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张贤德,男,甘肃古浪县人,现居江苏南京。古浪作协会员,在《甘日报》、《甘农报》、《武威报》、《南京日报》、《杨子晚报》、《天下美篇》等报刊发表作品并获奖。喜爱文学、诗歌、摄影。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茶乡一日游
文/ 张贤德
八月初的一个礼拜天,应小区邻友之邀,在夏季炎热之际要去乡下茶乡乘凉消遣。 开车沿信诚大道四十多分钟的颠簸,来到了江宁黄龙岘茶文化博物馆,一踏上林荫小道,一股清凉之意便扑面而来,乘车的疲劳感立即消失殆尽。这里因为远离城市中心而有了遗世独立的静谧。路旁茶山坡边一个大茶壶吸引了我,它高长宽均超三米,胖胖的壶肚、长长的弯嘴全用茶花装饰外表,格外耀眼。壶嘴不断线的淡淡黄色茶水流向茶杯,热蒸汽喷雾浓厚,似滚烫的茶水,给人一种热气腾腾的香茶迎贵客的感觉。造型逼真,吸引了不少游客观赏,有的人竟小心翼翼伸手去感觉,一切与目视甚远,竟是冰凉的泉水在循环。

同行者最终在大冯村湖滨处安营扎塞,他们在垂柳下乘凉、湖水边泡脚、茶社品尝论证,而我却独自越坝向茶山进军。
我是第一次见茶树,很好奇探个明白。沿柏油小路徒步向前行,有村庄农舍隐藏在绿色丛林之间。茶树并不是我想像中那样高而粗壮,它们长的并不太高,明显是茶夫们修剪过的,中间插进防虫药板。你只要轻轻摘下一片叶子,放进嘴里,顿时就有一种苦涩。然而当你抱怨这种苦时,突然就有了回甘,满嘴都有了甜味和香气,让人不禁赞叹:这就是神奇的中国茶叶!但不知它叫什么名。

茶山沟壑里溪水潺潺地流淌着,给茶山弹唱着优美的乐曲,给人一种奇妙的感觉。茶树上开着灿烂的花朵,细细的蕊,有黄色的、红色的花,花瓣上有晶莹的露珠,显得格外清纯。有的茶树上还开着漂亮的兰花,绿色的茶地上,到处是五彩斑斓。还有各种颜色的叶片,金黄色的、红色的、绿色的,圆的、尖的、长型的,各式各样,看上去有趣极了。
走到半山腰,抬头远眺,青山重重叠叠,不少村庄就座落于青山树林间,被大山紧紧的抱在怀中,亦如舍不得挣脱而去的爱,如丝如扣的缠绵。又如给青山涂上了点点色彩一样,有白色墙、红色瓦,真成了远看山有色,近听水唱歌,显得美丽动人;山脚下镶嵌着湖水,如一面镜子,青山绿茶尽在其中,闪烁着动态的画面,尽情演绎着大自然的奇特。

沿着小道再向前走,进入小河边、柳树下。小河不宽,碧绿的河水泛着涟漪,两岸茂密的杨柳树低垂着枝叶,几个木质的亲水平台轻轻伸向水面。岸边绿地上处处端立着木质的壸牌,上面雕刻着关于茶的唐诗宋词,字体讲究精巧、别致,熠熠生辉,而这一切,被完好地融入到“村舍”座落的构建中。接待中心向“村舍”间延展的小道边,灰色木牌白色字体的诗词更是不少,细细观赏,各个朝代关于茶的优美精品诗词都有:宋-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明-张以宁的《题李文则画陆羽烹茶》,而清代著名诗人闵钧的茶诗更是独具一格:市、贡、窖、饼、焙、采、种七首茶诗站立于走廊两边,造型各异,人物有提笔的、有背筐的、还有端茶的,如古时的文人墨客在夹道欢迎着茶客仙君的到来。“交易年年马与茶,利夷还复利中华”, “飞辔上呈三百叶,清芳仰见圣人心”。将欣赏者送入了茶仙的美妙绝伦世界。我兴奋之极,提笔在茶社留言簿留言:茶水淳净养出寿中星,黄花飘香引来天下客。

登茶山,赏茶诗,感受着茶乡独特的风景和迷人的茶文化风情……

《文学百花苑》第十二期采编中心征稿启事
《文学百花苑》是河南科技报科教周刊隶属的纯文学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41一0019,邮发代号35―5,公开发行,所刊登的作品都可以当做加入各级作家协会的材料,为繁荣文学创作,现公开向全国征稿,征稿体裁:诗歌、散文、小小说、札记等。
作者投稿请附作者简介+照片+联系方式(姓名、通讯地址、电话号码便于邮寄刊物)。
投稿请加副主编樊燕妮的微信gxlxy1995818
投稿注意事项
1、来稿需注明[投稿]字样,必须注明联系电话。详细地址,否则,不予收稿。
2、小说、散文、故事、随笔等作品1000字左右为宜,诗歌两首,每首不超过30行。格律诗词四首左右。拒绝一个月内多次投稿。所投作品编辑有修改权。
3、稿件必须是原创作品,愿意上头条平台的,请注明首发字样,并附照片一张。稿件收到后,一个月内审定,一经采用即发釆用通知单。
4,本期征稿时间为2020年11月05日至2020年12月05日止。本次征稿出刊时间为2020年12月下旬。
5、本刊长期征集封一、封二、封三、封底人物照片,有意者请和我联系。
6、本刊无稿费,入选后如需样刊请和我联系。
《文学百花苑》纸刊编辑部
河南梦宇文化传媒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