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给俺找个媳妇吧!(小小说)
文/韩广华(山东莒南)
镇政府信访办的周大明是夏河村贫困户刘二牯的扶贫联系责任人。
刘二牯长的高高的个儿,大眼睛、双眼皮。刘二牯好吃懒做,整天喝的东张西歪,看不惯的事还到上级有关部门上访,是村里有名的“上访户”。

刘二牯从小因家里穷,一辈子没说上媳妇。后来,爹娘去世后,便过着光棍儿的生活。从此,刘二牯更是破罐子破摔。他居住的四间房屋的墙角已出现裂缝、漏雨现象,院内杂草丛生,屋内乱七八糟……
二年之前,刘二牯被村里列为低保户,去年又被列为贫困户。自从周大明被镇上确定为刘二牯的扶贫责任人后,他隔三差五的到刘二牯家里问寒问暖,了解情况。周大明每逄重阳节、春节,他不是送米,就是送面,有时还送钱。去年,刘二牯的房屋被村里上报为危房改造项目。但危房改造项目的条件是:先有本人提出申请,经镇、村审核上报,县确认审批后,先由本人垫付资金,侍房屋建成验收合格后,再由县里统一拔付房屋改造补助款。刘二牯则认为,危房改造应该由镇村两级共同承担,自己不需掏一分钱。刘二牯便去县里上访。谁知,从事信访工作的周大明被县里直接点了名,被镇上的吕镇长又狠狠地批了一尖顿,说“刘二牯越级上访,影响镇上年终综合考核成绩”。吕镇长要求周大明三天内拿出解决刘二牯危房改造的具体方案,如果刘二牯再越级上访,就拿周大明试问。周大明明知刘二牯提出的要求不符合政策,但领导又怕刘二牯上访,便压担子让周大明想办法解决。周大明找到村书记刘洋,先让村里垫付资金,等危房建成验收合格后,县里的补偿金由村里收入。刘洋刹死不同意。周大明绞尽脑汁,想出了危房改造实行谁投标筹建,谁先垫付资金的办法。
半个月之后,刘二牯的四间大瓦房拔地而起。接着对房屋进行了装修。周大明还建议吕镇长,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到刘二牯家里打扫卫生。周大明问刘二牯:“这回满意了吧?”刘二牯顺坡骑驴,对周大明说:“院里还没有自来水,屋里还缺一套沙发、还得买个电视机、席梦思床、两床大花被……要不,领导检查来了,我怎么说党的政策好,政府帮养老啊!周大明心想:“刘二牯啊,刘二牯啊,你鬼心眼子这么多”。周大明气得脸有些发紫。他把刘二牯提出的要求,如实地向吕镇长作了汇报,吕镇长对周大明说:“二十四拜都拜了,还搭差那一哆嗦吗?只要刘二牯在各级领导检查考核和验收扶贫工作时,积极配合,说我们的扶贫工作做得精细、到位,夸党的扶贫政策好,政府好,就答复刘二牯的要求,吕镇长边说,边用手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就这么定了,给刘二牯全部配齐,我看刘二牯还要耍什么鬼把戏”。

事过五天,县长带着相关部门和电视台的记者及镇上的相关领导到夏沟村走访慰问贫困户,有的提着米,有的提着面、还有的提着油来到了刘二牯家,电视台的记者让刘二牯对着摄像机镜头说些感谢党的政策好,感谢政府好的话。刘二牯看着领导没给钱,便怨气生恨,对着摄像机镜头说:“感谢油、感谢面、遗憾的是领导没给俺钱”。在场的人一脸的无奈,差点气晕了过去。停了一会儿,县长问刘二牯:“您现在还有什么困难需要政府解决的吗?”刘二牯眼珠子瞪得踢溜圆,对县长说:“领导,您给俺找个媳妇吧”,县长说:“这个事,政府办不了”。在场的人哭笑不得。

当天晚上,刘二牯到饭店炒了几个菜,买了两瓶酒,在自家新盖的房屋里独自狂饮起来,看看政府给盖的新房屋、配置的电视机及其它物品,享受着低保户和贫困户的待遇,他觉着很知足,再想想以前自己好吃懒做,连个媳妇都没找着,又觉着自己无能,伤心的泪水叭嗒、叭嗒地从他的眼里流了出来。
第二天上午,夏河村的支部书记刘洋打电话给镇政府信访办的周大明,说昨天晚上,刘二牯因饮酒过量,中毒身亡。周大明一听,顿感震惊:“刘二牯啊,刘二牯啊,你心里到底咋想的,政府没能给你找上媳妇,但也不能去死呀!”。周大明挂了刘洋的电话后,便开着车向刘二牯家疾驶而去……

作者简介:韩广华,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人,中共党员,机关工作。从事新闻报道工作35年,先后在县广播电台、<<临沂日报>>、<<农村大众>>、<<大众日报>>、<<农民日报>>、<<山东人口报>>、党政周刊(中廉在线)等多家媒体、网络平台发表新闻稿2000余件。其间兼搞报告文学、杂谈、微小说、散文。先后出版报告文学﹤<华夏子孙>>丶<<昨日军人>>。为开拓人生的情感和美的灵魂,我愿苦苦追寻,用文字来报效淳朴而厚重的乡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