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无畏无惧 , 本名施静云,北京东城区人。爱好:读书,写写短文,短诗,现已退休,努力充实自己。现《齐鲁诗风》特约诗人,《全球华人诗歌典藏文集》特约作家,《全球华人诗歌典藏文集》【静云杂谈】版主及专栏作家。
【静云杂谈】
主持人:施静云(北京)
科学 迷信
文/施静云
小时候家就住在筒子河边上,离故宫特别近,步行也就十分钟就能到神武门(故宫博物院北门)的大门口。
因为当时有很多同学都是住在故宫宿舍那里,他们的父母基本都是故宫博物院里的工作人员,有的同学也是故宫里面的工作人员。
九二年的十一月份前后,我们几个同事一起聊闲天,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得有板有眼,有根有据。给我讲的这个故事。我现在还记得。


有一个小伙子的舅舅就在“故宫博物院”里面做安全保卫工作。他不相信神鬼那一套,认为都是胡说八道,迷信。那天他听说他舅舅在故宫值夜班,非常高兴,因为这样子可以在故宫多待一会儿了。也看看故宫是不是像传说的那样神秘?能不能碰到不该碰到的东西?他进了故宫,找到舅舅,跟舅舅闲聊。他问舅舅说:“听说故宫经常闹鬼,是真的吗?”舅舅听完后愣了一下说:“没有鬼,他们瞎说呢”。说完就不再说话了。九点半的时候他就催小伙子回家,因为小伙子的目的是想看看到底有没有鬼,所以就赖着不走。快11点的时候,说要上厕所,就从舅舅的办公室出来了。说也奇怪,挺好的天,刚一出来就刮大风了。那时候故宫里非常黑,没什么灯,他心里真有点害怕。一路小跑直奔中央大殿,快到中央大殿的大门洞时,借着门洞的亮光,他忽然看见一个身穿清代衣服的女人,一闪就没了。当时他都吓傻了,愣了有几秒钟吧,定了定神儿,仔细想想,那个人看服饰像是宫女,赶紧顺着原路返回。他慌慌张张跑到舅舅的办公室跟舅舅说:“真的看见鬼了,快到大殿的时候,那个穿着宫女衣服的鬼闪了一下就不见了。”听他说完,他舅舅嘴角抽动两下,问到:“你去大殿了吗?”“我没去”小伙子说到。舅舅听完常出一口气说:“那里晚上不能随便进。”小伙子当时非常害怕,但又很想去看看,就磨着舅舅带着他一起去看看。舅舅没办法,很不情愿的带着他去了。当他们到了通往大殿的门洞前,小伙子就愣了,他看到的不止是一个宫女,而是一排手里提着宫灯的宫女,她们正向着大殿里走。小伙子终于明白他舅舅为什么说晚上不能随便进了。从此小伙子再也没去过故宫。
有一网友的同事,九三年在北京总队服役,新兵训练后被分到故宫中队负责故宫的保卫工作。95年10月的一个夜晚,时间是九点左右,他和战友在值班室看电视的时候,突然两个故宫保卫处的保卫干部闯进值班室,面色苍白气喘吁吁地对他们说:“刚才我们两个人巡夜,走到珍宝馆时,发现有个人站在珍宝馆的大门外。我们开始以为是你们的战士,就喊了一声“是谁”?但这个人没有回答我们,于是我们两个人就向他走过去,距这个人大约30多米,我们看这人穿着一身黑色的袍子,但是这个人是背对着我们,只看见这个人头发很长,看不见他的脸,于是我们又问了一声:“你是谁?”刚问完这个人就开始向北甬道里跑。我们两个一下就肯定了,这个人不是故宫里的人。于是我们打开手电筒就追,顺着北甬道,我们一直追到小戏台。我们始终距这个人30多米就是追不上,他在小戏台的院子里,由于院子的另一个门是锁上的,我们终于把这个人追上了,我们两个人一左一右,把这个人堵在门洞里。可是这个人还是背对着我们,但我们已经看清了这个人肯定是个女人,通过她穿着黑色长袍。娇小身材,长发披肩一直垂到后背,我们就大声说:“你转过身来”。这个女人就慢慢转过身来看他们,转过身来以后,我们看她居然没有脸,她的头上没有脸,前面也是头发,我们吓坏了,手电筒掉在了地上,都顾不上捡,就往你们这跑来了,不知道她追没追我们,因为我们没敢回头看。网友同事和他的战友,听说后就拿着枪,十几个人,随着这两个保卫干部出去查看,一直巡逻在小戏台的院子里。发现那两个保卫干部的两个手电筒还在地上,手电还没有关呢。可是没有找到那个女鬼丝毫的踪迹,说到这儿,你们会不会以为这个事儿就完了呢,我告诉你们,还没有完。又过了大约五天,其中一个撞鬼的保卫干部下班时,在故宫东华门外,被一辆丰田越野车撞死了,又过了五天,快到11月份的时候,另外那个撞鬼的保卫干部,因为突发性心梗死在家里,据说死者面部表情充满恐惧。
听朋友说过,在很早以前可能是一九八几年的时候,有一个电影制片厂的剧组在故宫拍夜戏,12点钟还没有拍完,演员都觉得害怕,想走可是导演不让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接着拍。可就在这个时候,墙上出现了一排穿着宫女衣服的人影儿,还不时传来女人的哭声。整个剧组是落荒而逃,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回去收拾东西。
又有一个夏天,有几个消防队的队员在做完消防演练后就睡在了储秀宫。夏天热也不用被子铺,就铺个席子,在殿里面睡了。深夜凌晨两点多,队员被凌晨的凉风吹醒了,迷迷糊糊的睁开眼一看,哇,我怎么睡在了殿门外的走廊里?明明是睡在里面的,可把他吓坏了,但是毕竟是当兵的,战战兢兢的把席子一抱,又回到殿里睡了。早上醒来发现又被抬到廊子下面,他就对其他队员说:“不要闹了,你们折腾我不够吗?训练都累散架了,还有心思折腾我”?其他队员说不是我们抬你出去的,早上醒来就看见你睡在了外面,是不是你梦游啊?可是在队里睡觉你没这个毛病啊?奇怪?他们决定搞清楚这件事,每次在储秀宫巡逻完以后就都歇在那里,可每次那个战士总是半夜里被抬出去睡在廊下,大家真的害怕了。就不敢在储秀宫里面了。可是为什么别的战士就没有被抬出来呢?我想可能是那个被抬出来的战士阳气弱,巡逻训练完又累,正是自身阳气最弱的时候,容易被那个“东西”戏弄。
故宫建筑比较密集,光线不怎么好,加之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王朝的皇宫,神秘性和隐晦性都比其他地方要多,出现幻觉或者模糊不清的事情很正常,虽说不必过于在意这些怪力乱神的事情。但是想想故宫里那些长长窄窄的过道,长满荒草的墙头。如果晚上一个人走在那儿,突然看见前朝的宫女向你走来,就算再有科学根据,我也会吓破胆的。更渗人的就是珍妃井,据说,平日白天的时候往下看,井底就是一些石头杂草什么的,但每到晚上12点以后往下看,只要天上有月亮,你就会看到井底出现的不是石头杂草,而是水面上倒映的面孔,却不是你的面孔,当然对珍妃井灵异事件也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古代后宫斗争比较激烈,珍妃生前很漂亮,可惜被慈禧推下井淹死了。有人在珍妃井附近看到过她的魂魄走来走去,或者坐在那里弹古琴。我不否认这一点,毕竟珍妃也是冤死的嫔妃之一。而且后来人还特意为她设立了灵堂供奉亡灵,想必当年定然是没有给他超度的,才会使她冤魂不散。



1992年的某天,当时整个故宫都笼罩在雷雨的天气中,正在故宫游玩的游客匆匆忙忙寻找避雨的地方。突然一阵电闪雷鸣,这时候在故宫红墙旁边,人们竟然发现了行走的宫女。游客们马上用携带的设备拍摄下了整个画面。由于这个故宫里的灵异事件,专家已经给予了科学解释,故宫能看见宫女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宫墙是红色的,含有四氧化三铁,闪电可能会将电能传导下来,如果碰巧有宫女经过,那么这时候宫墙有相当于录象带的功能,如果以后再有闪电巧合出现,可能就会像录象放映一样。出现那个被录下来宫女的影子。
故宫五点关门的原因也被人们传得十分诡异,究竟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准确的说是五点开始清场。通常是五点半左右,警卫就开始巡逻了,红外线感应器各种监视设备全部打开,不是因为有鬼,而是五点以后天色变暗,会给古老的建筑物造成不同往常的色彩。因为各种传说很多,多多少少也给部分在故宫工作的工作人员造成了一些心理压力。为了避免增加更多不必要的麻烦,就在天色将晚的时候关门内部进行清点,结束一天工作。
早年确实有些异象出现,皇宫确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不平事。那些怨灵不肯放下嗔恨,因此化作厉鬼,晚上诉说着自己的不平。所以故宫晚上就不开放。一是防盗,二也是这个原因。大家都知道,故宫对外开放的其实只是一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不对外开放的具体原因,谁也说不清楚。但传说刚解放那会儿,故宫博物院晚上巡查保卫的人员经常看见有种奇怪的动物,说像老鼠,但特别大,说像猪又跑的奇快。有人说,这是皇族养在宫内的镇宫之兽。后来好些人想抓住一两只,但此物凶猛,快70年了,看见的人越来越多,却没有人真正抓住过一只。
解放前有个人在故宫看门,那个人说每天晚上都能听见有人在奏乐,而且有时候能看见宫女太监排队走过。那个人家的孩子身体都不好,老人都说,是因为那个人受的阴气大,影响了下一代身体。不仅仅这样,大家有没有留意到,故宫里有很多院落都是被封起来,不对游客开放。
2015年10月13号,故宫官方首次就此进行公开回应,所谓灵异事件纯属子虚乌有,之所以被歪曲演义,是因为人们对此并不熟悉,但随此前一直尘封的西部区域的开放,非开放区域变成公共参观空间,这些传闻也将不攻自破。故宫专家介绍,一代故宫人从来没有在紫禁城中看到过,经历过什么灵异事件,广为流传的那些故事,都是人们在茶余饭后,道听途说添油加醋编造而成,随着故宫博物院开放区的扩大,非开放区变身展览陈设的公共空间,比如慈宁宫,寿康宫所在的外西路区,作为女性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是各大影视剧常常会提及的一个区域。开放后,这个区域向观众揭开神秘的面纱与精美的展览,陈设雅致的庭院园林呈现给大家一个真实的,独具特色的西部区。
故宫每日接待着国内外的大量游客,官宣是必须的。至于有没有哪些事,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


稿件来源:《全球华人诗歌典藏文集》 主编 七里河
编编:門婆亞君

征稿范围:
民间传奇故事,小小说 散文 诗歌。
投稿要求:
1.作品必须是原创,勿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2.附个人照片一张及几句话简介。
3.主动关注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b528527请每天下午十二至六点再发送好友请求。
4.文字类可直接发主编微信。
5.稿件请直接发主编或QQ邮箱: 2544150596@qq.com。
稿酬:

赞赏过二十元,发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稿费,赞赏不到二十元,不发稿费。下个月7日统计上个月发的作品数据,然后发稿费。过后不再统计。
注意:
留言数为0或阅读量低于1000.以后不再发布其作品

赞赏是对写作的有力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