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丑桔
作者/北大山
桔子,是南方一种极普通的水果。作为北方人,好像有好多种桔子也都吃过,唯独没有吃过丑桔。
孩子们要去超市采购,顺便把全家人都带去了。其实,带我去是无大用的。我对购物毫无兴趣,也不知道要买哪些东西,只是推着外孙,信马由缰,像走八卦似的在超市里瞎转。转来转去,来到一堆桔子面前。这堆桔子,个个长得蔫了吧唧的,橘黄色果皮上好像还有许多褶皱。别的桔子一般都是圆圆的,或者是扁圆的,而这种则不同,外形像个小葫芦似的,外表还有许多麻子点,坑坑洼洼的。与其它新鲜的桔子相比,这堆桔子从品相上看,真的是有点丑。于是乎,我在想,这堆桔子或许是人家挑出来的,当次品做降价处理的。经过好长时间,也没看到有人光顾这堆桔子。

外孙不管这个那个,见到这堆桔子后,拿过一个上来就啃。见状,我立即拦住:“不要乱动,这里的桔子不好,一会儿叫你妈妈去那边给你买点新鲜的!”,外孙虽然未啃下去,但还是死死地抱住一个桔子不放。妻子走过来,看到我和外孙的架势,觉得很好笑。于是,她在这堆桔子中挑了起来,最后挑出满满一大塑料带。妻子挑选桔子时,我在婴儿车旁边,漫不经心地看起了手机,心里暗暗地骂道:这老婆真会过,专捡最贱的买!
回到家,我问妻子:“你怎么连孩子吃的东西都挑最贱的买呀,你看看刚才你买的桔子!”,妻子有些不快地回答:“哎呀!你真是个土老帽,那叫丑桔!是超市中卖得最贵的桔子!”。她随即剥开一个,强制着让我尝尝。我尝了尝,顿觉口舌生津,果然好吃。我拿过去爱吃的两种桔子与丑桔对比:小叶桔,虽酸甜都有,但还是过酸了点;蜜桔,虽味道甘甜,但还是缺了点酸劲。现在想起来,丑桔才最为酸甜可口,才正合我意!原来这丑桔,外蔫里不软,皮糙果肉鲜。自此,我便爱上了丑桔。当然,我对妻子的出言不逊,也使我深感内疚。

似乎类似的事情,也有过前车之鉴。我有个学生姓窦,都上高三了,还像个小孩似的。他上我的物理课时,几乎从来不做笔记。前半堂课,他的注意力还算不错,可是,接下来他就会趴到桌子上睡大觉。一次,班级开教导会,我发言道:“我看有八百个学生能考得上,六班那个姓窦的小家伙也考不上!因为他上物理课时太不着调了”,有老师当即反驳我:“哎呀!李老师,这回你可说错了,他是咱们高三年级里顶尖的理科生,全校高三会考,等第全为优秀的,只此一人。不光是你那科,其他学科甚至包括外语,听课状态都是如此!”,面对真实的考试成绩,我哑口无言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窦同学,你被老师无辜地错怪了,你是个绝对天才。于是,我的看法立刻发生了改变,基本上不再追究他的听课状态。后来,我辅导忙不过来时,就告诉同学找窦同学问一问。窦同学的物理学习成绩非常拔尖,最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西安交大。窦同学是我教过的最聪明的天才少年之一。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话一点不假。任何事物,外在的东西只是一种表象,绝对不能代表事物的全部。美与丑不是绝对的,光靠表象是不能决定的。在没有真正弄清事物的本质和内涵之前,最好不要无端议论,妄下断言。否则,我们就会失去发现真正美的机会,再美的事物也会变得不美,从而与真正的美失之交臂。

作者简介:
李东升,笔名北大山,现客居北京。曾为中学物理教师,三尺讲坛耕耘四十多年,所教学生数以千计。是河北省特级教师,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工作之余,爱好文学创作,且笔耕不辍。早年有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散见于报端,或被收入文学书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