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兵趣事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兵时,在吐鲁番基训,开阔的吐鲁番是,一望无际的沙漠。也是绝好的训练场地。当时训练的地方正处在吐鲁番葡萄沟旅游景区附近,不时有成群结队的回族、维吾尔族姑娘乘座的毛驴车或马车经过我们的训练区。我们一群十八岁的新兵蛋子,正处青春躁动之期,异性擦肩而过不但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也分散了训练主意力。这也将成为部队铁的纪律不能容忍的最大“公害”之首。
但这些异域美丽女人的影子,常常让我们在紧张训练时分心走神。于是,一脸威严的班长发现这些“蝴蝶”飞入我们视线后令我们思想开小差时,他们采用命令式的惩罚,令人尴尬不已又奈何不得。
我们十月份入伍时家乡还是初秋季节,可此时的吐鲁番已是寒冬降至。营区指头粗的白杨树叶子已僵死,一阵狂风吹来,这些僵死的树叶如纷飞的蝴蝶落地又飞走...…我们穿着棉袄棉裤在寒风中训练,冻得令人不寒而栗。可那些经过我们身边的回族姑娘,身着长裤膝部上还套着短裙,维吾尔族姑娘身穿白色的羊毛薄衣披风,乘座毛驴或马车一阵清脆的马蹄声从我们训练区经过时,我们这群新兵蛋子虽然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心无旁骛的在进行队列训练。可是总有一些少数自持不强的新兵,总是侥幸班长两眼的余光没有触及到他,不时都想瞟一眼两眼这些异域的少数民族美女(兴许从小在汉人堆里长大,出于对少数民族的好奇)。敏锐的班长发现后佯装视而不见,待这些美女乘座的马车与我们的擦身而过时,一声令下:“立定! 你们总是爱看美女,就看个够…...”这突如其来的叫停让近身的少数民族少女也腼腆不已,一记响鞭扬长而去,我们尴尬的站在原地呆若木鸡。班长那锋利的眼睛在我们每个人脸上不时剜来剜去,人人自危为恐在自已身上发现一丝不祥的暇疵。
(二)
紧急集合:新兵连难忘的回忆
凡是当过兵的人,对“紧急集合”这种非常规的一项训练始终怵惕犹新。
紧急集合的哨声基本上都是半夜的“追魂夺命哨”。每次都是和周公饮茶对侃的时候被哨音吵醒。也可能在你正吃饭时或熟睡时,总之这种超常规的训练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悄然而来,让你措手不及,啼笑皆非。
因为不是常态化训练科目,几乎就像魔鬼训练奇葩。新训期间保证物品摆放有序,比如背包绳子要从两头活接盘好同背包带一同放在枕头下面 ,裤子要放在脚下,上衣需放在随手可得的地方,上床睡觉两只鞋子对齐两脚尖向外摆放。一个班住在一个屋里你的东西我的东西不能弄混了。而且紧急集合时不能开灯不能说话,听到紧急集合哨声。立即起来先披上上衣,将被子按照“3+2” 标准要求打成背包,一双解放鞋一左一右別在背包后面。背上背包,两腿很到位伸进裤子,下床登鞋向操场一路小跑过程中完成系裤带、扣扣子、整理服装未完工作。
待站在操场集合,每位俨然一幅整装待发的严肃面孔。连长这时一脸威严的发号命令:“我们接到上级命令,XX战场战事吃紧,需要我们新兵X连在几时几分到达支援。(或XX防汛大堤决口,XX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需要我们几时几分到达支援)”。在这些傻逼新兵蛋子毛骨悚然听命时,一群首长挨班宿舍去堵门,按要求没按极定时间跑到操场的新兵,待大家紧急集合返回操场讲评时,这些“游兵散将”将会在操场“亮相”。必竟是第一次难免洋相百出,有把大头鞋左右脚穿反的(跑起步来栽跟头的);有没打赢背包被子抱在胸前拉在地上,拌倒一大群的;更有笑掉牙的,老笨熊把肥大的地卡罩裤中口前边穿到后边去的,种种不规范着装和携带装备令人怵目惊心。当3——5公里负重越野跑完,首长下令返回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才是一场模拟实战(救灾)演练。结束在操场原地讲评时,那些没跑出宿舍被堵门的战友,一个个搭拉着头站在整齐的队伍面前,洗耳恭听首长训话。连长一脸威严的拿着大头电灯,前排后排一照,揪出几个散了背包的、还有老笨熊将中口穿到后边去,连长命令笨熊向前5步走,立定后向后转屁股正好对着大家。这时连长一个健步如飞,一脚踹在老笨熊屁股上,“你咋把前门开到后门上”。老笨熊一个趔趄站定后,早已被战友们哄堂大笑的笑声,淹没在黑夜之中.…..
笔者愿以此文献给已脱下军装35年,曾在天山军营服役过的战友们。也许军旅生涯已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但愿这些文字能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作 者 简 介
陈忠全,男,60后。陕西商洛市山阳县人。上世纪8O年代曾在天山军营当过兵。复员至今不论是在农闲之余或是在打工闲暇,从未间断对新闻采写的嗜好。目前在《农民日报》、【《人民日报》(新媒体)]、《今日头条》等党媒和网络平台发表新闻作品、新闻图片多(幅)篇。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亦有小说、散文、诗歌、新闻时评散见报刊、网络平台。作者现在青海省西宁市新华联国际旅游城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