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1 伊犁察布查尔自治县赋
本是大兴安岭之土著,挽弓狩猎;曾为夏思阿林①之原居,溯迹轩辕。寻源姬水,华夏千秋之兄弟;觅绪鲜卑,神州百族之情缘。拓跋宏②开以北魏,兴文问鼎;雄师大举以南朝,逐鹿投鞭。别峻岭,下高山,出林海,入平原。勤劳创业,成就英雄之足迹;发奋建功,纵横历史兮风烟。敕勒穹庐③兮笼盖,牛羊遍野;平冈沃土兮包罗,水草盈川。繁荣畜牧,毓秀钟灵之气象;昌盛文明,物华天宝之家园。
幽都北,土德王,歌激烈,话辉煌。兵败八旗兮科尔沁,移营故土;泪挥千古于嘎仙洞④,背井离乡。命途多舛,奉旨戍边之惨烈;时运不齐,应诏守土于荒凉。由东北途迁于西北,何其壮举;自仲春远跨于季春,长涉新疆。四千士卒,马不停蹄于星月;五百晨昏,人遭磨砺于风霜。行程万里,挥剑八方。铁血悲歌兮不绝,丹青大器;忠魂神曲兮回环,赤胆热肠。长河落日,戎马倥偬之蹈火;大漠孤烟,惊魂驰骋以赴汤。骁勇降虏兮善战,横戈退敌;精忠卫国兮宏图,凛朔安邦。光荣史册,伊拉里⑤之一时豪杰;彪炳声名,额尔伦⑥兮三代忠良。额铁四城兮收覆,欢呼雀跃;图伯⑦百里兮流通,灌溉渠长。历经磨难,淬炼儿孙之品格;凝聚崇高,坦然人世兮沧桑。
每逢抹黑节,涂面烟灰以求神恕;岁届迁西日,回家胄裔以祀祖灵。锡伯沈阳之家庙,雕梁画栋;祖宗古法于父师,纪事结绳。栽培神箭手,从小挽弓以习武;训练书法家,皈依断字以尚文。协奏二胡之乐器,童稚可爱;巧妆百饰兮头冠,女绣认真。表演民间之歌舞,游玩棋上输赢。刀耕火种,淳朴而崇简易;游牧网张,协同而尚真诚。西屋西墙之祖匣,藏书继嗣;南园南角兮海堪,无恙畜牲。平安庇佑,喜利妈妈⑧兮降福;发达辅襄,祥昭世世兮荫恩。敬祖认宗之孝悌,全家和睦;播风累世之忠良,合族坚贞。
吊袋育婴之浪漫,摇篮抒曲;热忱取暖兮缠绵,入梦放歌。窗花剪得,喜报新春之荡漾;虎马莫知,雅怀大吉兮婆娑。乌克孙⑨通婚兮禁忌,祖规典制;贝伦舞⑩篝火之腾欢,玉律金科。打丁巴⑪,拦喜车,溢瑞气,涌洪波。南瓜饺子,瓜瓞绵延之寄寓;盐豆辣椒,星辰闪亮兮吟哦。糊米香茶之酩酊,欲羁贵客;清油花菜兮芬芳,但奉普陀。过年特色,先祭灶神以口福;除夕华灯,满炊祖德之金锅。北斗七星之俯叩,指明道路;西天诸佛兮虔诚,泽及江河。长寿面,泛仙槎,炸油果,醉颜酡。
嗟乎!华章霞蔚,俊彩星驰。创作离乡曲⑫兮杰构,催人泪下;流传额什戈之佳篇,动魄神迷。拉西贤图⑬,载誉英魂兮不灭;拉贤早句,擎灯宝塔之永垂。海纳百川之气势,取长补短;山高万仞兮胸襟;迭细风徽。春风化雨,四大名篇兮翻译;丹凤朝阳,九州古典之生辉。
木兰山樵诗曰:
千秋入夏树丰标,爱国行藏更自豪。
戍守边陲伸虎臂,繁荣绝塞挺猿腰。
文明脉络铺长轨,风播中华涌大潮。
古路丝绸欧亚接,先人塑像伫浮雕。
【注释】:
①夏思阿林:古称“东金山”,又称“夏思阿林”、“金阿林”。“金阿林”为通古斯满语、锡伯语和蒙语,意为“白色的山”、“山岭”,是极冷的地方。后演变为兴安岭。②拓跋宏:北魏孝文帝。③敕勒苍穹:出自北朝民歌《敕勒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④嘎仙洞:大兴安岭的嘎仙洞是北鲜卑的发祥地,是锡伯人的祖居地。⑤伊拉里:伊拉里是满族“老姓”之一,满族入关之后,该姓部分族人改姓“潘”“伊”。⑥额尔伦:护卫祖国边疆有功清代将领。⑦图伯:在清朝乾隆年间,图伯特竭尽心力为伊犁人民兴修水利,被人民尊称为治水大禹。⑧喜利妈妈:祭祀喜利妈妈是锡伯族独有的群体性民间信仰活动。“喜利妈妈”由锡伯族语“喜仁妈妈”演变而来。“喜利”为延续之意,“妈妈”谓指娘娘神,总的意思是有了娘娘神的保佑,子子孙孙就能不断地繁衍生息。⑨乌克孙:“乌克孙”是锡伯族家族群体,在“乌克孙”下面是单一家庭,它们是组成锡伯族社会的细胞。⑩贝伦舞:锡伯族自娱性舞蹈的泛称,也是锡伯族民间舞蹈的第一大种类。它起源于古代锡伯族人艰苦渔猎生活中模仿生活、生产姿势的一种古老舞蹈。⑪打丁巴:锡伯族婚俗中最具有特色的娱乐活动,这种活动可能是源自于古代的抢亲遗俗。⑫离乡曲:锡伯族的《离乡曲》系史诗,原文为汉文,计120行。该诗用热情豪放的笔触讴歌了1764年一部分锡伯军民由东北西徙伊犁的壮举以及他们西迁后在西北屯垦戍边的情景。⑬拉西贤图:一首描述锡伯族青年与维吾尔族姑娘纯真爱情故事的叙事长诗,长期在民间流传的无名氏的杰出创作,由韩浩然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