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神韵之风工作室
詩歌的影子
。向雲
照了一輩子鏡子
昨夜仍自憐蒼老的模樣
⋯⋯
今晨太陽出來
⋯⋯
將年華未衰的動態身影映現
原來這才是我真實不老的詩歌語言
2020.10.9.am.10:45.H.K.
另一种挖掘
文/李悦岭
诗歌的影子是什么样?谁也没有见过,但是,在香港著名诗人向云的诗里的确出现过。诗人向云有独特的理解处理方式,通过照镜子,感悟到人这一生仍然活在镜子外的虚空里,却触摸不到镜子里的真实。镜子,帮助社会反馈信息的象征物,在向云的诗里,是挖掘思想的理想利器。诗从意识出发,寻找自己真实模样。诗人自觉自身是诗的源头,镜子作为道具使用,效果立竿见影,顿悟、自省甚至自怜在镜子反照下显得愈加明静清晰。此时的镜子就是检验人生的参照物,反射出的东西无疑是诗人最珍惜参悟大半辈子留在记忆深处最深刻、闪光的生命体验。
学识的渊博、丰富的阅历、坎坷沧桑的人生经历都是诗歌不可或缺的真实材料。诗歌从平淡入手,既是诗人写作风格及艺术审美展现,又是诗人智慧气象的开源。当第一句诗出现,世界的平静似乎打乱了,但有一个中心形象矗立在大家面前备受瞩目。以此看清了这个形象,即诗中这个人。“照了一辈子镜子/昨夜仍自怜苍老的模样”。这世界太需要诗意的东西了,需要情感通过诗歌语言再现人性的真实。诗人没有回避现实,只是慨叹,诗中呈现出的思想是多么的耐人寻味?有深意,有气度给人以启发就是好诗。深入挖掘,就能体现出诗人可爱的一面——对艺术的追求、憧憬和期待。
诗人向云哲理式的笔锋反转将一个混沌的世界撬开了,“今晨太阳出来/将年华未衰的动态身影映现”。灵魂终于动了。正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尔兰诗人西默斯·希尼用手中的笔挖掘诗意,诗人向云却用诗句“将年华未衰的动态身影映现”作为诗歌语言,挖掘出镜子里那个真实的自己,在诗探索与创作的道路上高歌猛进,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人文精神,还有对诗歌的尊重、对新诗重新评估和认知建立起足够的信心。
这些因素会影响一个诗人的写作,诗人向云抓住了诗歌隐喻的某一部分,写出了带有哲学意味的《诗歌的影子》,诗歌的影子就是生活,就是生命,是不老的语言,是人类远离尘世走向精神最后的阐述。
向雲,本名周進強,香港資深自由撰稿人。詩人,書畫家。小诗四剑客之轩辕剑。[中英文藝家在線]主编,[英國陸雅東方名家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主席。加拿大[北美文苑]顧問,新加坡[世界文化藝術聯合總會]名譽理事,[兩岸和平發展聯合總會]監事,,[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香港音樂文學學會]理事,[香港特別行政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作家協會]會員。[國際城市文學學會]香港分會副會長,[國際城市文學學會]海峽两岸分會會長。出版《向雲新詩選》香港中央圖書館館藏及上架外借。短诗原创联盟、神韵之风工作室、诗评易渡间、驭风者诗社创始人之一。
李悦岭:山东日照人。诗人、学者。主要从事《金瓶梅》作者及文本研究,曾应邀参加2015年第十一届徐州国际《金瓶梅》学术研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