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职业
作者/孙宏恩
在乡下 ,春耕夏耘 ,秋收冬藏 ,忙碌上大半年 ,等到农事渐歇 ,人们也不闲着 ,开始思谋着做些小买卖赚点零花钱,也好丰丰富富过个年 。集会也多起来了,九月十六是孙吉古会 ,十月一是天兴诸葛亮庙会 ,紧接着蔡村、程村、小月(小王)庙会都会接踵而至 ,一直热闹到腊月里 ,孙吉的腊八古会成了过年的前奏 。
集会上除了专业的行商坐贾外,还多了一些售卖农副产品 、手工布艺 、各类面食、儿童玩具的临时买卖人 。
近日,与一位同乡退休老人聊起往事,滔滔不绝间,回忆的是幼年集会上的见闻,听着听着,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那过往的稀奇,那些打着时代印记的人与事,不由得一声叹息,人生在世与世沉浮,想要主宰自己的命运谈何容易,更不必说改变他人的生命走向了。
先说说集会上的绺娃子。
绺娃子就是小偷 ,就是贼 ,而着一“绺”字,似乎行动更隐秘些 ,身手更敏捷些 。提起小偷,大家都不陌生 ,鼓上蚤时迁 “夜静穿墙过,更深绕屋檐 ”,是偷盗行业的祖师爷 ,大家不厌恶这个小偷 ,原因是盗亦有道 。
一曲《说唱脸谱 》,把蓝脸的窦尔敦唱得家喻户晓 ,窦尔敦为嫁祸仇家,盗走御马 ,还在偷盗现场留下了黄家作案的痕迹,眼看着黄天霸祸从天降 ,他的好友朱光祖以盗治盗,夜入连环套,盗走了窦尔敦的兵器——护手钩 ,以挫其锐气 ,次日比武 ,窦尔敦被劝降 。“盗马”的窦尔敦恩怨分明 ,光明磊落 ,“盗钩”的朱光祖为朋友排忧解难 ,义薄云天 ,这两个人干的不是光彩的事,但在舞台上留下的都是光彩的形象 。而赶集走会的人们提起绺娃子绝没有好印象,尤其是丢过东西的人,说起来就会恨之入骨 。
绺娃子专捡人多的地方去拥挤,伺机下手。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东西一但被绺娃子盯上,可就保不住了。一个人刚买了一顶草帽,顺手戴在了头上,没走几步,感觉头上空了,不容细想,扭头找寻,只见身后一人头戴一顶新草帽,若无其事地东瞅西瞧。“我的草帽,我的草帽呢?”丢东西的人着急忙慌。“草帽钉个带子就丢不了了。”戴草帽的人撂下话走了。是啊,那人的草帽虽然也是崭新的,但分明有带子,那黑色的带子就紧紧勒在他的下巴底下,不容人怀疑。原来,绺娃子盯上了那个新草帽,略施小计,解了绑腿带,搭在头上,在下巴处打个结,绺走草帽戴在头上,整个过程分秒之间完成,就这样蒙骗了失主,也蒙骗了众人,当大家醒悟过来,那绺娃子早已逃之夭夭,隐没于市井之间了。唉,只恨绺娃子脸上没有刻字。当然了 ,也有绺娃子被捉了现行的,这时,会落得个绳栓索拿,集会上相干的和不相干的人都会奋臂向前,尤其是曾经在集会上丢过东西的人更要借此泄愤,东一拳,西一脚,绺娃子挨的是乱捶,也有俗话说得好:单看绺娃子挨打,莫看绺娃子吃饭。
还有一种比绺娃子更可恶的职业——开顶子。长得五大三粗的无赖,蓄着络腮胡子 ,左手提一利刃 ,右手握拳 ,身后还有一个手捧笸箩的跟班 ,只见那人一路大呼小叫:“开顶子,开顶子啰——”远远地听见吆喝 ,摊主们虽然极不情愿 ,但都还备下些零钱 ,等那人经过摊位,就往笸箩里扔下几个小钱,大家相安无事,街市复又太平 。
据说 ,这一职业是世袭的,开顶子之家扬言有祖传的刀尖药 ,只要往伤口上一抹很快就愈合了 ,是真是假 ?也没人证实过,鬼才晓得 。倘有商家不买账 ,不出钱,就有好戏看了 。那人扬起手中利刃,在自己的额上一拍,霎时血浆四溅 ,买卖马上就做不成了,都是小本生意 ,谁经得起这么折腾呢?于是为了息事宁人,大家都舍点小财,以求平安。 开顶子其实就是变相的乞讨,只不过多了些威胁敲诈的成分,虽然来钱容易,但却落下个千夫所指的臭名声,因此,十里八村有那么一家,就成了庄稼人教育儿孙的反面教材,未来那家的儿娶女嫁都会受到影响。
还有一种职业——劝善,是我以前没听说过的。戏园子里 ,大戏还没开场 ,舞台对面打开一个场子,有一位老人站在中间的高凳子上,一根竹杖,顶端安装一个凹槽,老人拿着书本的手放在凹槽里开讲了:“庄稼人能忍起早贪黑 ,土房子拌泥防备雨摧,土地贫瘠多加料,秋收冬藏喜眉梢。 ” 周围不时有人驻足观望听劝,小孩子则仰脸围了一圈,听多了,有的小孩能跟着老人说上一大串呢,什么“求亲友,不久长 ,不如自己耐时光 ”、什么“君子好财,取之有道 ,弯里的不取,巧里的不要 ”、什么“有志刚,穷能忍,不讨不要安本分”、什么“下苦力,土里刨,春种秋收长得牢”、什么“善恶到头终有报 ,现世现报天不容 ”等等,有时候小孩子齐声附和,那场景很是壮观。
劝善与高台劝化的唱大戏不同,唱戏还兼有娱乐功能,而劝善是纯粹的教化。高凳子上站着的老者必定是一方绅士或饱学的耆宦,倚仗着那一根竹竿,以年迈之躯,一讲就是一两个时辰,而分文不取报酬。尽管用心用情劝善,但绺娃子、开顶子这样的勾当,就在不远处上演,饥饿的行人来去匆匆无暇聆听,劝善最后也演变成了一个老者的陶醉与一群小孩的嬉乐,其教化的功效明显弱化了。
“这些,都消失了”,八旬老乡还沉浸在回忆之中,“从我记事到如今七十多年了,变化太惊人了!”

是啊,中国古代也曾有过 “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 ”的盛世景象,其中真正的原因应该是 “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 ”。
在丰衣足食的当下,没有人再干那鸡鸣狗盗、巧取豪夺之事了,而取代“劝善”的,除了逐步完善的教育机制外,依法治国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做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成为每个人的道德底线。在法治的轨道上国家机器健康高速运行。
人民至上!一个洪亮的声音穿透时空,人民的温饱得以解决,精神富裕,正走在向强大的路上。应运而生的青年一代以新的价值观与前所未有的姿态投身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
作者简介:孙宏恩,女,60后,临猗孙吉人,从教30多年,好读书,业余以码字为乐,不想成名,纯属爱好。

主播简介:
蝴蝶兰,实名马景艳,中共党员。中学高级英语教师,三晋名师。性格开朗,热爱生活,热爱本职。业余时间喜欢陶醉文字,酷爱诵读。近年在多家平台发表诵读作品千余篇,希望在声音的世界里遇见更好的自己,用真情传播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