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寒风凛冽中,一位年近70的胡姓村民满脸愁容地望着这块种了几十年的土地,同时指着不到150米远的三排村庄唉叹道:“这个庄子马上毁了,养鸭子时我们就闻够了鸭臭,这马上又要建猪场了,冬天北风一吹闻猪臭味,夏天还要赶蚊子和苍蝇,到时还能住人吗?为何村民们都按了‘红手印’不同意,而政府部门也不管呢?”
放眼望去,位于五古路右侧的这块地靠近刘老庄乡南营村,2018年流转出租给一位老板,当时村里协调各户村民说用于稻虾养殖,村民们欣然同意,认为这可能给大家带来好处,可没想到的是,稻虾没看到,却看到鸭子,60亩的耕地上竖起了一个个养鸭子的大棚,数万只鸭子叫声不断,扰乱了50多户村民们的正常生活,大家感到很无奈,也无处说理,尤其是冬天北风一吹,处于150米远的村庄被鸭屎臭味熏透了,村民们苦不堪言。到了今年10月,这块60亩的耕地上,鸭棚拆了,留下了一片臭气熏天的长满草的荒地,村民们找老板讨要说法,希望把这片耕地恢复成承包之前的原状,抓紧种麦子,结果双方矛盾僵持不下。最让村民们难过的是,这块耕地将被再次要求出租(村里强迫性动员村民),计划与南营村的100多亩地(据说已经通过“做工作”流转完毕)连成整体建成养猪场,而且据说这个招引的养殖项目还通过了什么专家评审。
在现场,我们看到,除了大树村,这块地的东边、北边、西边也都有村庄,如果这个猪场建起来了,周围村庄的村民肯定也会饱受猪臭之苦。为了一个养猪场项目,更具体一点来说,为了招商引资项目,为了政绩,就置百姓群众的利益而不顾,“执政为民”,难道仅仅就是一句口号吗?
受够了鸭臭骚扰的村民们听说此事后,眼下个个心生恐惧,担心猪场一旦建成,那处于下风头的村庄将完全无法居住。对此,村民们难以理解,都在问:国家三令五申强调耕地保护,可一块多年的耕地,从“稻虾养殖”改成了养鸭子,现在又要变成了养猪场,自然资源部门是否同意将此地变成了设施农用地?如果没有变更手续,一块耕地被用于养鸭子两年,自然资源部门的监管职责和耕地保护意识哪去了?另外,国家不是规定养殖场不能建在距离村庄500米的范围内吗,当时耕地上建了这么多的大棚养鸭子,环保部门2年时间不过问不查处,环境保护意识哪去了?是领导拍板还是环保部门授予权力,让鸭棚猪场建在距离村庄150米远的地方?目前,村民们都很苦恼,希望省市领导及相关部门能引起重视,及时阻止这一项目实施,还大家一个清洁安静的村庄。
这个问题曾有人在11月1日通过淮安市委书记信箱写了封信,此信很快(2日)被“淮安阳光信访”转送到淮阴区信访局,后来“淮安阳光信访”又将信交办淮阴区环保局,环保局确实很重视,派人到实地进行了查看,确定该项目没上报到环保部门进行环评审批。5日,“淮安阳光信访”又把信交办淮阴区农业农村局。10日,交办到丁集镇人民政府,而且说“将在60日内作出处理意见,并具答复”,至此,再无下文,如同一场闹剧,推诿扯皮,应付了事。分析下交办过程,便可以看出其效率及效果。该项目据说就是由淮阴区农业农村部门招引来的,把信访件交他们处理,他们怎么可能自己处理自己呢?事实也是如此,他们根本没法去处理此事,而是加快推进养猪场建设进程,11月中旬淮阴区相关部门还在村里召开现场会,态度明确,建猪场不容任何阻碍。而且村干部们被镇里压着,对村民们态度强硬,说这块耕地上建猪场是硬的,村民们同意不同意流转地都没用。事实上,养猪场的建设已经开始了,笔者在现场就看到了专为养猪场拉的电线,配电室也已经到位,就差安装变压器了。11月26日,村里开始逼村民迁坟。
作为农业农村部门,招引养殖项目,加大生猪存栏出栏量,是政治任务,但绝不能以牺牲村民们的居住环境为代价,也绝不能为了政绩而失了民心。再看回复“60日给处理意见”,在建设效能政府的今天,一件事60天才给处理意见,这谈什么效能,还有什么希望?不是应付又是什么呢?
最后村民们想说的是,在建设美丽中国、美丽江苏、美丽淮安的今天,这样的项目即使建起来,在地方个别领导保护下或许一时能安然无恙,但大家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谁都忍受不了,最终还会通过各种渠道反映的,相信上级环保部门肯定会查处的,舆情肯定会给予支持的。希望政府抓紧阻止这种破坏美丽江苏建设的做法! (法治参考 吴颂)
特别声明:如对以上内容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我们及时予以更正,电话:15201337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