年,以我手头所占的资料,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徐君倩,从他的诗《共内人夜坐守岁》中可以读出,他和夫人共同守岁是彻夜不眠的。
古人描写过年的诗多不胜数,我能记起来的著名诗人就有五十多位,但绝大多数都是抒发客旅生涯、思乡情结的,比较哀婉凄美,我都不大喜欢。倒是苏轼的《除夜野宿常州》,有些令人振奋:“……觉老怕看旧历日,退归拟学新桃符。但把穷愁搏长健,不辞一醉斗屠苏”。苏老能在有家难归,寄宿郊野的境况下,不减过年的情趣,这样乐观豁达的境界,确实令我敬佩。只是他那拼命斗酒的劲头儿,却是我学不来的。

古人用诗说过年,是经过细心观察了解的。孟浩然认为,过年是从“腊八”就开始了,他的《腊八寄家》就以诗的形式,安排家人准备过年的一应事宜。而清末诗人查慎行在细心观察民间过年的情况之后,写了《凤城新年辞》:“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娥。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他说年轻的女子们过年前最为忙碌的,她们要给家人缝制新衣;而春节后她们就轻松快乐了,因为整个正月都不能动用剪刀,以图平安吉祥。 清朝诗人钱谦益则认为,过年就是图个阖家欢乐,不需要太忙碌太奢侈,只要让老人、孩子吃好喝好就行了:“一樽岁酒拜庭余,稚子牵衣慰屏居。奉母犹欣餐餐肉,怜儿且喜顿顿鱼……。”
在众多写过年的诗里,杜甫仍然是别具一格的。从他的诗里可以看出,古时候农民过年并非只图享受,仍是不忘农事,并借机教育孩子勤于耕作的:“……桑野随耕父,荷锄教子童。田家不忘本,岁余说年丰。”
时进岁末,新年将至,读读古诗,体会古代诗人传承的这些过年的优良传统,我们不能光知道过年好,更要知道怎样才算过好年。


作者:陈明礼,号‘蚕斋主人’。喜爱教书、写字、作诗、养花,三十多年极少捉笔投稿,到老来又诗兴大发,但多以自娱为主。一直秉承的写作理念是:‘做人做事做文章,写情写景写心声’。人生信条是:‘真得味养花种草,最逸情写字教书。
主播:我随风:爱唱歌、跳舞,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喜欢用声音传递内心的情感,愿我的声音和作品能走进您的内心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