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 我想对您说
文/韩广华(山东莒南)
老师,我想对您说,多少年春季轮回,多少个春夏秋冬。您是红烛燃烧着美丽的生命,奉献几多血和汗,不求青史留英名。在七十年代中期,我在上小学的时候,您那批改作业的情景让我记忆犹新。那时,您靠教书育人,来维持生计。白天上完课,晚上在灯光下,聚精会神地为学生批改作业。作业本的每一页留下了您用红色笔写下的批改作业的寄语,您打的对号与差号在作业本的每一页显得那么清晰可见,印证了您教书育人的付出与奉献。七十年代末,我上初中,您把我写的作文从头至尾看了个遍,在作文妙笔生辉的段落里,您用红色钢笔,在句子的下面勾画上一连串的句号,这象征着我写的作文生动逼真,引人入胜,描写景物想象丰富,用词恰当。您还在作文本的批语处写下了:“此段文章写的生动逼真”的评语。我的作文经常在班里当作范文阅读。那时,您布置完作业,学生做完后,由学习委员统一收集起来交给您,您见缝插针,随时批改审阅,批改作业成了您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您毫无怨言,默默地守护着初心,履行着担当。八十年代初,我在县城上高中,那时,公办教师每月工资三十多元,民办教师每月工资不足二十元。但您不计报酬多少,心怀梦想,播种希望。老师啊,我想对您说,那时,您用真情传播着智慧的火种,就象那冬梅吟唱着早春的歌声。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灯火长明,您在漫漫的长夜里伏案身躬,青丝之间添华发。老师,我想对您说,您用友爱缩短着心与心的路程,您是那阳光融化冷漠的冰雪,您是那向导引人走出科学的迷宫。啊!光荣的教师,辛勤的园丁。当我们迈进新时代的征程时,又有多少人对老师不批改作业,交给学生家长批改作业的做法深感惋惜,电视、报刊、网络平台的呐喊声可谓此起比伏,一浪高过一浪。教师不批改作业,让学生家长批改,这一“重大任务”在很多家长中难以完成,特别在农村,学生的家长很多是小学文化程度,在农村高、初中生占的比例很少,他(她)们怎么能去完成批改作业肩负的任务,既使批改,有的也是一知半解、画蛇添足……

放学的校门口,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人来人往,他(她)们用那期盼的眼神,盼望着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用知识改变命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老师,我想对您说,教书育人,批改作业是您的职责,切不可把批改作业的任务压给学生的家长,他(她)们真的没能力去完成您交给他(她)们的“光荣”任务。
老师,我想对您说,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老师,我想对您说,在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您用生命的火炬为我们开道……
老师,我想对您说,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会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作者简介
韩广华,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人,中共党员,机关工作。从事新闻报道工作35年,先后在县广播电台、<<临沂日报>>、<<农村大众>>、<<大众日报>>、<<农民日报>>、<<山东人口报>>、党政周刊(中廉在线)等多家媒体、网络平台发表新闻稿2000余件。其间兼搞报告文学、杂谈、微小说、散文。先后出版报告文学﹤<华夏子孙>>丶<<昨日军人>>。为开拓人生的情感和美的灵魂,我愿苦苦追寻,用文字来报效淳朴而厚重的乡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