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寺
文/金华君
雪山寺在箬横镇晋岙村半山腰上。是为唐代,一说为隨代建造。是箬横地区现存最早的古刹。
早有所闻在该寺六月初三上梁之日,下来大雪,故名雪山寺。
笔者慕名而去,曾与诗友江云祥,颜云根拜访过多次。
进入晋岙里,三面环山,山如长城屹立云头,迎面一道喷珠漱玉的深溪,淙淙扑来,潺潺而去,舞动着袅娜身姿,如清纯的少女,笑迎百客。
沿途民舍,旧房换新,五层排屋,欲与山巅竞比高。
逶迤溪岸,带领春风,乘兴踱步,往右侧,似为羊肠小道,山脚下,寿域较多,思为风水宝地。随山形,折左上坡,有三人并排可行缓缓小道,渐渐往上延伸。一股清新空气从心底涌起,不知什么鸟声,高呼陌客光临。笔者与诗友有约,不可浪费时光,布置写诗任务,可以创作“歌行体”,我出他接,山花灿烂怡容,招手摇曳。转了数个弯,通过遮天树,稍有气喘吁吁,抬头一看,一个“半山亭”昂然而立。回首间,南海浩淼波涛,似挂眼帘,倚势欺人的山巅,尽伏脚底。亭有对联,出自名家之手,天无杂云,凭吾吟风澄宇。正可书写,笔吐银河墨水。乱石飞髓,涤尽尘氛笼罩。

既有妙景,不能自禁,努力向上,断尾蜴蜥怨乱踩,唐僧取经,有走路不伤蝼蚁命之谨慎,或许李太白后辈心太急了走得快,或是寺中钟声震得我们趄趔。
上了高坡下低坡,群山怀抱中,茂林掩映下,一寺耸立。
雪山寺 原名明觉禅寺,据《嘉庆太平县志》记载:“明觉禅寺,在六都。俗呼雪山寺。唐大中二年(848)建,名崇因。僧智顗(智者大师)尝飞锡于此。续有禹昭者,来宁海,传智顗法,又与智贤论经,得其奥旨,亦住寺中。或说即继潭和尚。宋太平兴国二年(977),改应龙,治平三年(1066)改今名。离寺三、四百步,有望海亭,二石柱尚存”。
1160多年来,寺院曾几次遭兵乱、火毁,几度复修重建。据传当年建寺期间,六月初三上梁时下了大雪,故俗称雪山寺。迈步进门,四大金刚两边守,俗客无私莫心颤。
只因风景秀丽,古代名人较多来过。
附《嘉庆太平县志》记载两首诗:
宋·叶适《明觉寺》诗
“雪山尖头海潮涌,六月天雪山寒重。
道人高绝但危坐,山魈野虎皆趋拱。
住山三载两遭荒,侍者饿损扶参堂。
沿村索米未为耻,莫令木鱼化龙钟透水。” 国朝蒋茂春诗
“寺里经游三十年,风光是昔半茫然。
残碑草没东西路,古井苔封上下泉。
怪石当门惊犬立,枯藤挂壁类蛟缠。
老僧犹识曾来客,拄杖欢迎入法筵。”
主持释演悟法师盛情邀请招待。我们来为了采风,然历古以来儒释道一家,总有缘份。在几年前,笔者组织的台州市“雪山寺中华诗词研讨会”在这里隆重成功举办,为古寺进一步增添了诗词的色彩。

寺前有“平桥步月”,西流水从溪下过,平板桥在上架,晚上月亮出来,倒映水中,脚踏明月,有壮哉气势。再前面听说有二株银杏树王千余年了,数人合抱,文革时被人钻进树洞中用斧劈死了。剩有千仞危岩,让吾望空兴叹。 挤身密林间,周围不见山,向右方寻觅,有百丈岩“马拉尿”瀑布,今为寺僧饮水来源,昔有寺中“智者泉”大旱不渴,维持生计。之所以寺僧生存继续,以前寺左侧还靠一丘田可种水稻。有水有粮食,包括开辟山园,下近人烟辏集,天意如此,可以兴旺发达。
但屡遭不测,总是一步一步挺过来,这种顽强的奋斗,正是我们历代人民的优点!
当我们感叹自然环境的杰作,与人工力量的精神时,一篇发自心底的歌行体写成了。虽比不上名家,然而是真情的流露,倘或再来个千年之后,哪位有心人来捧读我们的拙作,按释家之意,是否叫佛光普照。
2020.11.23
作者简介:金华君 浙江省温岭市人 工作单位在箬横人民法庭对面事务所。系全球汉诗总会丶中国楹联学会丶中华诗词学会,浙江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台州市诗词楹联学会理事。温岭市文联诗词家协会副主席 箬横镇文联副秘书长丶镇诗词家协会主席。诗词作品多次发表于中华诗词丶中国楹联报丶诗词报 澳洲 台湾等。
编辑推送:醉梦仙城(王东军) 中国诗词研究会会员 郸城诗联学会会员。都市(郑州)头条推送者《精彩都市头条》版版主。头条推送微信号:Wdj668560 邮箱:13592233204@139.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