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序
一首《枫桥夜泊》,千古传唱;四季丝竹水韵,幽古烁今。吴侬软语,沁人心脾;戏曲评弹,唱出婉转悠扬。一众风流才子在此竞奇斗艳,万千文人墨客到此流连忘返;几千年的笔墨炫染,早已浸入那竹简故纸串成的帧页。吴王阖闾、伍相子胥肇基立城,韦应物、白乐天、刘禹锡均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丰功伟业。学界泰斗、商界领袖、政界精英汇聚于此,交织出这座拥有2500年建城历史的姑苏古城的前世今生。

七律 苏州名园·拙政园
(平水韵)
移步廊桥胜景多,亭台错落水欢歌。
花香招致蜂蝶舞,树茂携来光影娑。
院内砖雕青瓦屋,湖边石垒野鸭窠。
新朋故友重相聚,踏遍姑苏赏绿荷。
释注:精致的园林,移步易景。岁月的沉淀,历久弥新。穿行于廊桥亭榭,流连在飞檐斗拱之间。尽情享用那如画美景,景在眼里,美在心间。花间蜂蝶飞舞,树隙光影婆娑,如品仙乐,如奏颂歌。青檐飞瓦,小桥流水,尽显山石灵性;木雕彩凤,石垒亭台,坐拥千奇百态。翠荷连连,鱼游浅水,铺展无限生机;鸭戏湖面,喷水漫舞,驱走盛夏酷热。水乡、廊桥、绿荷、太湖石……构筑成一幅幅如画美景,令游人心醉。

七律 苏州行
(平水韵)
相邀游历姑苏景,吴语评弹致客侬。
阅过园林寻胜迹,行经巷弄访贤踪。
古城水上摇舟橹,新境街头走地龙。
感佩子胥营造事,盘门祠内寄哀容。
释注:"地龙"指地铁,"子胥"指伍子胥,他亲自选址督造了苏州古城。伍子胥对吴国国君忠心耿耿,吴王阖闾去世后,他扶助夫差即位,帮助夫差打败越国,后因谏劝夫差杀死勾践以除去心腹之患而受人离间,夫差听信伯嚭谗言,于公元前484年赐剑使伍子胥自刎。伍子胥死后,吴国再无人能与越国的范蠡和文种抗衡,公元前473年,吴国果真被勾践的越国所灭。
吴地人十分怀念这位吴国忠臣,在苏州古城的八门之一,位于古城西南角的盘门内建有伍相祠。盘门景区还有瑞光寺塔、水陆城门、吴门桥等景观,有“北看长城之雄,南看盘门之秀”的说法。

七律 吴中名胜·虎丘
(平水韵)
吴中形胜虎丘岗,塔影剑池镇四方。
士子舟舆顾锦绣,帝王御驾谱诗行。
竹林清涧风情伴,万景盆栽绿意昂。
回望山塘如玉带,行由河运入苏杭。
释注:"竹林"为虎丘的"小竹林"景点,"万景"为虎丘的"万景山庄"景点。"山塘″指连接虎丘和苏州古城的山塘河及傍河而行的山塘街。唐代,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对苏州城外西北河道进行疏浚、开挖成山塘河,以便于行舟;又将挖出的泥土填堆成长堤,长堤宽阔成路、成街,也直通虎丘,后人又称“白公堤”,堤长七华里,故有“七里山塘到虎丘”的说法。因山塘街介于阊门闹市与名胜虎丘之间,逐渐成为苏州古城最繁华的旅游商业街。红楼梦第一回中所述的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便是指山塘街,这里还立有纪念白居易的"白公祠"。




作者风采:

作者简介: 彰往察来,本名陈伯荣,“彰往察来”源自《易经》。江西临川人,毕业于师范大学物理系,现任教于本地一知名中学。致力于探究"物理"与"作文"的结合之妙。为教,务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为文,力争凝炼通达,不喜繁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