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 言
历时八个月,利用繁忙工作之暇余,完成了黑竹沟的系列故事,感觉如释重负。
回望走过的一个个挑灯走笔的日子,留下很多的感慨。2019年3月,当我接到写作黑竹沟故事的任务,直到10月份完稿的创作过程当中,我的思想和灵魂,被彝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深深的震撼和激荡着,让我以不可遏制的激情完成了三十几个故事的收集和整理。

峨边作为彝汉杂居区,是小凉山一颗璀璨的明珠。三月的黑竹沟,春意盎然。我把坚实的脚步踏在了这块充满梦幻的土地上,带着对这个民族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这个勤劳民族的无比崇敬,义无反顾走上了黑竹沟故事的创作之路。

山花烂漫,美酒飘香。神秘的黑竹沟,彝人深深眷念的热土,一个外族女子带着无限热望和憧憬,深情地向你走来,欲为你而写,欲为你而歌,欲为你留下一个个曾经的精彩。神秘的黑竹沟彝族文化深深地吸引着我这个懵懂的文字探索者。走进各个彝寨,来到采访者的家里,聆听他们历经岁月沉淀的讲述,彝腔优美婉转的美妙故事,一个个从遥远的历史之道徐徐走来,我完全沉浸在古老传奇的故事里。彝族人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博大精深的古老文化,闪烁着无比美妙的光芒。

黑竹沟,这块令人向往的中国“百慕大”,是一块正待开发的优美风景区,是一块充满彝寨神秘风情的地方,同时也是多少年来彝家儿女生生不息和世世不舍的沃土。勤劳勇敢的彝族人民,其精神质地,堪如洁白艳丽的珙桐花,更如灼灼火红的杜鹃花,还似幽深秘笈的溶洞、邃穴,亦若葱郁参天的大树,令人探之不尽、神往难掩。我想,神秘的黑竹沟的每一个地方,都应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每一个传说又都饱含了彝族先民们的超绝智慧。古老的彝寨和彝族同胞当然更是如此……

黑竹沟的彝族人民,祖祖辈辈生活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他们用自己的热忱和执着,战天斗地、坚毅前行。他们的民族精神,始终感染和激励着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和文字之陌上,无怨无悔、一路前行。
黑竹沟——它是那样深深地吸引着我这个懵懂的文字探索者;我多么渴望通过我的笔触和键盘,把这个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展于世人面前,让大家都来热爱这个伟大而质朴的民族,让未来聆听他们曾经的足音!

黑竹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每一寸土地和每一个彝寨都蕴藏着无比丰富的宝藏,有着取之不尽写之不完的动人故事。
不足20万字的《黑竹沟故事》 ,仅仅采撷了这丰厚宝藏中的一隅;而黑竹沟每一天、每一季都在不断发生着许多新的动人故事,还有很多更加精彩的传奇有待继续挖掘和整理。我期待有更多热爱彝文化、热爱黑竹沟的文字探索者加入进来,让黑竹沟灿烂的民族文化走出国门,光耀世界——这是我的一份最新的期待!



野蔷薇黑竹沟作品专辑
一粒荞麦换新娘
文Ⅱ野蔷薇
从前,在一个深山彝寨里,有个特别聪明的青年名叫几惹,家里非常贫困。他衣衫褴褛,常年赤脚,虽然到了婚配年龄,但是由于家里拿不出彩礼,二十几岁了还是单身。

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有个天神告诉他:“明天,你沿着寨子河边的那条路走,一直走下去,不管遇到什么,都是来帮助你的,你只管欣然接受这份因缘,你的愿望就会一一实现的。”

他吃过几个煮洋芋后,就照梦中的指引沿着河边的小路走。走着走着,突然一粒石子磕得他的脚生疼。他心里想,不会说话的石子都在嫌弃自己贫穷而欺负自己,于是很生气。他弯腰捡起石子,准备把它甩到对面山上去,让这颗石子也尝尝疼痛的味道。就在捡起石子的时候,他看见石子旁边躺着一粒色泽金黄颗粒饱满的荞麦。这时,他脑袋灵光一闪, 寻思道:“要是我把这粒荞麦拿回家种下,长出一株;来年再把一株上的荞麦全种下,就会有上百株;不到几年,我岂不是就拥有了一大片荞麦地了?”想到此,脚被石头磕疼的不快霎时烟消云散。
他小心翼翼地把荞麦放在左衣兜里,想着一片美好的前景,不觉高高兴兴地唱起了歌:“今天出门运气好,一不小心捡到宝;就是金银也不换,一粒荞麦变金山……”

唱着唱着,不觉来到了另一座彝寨的一户人家。好客的主人便留他喝酒吃饭。在吃饭的间隙,他时不时地把手伸进左衣兜里摸摸荞麦,看还在不在。主人甚是觉得奇怪,就问道:“我尊贵的客人哪,你有什么东西很宝贵吗?”他说:“我这东西呀,是个无价宝呢!”于是他掏出了那粒荞麦,主人心里想:“这人一定是精神异常了,一粒荞麦有啥稀奇的。要知道,他家这样的荞麦多了去了。”晚饭后,照样留他住宿;只见他把衣服脱下放在枕头边上,可见他对这粒荞麦的期待。渐渐地,便香甜地进入了梦乡……

半夜,一只耗子闻到了这粒荞麦的香气,便钻进衣兜,把荞麦吃了。老鼠吱吱的叫声把他惊醒了过来。睁开眼睛,看到一只老鼠嗖地一下跑出了门外。他习惯地用手摸摸左衣兜,那粒寄托了他无限期望的荞麦已经不见了!他异常生气,当即叫醒了主人,并且绘声绘色讲述了荞麦不见了的事情。主人说:“我的客人哪,我愿意给你一升荞麦。”他说:“不行,这粒荞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只要这粒荞麦。”主人想,这不是有意为难我吗?于是试探着说道 :“那就只有把这只老鼠逮住,因为荞麦已在老鼠的肚里了。现在就把我家老鼠逮住,由你处置吧!” 他想了想,同意了。于是这家人半夜起来捉鼠,折腾到第二天晚上,也没找到这只老鼠。见此情形,几惹悄悄地把吃剩下的一块猪儿肉放在自己睡觉床前的地上,躺在床上假寐。

半夜,这只老鼠闻到了肉香,跑到了床前。他顺手把身上的烂披毡一抛,老鼠就被罩住了。他迅速下床,把老鼠和着披毡一起拿到主人的面前。主人说:“哇,你这披毡简直是神毡,几个人都逮不住的老鼠,居然被它给逮住了。要是我也有这样一件神毡,我家的老鼠就不会这么猖狂了。你看这样行吗——我用一件上好羊毛做的披毡和你交换。”
几惹一听此话,心里乐开了花。但他还是强忍着兴奋,佯装不为所动地说:“我这披毡是我们家里传下来的神毡,我得问一下我的祖先是否同意……”于是他假装闭上眼睛。一分钟……两分钟……过了好一会才说道:“我祖先说了,换可以换,但还要加上一件刺绣的上衣、大裤子和一双布鞋才行。”主人闻言,高兴异常,一一满足了他的条件。于是他穿着全套的新装,提着逮来的老鼠,心满意足地又上路了……

当他来到另一个彝寨时,天快黑了。又被一家好客的主人迎进门,这家人也好酒好菜地招待他。吃过饭,他小心地拿出老鼠放在地上逗弄时,被这家养的一只猫看见了,喵的一声,这只老鼠被猫逮住吃了。他如实地向这家主人说了这只老鼠的来历。开明的主人听完了就说:“那就把猫逮来赔你吧。”于是,第二天他又带着这只猫上路了。
当到达第三个彝寨的第三户人家时,照样得到了很好的款待。但不幸的是他的猫在这户人家又被一只猎狗追杀了。于是这家又顺理成章地把狗赔给了他。
他带着狗又上路了。到达第四个彝寨的第四户人家时候,照样得到了很好的款待,但他的狗不幸的是对着这家人养的一匹马汪汪吼叫的时候,激怒了马。只见那马用力一蹶子,狗又被踢死了。于是这家又把马赔给了他。

他骑着马又开始了他新的的旅程。当他路过第五个彝寨的第五户人家时,这户人家刚刚死了年老的女主人,正在办丧事;作法事的声音和着哭丧声使这匹马受到了惊吓,一扬前蹄,一声长嘶,几惹重重地摔下了马。而马却发疯似的一溜烟儿跑得无影无踪……在全彝寨人的注视下,几惹尴尬至极,恼羞成怒。他索性坐在地上不起来,哭得比哭丧的人还伤心呢。
于是这家人就问话了:“我们尊贵的客人哪,今天出现这种情况也不是我们有意的。你看那匹马,你就定个价吧——我们赔你。”他想起梦中天神告诫的话,一切因缘都是来成全他美好愿望的,于是说道:“再多的金银我不要,我只要引起我的马受惊的因缘。”
这家人一听,面面相觑,那不是死人吗?于是又用商量的语气说道:“金银可买你所想,金银可满你所愿,为什么就一定要那个因缘呢?”听这家主人这么说,几惹终于道出了他梦中的所见所闻:“梦中天神告诫过,凡事因就结凡事缘,如若弄错了因缘,天神要发怒,到时降下无边的罪来,自己可担待不起;如若你们不按因缘来赔,到时天神降的罪你们自己受。”这家人听他这样说,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把死去的老人赔给了他……

他带着这个穿戴一新的死人又上路了。当走到第六个彝寨第六户人家时,这家人的女儿出嫁正在办婚事。他只看一眼,就被新娘的美貌惊艳到了。他心想,要是这辈子能和这样的女子生活在一起该有多好啊!可是,名花已有了主人,想也是瞎想。看看自己带着的这个死人,参加婚礼总不能把死人也带进去吧,于是他爬上这家人屋后的一座山。他把女人放在岩边上一块松动了的岩石上。为了让人觉得并不是个死人,就用两块石头倚住她的腰部,使其呈坐立姿势。为了不让人看出破绽,又将身后的两块石头用衣服的下摆盖住。这样,远远望去,就像端端正正坐着的穿着十分漂亮一个的女子,背对着村子、面向悬崖想心事呢……做完 这一切,他加入到了热闹的婚礼之中……

好客的主人也问他:“你怎么不带着你的妻子来呢?”他用手一指山头说:“我的喜嫫(妻子)年轻漂亮,胆子又大。但就是特别害羞。她非要坐在悬崖边上看你们热闹的婚礼……”。好客的主人心想,这怎么行啊!就说,快去把她请下来一起闹热吧!一起对歌、一起喝酒,那多好哇!几惹若有所思地说:“也只有主人去请,她也许才肯下来。但你不能看她的脸,拍拍她的肩膀就可以了。她就会站起来转身跟你下山的。”于是这家主人信以为真,就上山去请。

当走到这个死人的背后,只轻轻的用手一拍,那个死了的女人就随同她坐着的那块早已经松动了的岩石滚下山崖……主人吓得魂不附体,跌跌撞撞地跑回来向几惹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几惹假装嚎啕大哭,“阿嘛嘛,我可怜的喜嫫啊!你走后,孩子哪个来奶呀?家务事谁来做呀?毛线哪个来纺啊?披毡哪个来织啊?我也不想活啦!”
这家主人心想,今天真是晦气,好心请客来玩耍,却捅出了天大的漏子!罢了罢了,还是商量怎么办吧……就听好心人劝解道:“今天天神不眷顾,地神不可怜,我给你银子重新说房亲吧?”几惹说:“你家不嫁女,我家不丧妻;天神眷顾我,地神可怜我;姻缘不可违,要嫁女儿就嫁我。” 这家主人又说道:“姻缘是天定,容我问问我女儿,愿嫁他人还是你。”

这家主人于是叫来女儿,当面问女儿愿不愿意嫁给这个年轻人。女儿看见几惹穿戴整洁干净,一表人才,且面目和善,便满心欢喜地说道:“阿达啊,你给我定的很远地方的娃娃亲我没见过,我看要嫁人的话就嫁眼前这个人吧!”说完,害羞地一蒙脸,便跑开了。
这家主人叹口气,便答应了几惹娶她女儿为妻。于是,按彝族规矩,找来中间人,以双倍的银子赔给对方,把婚退了。聪明的几惹用一粒荞麦换回了一个令自己心仪的女子……
结婚后,几惹和妻子在彝寨里过上了美满的幸福生活。夫妻恩爱,儿孙满堂,家兴业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