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阿克鸠射
朗诵:沙玛阿果
编辑:黑马建雄

1
山高路远 千里迢迢
您特意把凉山之行
作为考察脱贫攻坚的第一站
用脚步回答承诺
——彝族人民是您最深的牵挂
——大小凉山是您始终放不下的地方
2018年2月11日
大凉山家家户户温暖的火塘边
人们的欢声笑语
像腾起的一阵阵烟雾
这烟雾带着香喷喷的坨坨肉
和暖暖的玉米酒
弥漫于座座山间峡谷
——您来了
您带着对彝族人民的深情厚谊来了
——您来了
红军又回来了
在三河村节列俄阿木家
您说:“我一直牵挂大凉山
牵挂彝族群众,这次终于如愿了……”

大凉山彝族人用得最多的汉语动词就是“干”
干酒、干饭、干肉、干菜、干活、干事……
一个“干”字 干脆响亮
您说:“撸起袖子加油干”
您对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一家人说:
“我一直牵挂着你们
看着你们生活一天一天好起来
我很高兴 希望孩子们都能过上幸福生活!”

2
火塘里橘黄色的火苗跳跃着欢笑着
您坐在贫困户节列俄阿木家的火塘边
与村民代表和驻村第一书记一起
敞开心扉 倾诉心声
热烈讨论大凉山的脱贫大计
您以十分平和的语调
将大凉山脱贫攻坚工作归纳成四条:
“一是要加大易地扶贫搬迁的力度
二是要发展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种植养殖业
三是要加强对村民的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培训
第四点是最重要的,教育必须跟上,决不能再让
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3
大凉山 曾经一步跨千年
而今迈步奔小康
在三河村,您饱含深情地说:
“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
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
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
在高高的火普村 您身披洁白的彝家瓦拉
天空下,白云似的瓦拉
裹着的是彝人的梦想
您说:“彝族人民很好
我对凉山寄予厚望”

4
悬崖村是一个不需要注释的地方了
千百年来,贫穷和饥饿
牵着218级藤梯
抬头是通向云端的悬崖峭壁
低头是一落千丈的魔道深渊
千里之外,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您说,悬崖村是一个让您揪心的地方
当层层钢梯架往山顶
4G网络走进千家万户的彝寨
带上红领巾的彝家儿女
在迎风飘扬的国旗下
庄严宣誓:
卡莎莎 习近平总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 卡莎莎
注:卡莎莎:是大凉山彝语,感谢的意思。

作者简介:阿克鸠射,彝族,四川昭觉人,生于1979年12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特约记者、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员、凉山州作家协会副主席、凉山州纪实文学学会副会长。1995年开始彝汉双语文学创作,出版发行长篇小说《雾中情缘》、散文集《翻阅生活的注脚》《温暖的火塘》、纪实文学《悬崖村》、长诗《雪之语》,多部作品待出版,300余篇(幅)文章图片荣获各类奖项。

朗诵者简介:沙玛阿果,彝族,四川昭觉县人,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1994年——2002年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主持人;2002年-2004年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主持人;2004年至今 中央电视台 法律频道《心理访谈》栏目主持人。

编辑黑马建雄简介:网络资深时评人,原名赵志刚,四川成都人,籍贯绵阳。中国诗歌学会、中外散文诗学会、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省诗歌学会、成都市作家协会、成都市摄影家协会会员。2019.3月份出版《空樽》诗集一本。
《东方文学诗刊》、《蜀国风》文学、《蜀国风诗刊》主编,《国际联合报社》副主编、《词坛诗海》编委。写过近万首诗歌。作品500余首发表于国家、核心、省市一级纸刊,作品零星散见《诗刊》、《文化研究》、《中国文艺家》《精神文明》、《新国风》、《星星》、《绿风》、《鸭绿江》、《凉山文学》、《椰城》、《常青藤》美国、《澳门月刊》、《香港诗人》、《当代教育》、《贵州诗人》、《诗风》、《文学百花苑》、《作家报》、《北疆文艺》、《西南商报》、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网、2018.1-10.作品收录《中国先锋作家诗人》、《九子岩.诗歌大赛》精品录、《新诗百年纪念典藏》、《世界最美爱情诗》等国家级正规书号书籍。
黑马建雄跨越过祖国六百多万公里的大好河山,心胸开阔、阅历丰富。原(中华网、搜狐、环球、等)资深版主、所写原创文章网络点击率3个多亿。开办过西南区域第一家东方雄狮军事网站,影响遍及60多个国家。微信号:heimajianxi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