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习惯将这个季节亲切地唤做“金秋”,我想这“金”至少应该有两种含义:第一,指色彩,即金色,就像古汉语里的象形字,以自然界风物凋枯时的色泽为相,一种形象化的比喻;第二,指金贵,即像金子一样宝贵,秋向来被誉为丰收的季节,瓜果谷黍,都在这个季节成熟,就像莘莘学子们,学业期满后,都要对自己的未来有个交待。
而我,却更觉得秋就像一段不经意的俗缘,那片片飞叶,就像渐渐凉却的杯盏,直到坠下暮秋时的最后一片落叶,那个曲折跌宕的故事便走到了结局。
是啊,苹果树、核桃树,每到这个季节,枝梢上都会挂满诱人的果实,而人世的秋风,总是无声地将眉间的风景吹凉,却没有结出果实,抑或是结了,可结出的也只是不愿回首的记忆,看不见,摸不着,更闻不到那从帘外飘来的阵阵幽香。
许多时候,我们人类根本做不到像大自然那般的洒脱,可以将每个季节都过成该有的模样,而在时序更迭时,又毫不拖泥带水,让每一次转身,都彰显出别样的风情。
曾经庭前亦是春花烂漫,下自成蹊,可是,它亦懂得花开有时尽的道理,当暮春来临时,那遍野的姹紫嫣红、百媚千娇,便随杜宇的几声轻唤,匆匆收去了花事。
可是,花木乖巧中蕴含着执着,它们没有亵渎夏蝉的热情,默默几个月的沉寂,最终带给秋的是一季触人心怀的惊喜。
而一段俗缘一旦走到了秋,留给岁月的仿佛就只是空寂的虚无,和偶然回首时,那花叶在时空里无奈凋落的叹息。曾经那些醉人的时刻,皆宛若流水落花,早已被流光吞噬。
俯身捡拾一枚落叶,轻轻放在掌心,深情对视时,我不由得伤感起来:清晰的文脉已彻底结束了它的使命,那生绢般柔软的淡黄里,记载着风雨流年里的每一道沧桑。可惜,它只是数以万计落叶中的一枚,与同族们担当着同样的使命,经历着同样的悲欢,而它又是那么的普通,普通得与同族没有丝毫不同。
明天,也许它会有幸逃过环卫工的那把扫帚,在秋风中缱绻到疲倦,也或许,它不幸早早便成了那命无所寄的囊中之物,草草结束了这千年修来的一世轮回。
可大家终究是要一起走向沉寂的冬的,当一切都尘埃落定,灵魂便渐渐归于平静。仿佛那段苦乐人生不曾经历过,仿佛那风烟跌宕的故事皆发生在庄周的梦中,等下一年惊蛰时的那声春蕾再次鸣响,又将是一个无关前尘的开始。
伸开那托着苦槐叶的掌心,等那道路过的秋风,将它带至它该去的地方。我想,放逐,有时候,或许亦是新生——
右一:苍 狼,河北石家庄人,现居唐山。朗诵爱好者。生命中最金色的25年,都留在了绿色的军营。退役后重拾青年时代的爱好。声音浑厚、有力,富有感染力,诵读朴实自然,声情并茂。
左一:往事如烟,河北唐山人,朗诵爱好者,以她自然朴实和圆润、甜美的诵读来打动感染听众。予情于声,真实感人, 力求字音标准,情景交融。
作 者 简 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