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林树顺,广东省潮州市人,研究生,中共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潮州海关调研员,副主任医师。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潮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摄影家协会会员、监事。 个人作品多次在《西部散文选刊》、《散文百家》、《羊城晚报》等刊物发表,并多次参加华夏、红罗山书院、北国文学等征文,都获得不错的名次。出版有个人作品集 《秋缘》,《金石宫前龙眼花》。

一点萤火
文/林树顺
这是我一年多因公第二次从潮州踏足信阳市了。上一次根据安排住在鸡公山上,我只是匆匆而过,瞟了一眼信阳的城市概况,没有留下多少印象。这一次则不同,我们入住的酒店是在新老城区的边缘,看标示应该是偏向于老城区。
那一天,我起了一个早,这是几十年养成的习惯,五时半就再也睡不着了。回想在读大学医学院的时代,我们有一个非常负责任的体育老师,他个子矮矮墩墩很壮实,我们称他为 “胖李老师”,五点半钟之前的一点点不管刮风下雨,他都会准时拿着一条不长不短有一米来长的竹棍子到宿舍来,这边敲敲,那边打打,有时还真打到大腿上脚底下,就是要大家起来锻炼身体,他的口头禅:睡懒觉是不行的,没有强壮的身体怎么去治病救人。这一句话还时常在我的耳边响起。
虽然这么早,但大街上来回穿梭的车辆已经不少,很多都是闪烁着“空车”两个字的出 租车。他们看见我都还是停下车探出头来问:大哥坐车吗?听口气再兜一下子就可以下班了。
他们是两个人固定一部车,一个人十二个小时后就交班。时间上是一个月白天,一个月是夜间轮着来。为了人们准时的出行,他们舍小家为大家,虽然也都是为了生活,不知道他们要比常人付出了多少!

人行道上也陆陆续续有了不少的行人,头发灰白的人相对多一些,从她们的衣着和走路的形态,应该不是赶路去跳大妈舞,展示年青时学来的革命歌曲。当下从城市、农村以至山区最时髦就是跳大妈舞,唱红色歌曲。有很多的红色歌曲至今已流传近百年,前几十年极度狂热的流行歌曲已相形见拙,好像已无影无踪。这也难怪,红色歌曲基本上是时代的灵魂, 鼓舞人们努力向上的精神支柱。而靡靡之音的流行歌曲很多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才从港台进入,没有多少文化精华。我曾看到一个歌唱家,唱啊跳啊已大汗淋漓,差一点就把舞台踩塌,但全歌词只有“雪棒、雪棒,五分钱一条”,这留下又有什么价值呢?很多地方也就借势举行了广场舞、红色歌曲经验交流演唱会等等,推动了老年体育事业的发展。
我顺着酒店左侧人行道边走边欣赏着不同风格的建筑物,并呼吸着怡心的空气,而后从右侧回到了酒店。似乎是兜了一个大三角圈,这应该是占信阳城区极为渺小的一片土地了吧!
但路上所看到的人和事物,有些事更让我感到惊奇和新鲜,这是我走南闯北几十年所没有看到的,再放大出去可又不知道还有多少?使我感觉到这个城市的神秘!
又转了一个弯,感觉好像地上缺少了什么?这完全不逊于我天天打扫的家,烟头树叶也没找到一点。放眼过去,原来前面上百米处有几位穿着黄绿相间短袖衣服的人,正弯着腰在干活。我虽不是城市的规划建设监管等部门的人员,但到每一座城市我最为关注的是道路的规划、绿化、卫生保洁等等。因我时常都会向当地政府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看到如此激动的一面这正是我求之不得的好素材。我赶快跑过去想拍几张留下来,回到家可以向有关部门推荐推荐,但被他们给拒绝了,怎么解释也不行,理由很简单,“不想出名。”他们当中,除了开装水箱车的师傅,应该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其中有两个拿着大扫把,背向着往前推进, 汗珠从他们的脸颊和可见到的皮肤流淌着,很多汗珠也不停的往地上掉,背后也可看一个很完整的水浸圈。地上的杂物树叶很不情愿的往计划好的地方挤。这本来就已经比我们家乡的街道干净了!想不到接着是一个提着小扫把小粪箕的女工更加细心的把砖缝里的一点点杂碎物烟头等再挑出来。另外的那两个人则用水抢对着地面有污渍的地方再进行清洗,看他们的手法都很娴熟到位。他们的一举一动让我深受感动。只可惜他们不让我拍照,不然或许也能借此再添点光。

我没有时间缠着,但脚跟好像被粘住了。抬头又看到了故事,前面一个冒着烟的锅上好像有一大片雕塑,又让我来了兴趣,我汲取有可能又被阻止拍照的教训,老远就来一张。之后才小心翼翼的走上前,也准备着应付消费,啊!这原来是半付猪骨头架子,一半沉在滚开的水里,一半露在铁架上,原来是在卖面条汤的摊档。我给他竖起一个大拇指,他可能看出我的诚意,也回我一个微笑,我心里想这个人很有心计,能抓住顾客的心思,这诚意可能能冠全国。别说是本地人,就是从外地来的客人,如果能听到这样的传闻,肯定也会乘车过来 品尝一下,而后又传扬出去。我看他每一碗都如实的添满骨头架下的汤水。
回望这一个多小时,让我产生了很多的遐想。信阳有如此一丝不苟的清洁工,我不知道他们是本地人或是外来的务工人员,看他们的表情很专心致志,应该是有好的氛围。还有那本份诚实的经营者,确实这些都是信阳贴金的名片!没有理由信阳不会腾飞!

《文学百花苑》第十二期采编中心征稿启事
《文学百花苑》是河南科技报科教周刊隶属的纯文学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41一0019,邮发代号35―5,公开发行,所刊登的作品都可以当做加入各级作家协会的材料,为繁荣文学创作,现公开向全国征稿,征稿体裁:诗歌、散文、小小说、札记等。
作者投稿请附作者简介+照片+联系方式(姓名、通讯地址、电话号码便于邮寄刊物)。
投稿请加副主编樊燕妮的微信gxlxy1995818
投稿注意事项
1、来稿需注明[投稿]字样,必须注明联系电话。详细地址,否则,不予收稿。
2、小说、散文、故事、随笔等作品1000字左右为宜,诗歌两首,每首不超过30行。格律诗词四首左右。拒绝一个月内多次投稿。所投作品编辑有修改权。
3、稿件必须是原创作品,愿意上头条平台的,请注明首发字样,并附照片一张。稿件收到后,一个月内审定,一经采用即发釆用通知单。
4,本期征稿时间为2020年11月05日至2020年12月05日止。本次征稿出刊时间为2020年12月下旬。
5、本刊长期征集封一、封二、封三、封底人物照片,有意者请和我联系。
6、本刊无稿费,入选后如需样刊请和我联系。
《文学百花苑》纸刊编辑部
河南梦宇文化传媒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