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君整理
我们箬横镇“平溪金氏”,是一个大姓,包括南大街埭头村,咸田村,下金村,已知松门镇淋川度爿村,石桥头镇下宅金,甚至温岭市外等。
据“平溪金氏谱”记载,箬横金氏始祖从福建迁入。
最早的金氏由刘姓王改过来。

关于刘姓,据史记《汉书》《通志·氏族略》和《中国姓氏》所载,刘姓源自尧帝,而尧帝是少昊后裔。少昊又是风姓伏羲氏后裔。
刘改金最早的当属刘邦的曾祖刘清,因避难改姓为金。
汉朝光武帝刘秀也曾改金。据记载,刘秀少年时从宛人李通忏讳之说“去帽解刀,可以为王”,“帽”则繁体劉字的卯之谐音,“刀”则劉字的立刀旁,故刘秀在避王莽之乱时改姓为金。劉字去卯刀而留金,以示本姓不变。
义乌的刘姓改金姓,是在五季时,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乌伤王刘辉的第27世孙刘圻(行射一,字时固)仕越州刺史,因钱武肃王讳镠,刘与镠同音,而避讳,改姓为金,到刘圻的玄孙瑚的时候(北宋)又复姓为刘。《宗谱》上称“军藉子孙继续姓金,民藉子孙复姓为刘”,江南刘姓中有金姓从此始也。因此刘姓和金姓的宗谱中,一再强调“刘金不分家”,“刘金无二姓”,“刘金不通婚”,“刘金同源”等语。过去义乌北门就有一座四青祠,即青肃、青岩、青溪、青村,四青中的青村就是姓金的。这种姓氏避讳而改姓的事,历史上是常有的事,这也是中华姓氏文化中的一大特色。

义乌的乌伤郡王,是汉光武帝的孙子,确有其人其事,他是义乌最早的本土王。
乌伤郡王刘辉,是刘强的儿子。刘强是刘秀的大儿子.壹四公于北宋年间由福建省长溪(今霞浦)赤岸迁居浙江省平阳县金嘉泽(今苍南灵溪镇金家宅),其后生息繁衍壮大,成为该地望族。该支系乃中山靖王刘胜公后裔由刘改金姓。
富春江渔山乡曙星村,据传是刘备后裔的聚居地。在渔山的山坞里,据说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画《富春山居图》时的主要蓝本区之一。
有记者找到了当地75岁的金坤樵老人,他捧出一本珍藏的民国十四年重修《富阳刘氏宗谱》,已经有点破损。奇特的是,里面的序却是“金氏重修宗谱序”。
金老先生说,他们代代相传祖训,“活金死刘”,活着姓金,死后改姓刘,以前的家庙也是刘氏家庙。原先他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从族谱中看,他们本姓刘,是汉皇室刘邦、刘秀的后代,到司马炎登基以后,祖先刘川为了避难,将刘字去卯刀而姓金。
为了证明“活金死刘”的可靠性,金老先生带记者到了村后山坞。走近草丛里的一块墓碑,上面写“刘公金鳌府君”,这是主持最后一次修谱的族长,后列的子孙名单皆姓金。
关于改姓金,又传说为谐音“真(金)命天子”。

历代变迁,其原始资料户籍难以保存,多靠宗谱传承,刘改金,未见国史记载,但有一点是真的,我们溯源是炎黄子孙一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