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
作者:梁成芳
诵读:雪儿
在一个繁闹的十字街口,看过往的行人,眼下赶路的,他们的目光只停留在眼前的路上,那目光几乎是呆滞的。拇指一族打手机游戏或玩微信的,他们的目光只停留在小小的手机屏幕上,那目光有时可以是旁若无人的,却几乎是毫不隐晦的。往往因玩手机撞在了车门上被致伤残,更有惨者被撞得驾鹤西去了。也有一脸官司的,让你不敢和他那恼怒的目光相遇,也有满面狐疑的,让你看着他的目光感到恍惚。也有不少的目光散失了焦点,如同没有缰绳的骡马四处散逛,可是,看风景的目光很少,有时你会遇上一些鬼鬼祟祟的目光,让你自省地赶紧捂住自己的腰包,加快了赶路的脚步,所以,有公安部门提醒市民:当有人向你问路的时候,一定要和问路的陌生人保持距离,以防意外。
不管是宽阔的大街,还是偏僻而人少的小巷,人们的目光越来越冷漠,越来越惶惑,越来越可疑,哪怕是最天真的孩子,遇到陌生人的目光,即使不像惊飞的小鸟一样立刻避开这样的目光,也会警惕地紧紧地拉住父母的手。
诚然,大街上也常会看到热辣辣的目光,一般是男人投射到漂亮的女人身上,或者是女人投射在帅小伙或所谓成功人士的身上。但那并不是真正爱情意义的目光,更多的则是欲望毫无遮挡的那种渲泄。含羞半敛眉,眼媚双波溜,是千载难逢,难得一遇了。彼此可以金是衣裳玉是身,却难是眼如秋水目如霜了。
夜晚的时候,由于城市的污染和高楼的林立,已经很难看到蓝色的夜空和夜空中的星星了。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那种如夜色一样清澈的目光,也很难看到了。灿烂的霓虹灯和人造街灯,以及一街扑朔迷离的车灯闪烁,彻底替代了夜色的银河,我们的目光可以在书上轻而易举地找到自己的星座,却再也看不到北斗七星倒转斗柄的奇迹了。我们的目光便如一盏酒杯,只盛下了满眼扑来的灯红酒绿,在这个泡沫世界里,用不寻常的目光寻找自己的那种活法。
在书中,我们的目光也变得近视,乃至猥琐,甚至攫取式的贪婪。我们的目光已经很难和安徒生格林兄弟的童话相遇,也很难和莎士比亚或易卜生的戏剧相遇。如果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大概也不会和我们的唐诗宋词握手言欢,如果不是为了选秀,大概也不会和《红楼梦》相见甚欢。我们的目光更多地投入到了考试的辅导教材,投入到怎么学开豪车怎么玩股票怎么发财怎么绞尽脑汁去升官怎么去应付上司或老板这类书的上面。我们渴望捷经渴望爆发同时渴望一夜成名。
在交往中,我们的目光变得越来越矜持,越来越彬彬有礼,越来越有日本味儿和西洋范儿,却也越来越程式化、格式化,甚至透着诸多虚伪,这也叫做现代文明,就像罗大佑在歌里唱的 : “人们变得越来越有礼貌,可见面的机会却越来越少;苹果的价钱卖的比以前高,可味道没有以前好。”
缺少了天真和真诚,你看那顺墙而溜的狗的目光,也变得小心翼翼,格外警惕的样子。
我看着这种目光,忽而恍然顿悟:所谓的人生,就是听不完的谎言,看不透的心,放不下的牵挂和思念,经历不完的酸甜苦辣。

——————作者简介——————

梁成芳,男,汉族,上世纪62年生。大专‘学历,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人。以小说创作和情感散文擅长,兼顾杂文、文艺随笔及理论文章的写作。作品见于《春风》《作家学堂》 《乡土文学》《北方作家》《天涯诗刊》《娘子关》 《潇河》《吐月》 《赤壁文学》 《作家文苑》《生活导报》《晋中日报、晚报》《榆次时报》等文学期刊。著有小说《早春雨夜》 《青妹儿》《小二的心愿》《老人夜话》《时光》 《成子》《大森林的那颗清泪》《情愫》《木屋》 《有一个农家小院》《流向下游的河》《孤独的潜影》《局势》 《煤炭企业里的文化哥儿们》《绵河湾的故事》《过秤》《两角菱花镜》 《麻婆婆》《残月》《葛才》《英雄安泰母亲的愿望》等多部(篇)。部分作品发表于网络文学平台和今日头条 · 都市头条。散文《菁菁 · 女孩 · 狗》获2000年全国“赤壁杯”优秀奖,《情系桑梓,余热生辉》荣获榆次时报“我与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三等奖。有作品收入“乡土文学优秀作品集(小说卷)” ,有作品收入《中国微篇文学大观》。撰写理论文章、评述若干篇,迄今已发表中短篇小说150万字,情感散文及杂文120余篇。系中国当代文化艺术中心作家委员会会员,山西省晋中市作家协会会员,榆次文联作协会员。《潇河》文学季刊小说作家。
——————诵者简介——————

主播雪儿:西子诵读平台总编,私企经营管理者,曾担任电视台业余主持人。现是浙江省朗诵协会会员、杭州市朗诵协会会员、杭州之声朗诵团团员。是多家文学平台的特约主播。有朗诵培训工作室。愿用我的声音传递美好!(微信zhoulihui075920)

特别声明:本平台作品均来源作者投稿,所有被采纳的投稿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