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白山七药的由来》
文/孟庆良
鄙人来自于,秦岭深山,陕西省凤县凤州镇。今天与诸位医林同仁,交流学习。感谢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各位老师,各位领导承蒙厚爱,特邀嘉宾,很荣幸参加第九届全国名老中医技术高峰论坛会,本人深感欣慰!接下来我给诸位同仁分享:

《七药的由来》
所谓七药 统称为高山药,七药概括起有三种含意。
其一,七药之名源于《易经》伏羲先天八卦,七药数字在先天为艮,在后天坤,在连山为土,主载归藏。在五行当中为七政五行,它变化无穷。盖《易》为医理也。“七”在中国的数字当中是一个奇数,七巧、七星、七彩、七律。
在基督教,也有七天创造宇宙之说,甚至七天一周,每周要上教堂洗礼,做礼拜一次。在佛教里則有禅七,净七,道教在修练法术要修七七四十九天才能园满。 “七”是表示无限的意思,“七”是一个变化无穷蕴涵无尽数字。
现代医学人体细胞学研究:人体细胞更新周期一般12-200天(神经组织细胞除外)7年就要全部更换成新的细胞。细胞120天左右血小板7一/4天。由此看来“7”数字涵义深刻。
其二,在功能七种作用;
1,活血作用
2逐瘀疗伤作用;
3行气止痛作用;
4利水消肿作用;
5清热解毒作用;
6升阳除痺作用;
7强筋壮骨作用。
其三,在主治上有七种用途。
1各种內伤出血;
2各种软组织损伤;
3气血凝滞疼痛难忍;
4疮痈及无名肿毒;
5各种虫兽咬伤;
6风寒湿痹症;
7五劳七伤各种慢性病症。
这些不被人知到的民间古老道医学,传给后世,不然会绝灭的。道医学,世医学有区别的,因祖师爷传承,教外别传问题,不再赘述。
有道是中医将死于中药。中药材品质问题得不到妥善、稳定的解决,徒有中医添柴,而无中药下锅,中医药整体颓势或将不可逆转。的确存在着问题,好医生辨证再精确,患者服后没反应,看我現在用中药材都是浅山货,种植的药村,药农用化肥,打农药,没原生态野生的药材,能有效果吗?

但是还有希望!老祖先·给我留了一手,在原始神龙尝百草,把中药不叫药,叫“七药。”就高山的“七药”只少数知道,老药农知道,长年住山,僧,道,隐士手中。这种“七药“在临床施用,效果殊胜。老人常说:“秦岭无闲草,满地都是宝,见宝不识宝,把药材当野草。”我们要开发应用,要药材上去挖掘,课讲再好,选药是也很重要。们当今用药是浅山药,种植的药,非季节采的药,药效都不佳,吃了也没多大效,当今中医学术研究论坛讲的在好,只乏无药下锅,面临着用药危机。·原生态药,高山药,没人去采,也不认识,已经失传。只掌握在极少数人得知,如深山隐士,住大山僧侣,道士手中。

鄙人呼吁!全社会,医林同仁保护好,原生态的中草药“七”药,老天爷不会把所有的门关闭,总有扇门为我们开着,寻觅传人,挖掘民间失专这一瑰宝,让它大放异彩!开发利用它。为了造福人类!为当今社会大众健康服!
这是山人原创第九届全国名老中医临床技术高峰论坛讲稿作为交流给中药研究协会見面礼吧! 2018.4.26.
作者风采

作者简介: 孟庆良,男,大专文凭,法名,妙洲,居士,号,山人,中医主治医师,凤县作协会员。祖籍山东曲阜 ,孟子 后裔,第七十三代孙。生于1954年4月28日1975年毕业于宝鸡市卫生学校。1984年4月取得医士证书。 1998年11月取得开业医生合格证书。2001年3月毕业于陕西省中医大学承考大专文凭。 2009年师承中医考试获得国家颁发中医师资格证书。 2009年3月由凤县卫生局批准孟庆良中医诊所,开业执业医生,中医主治医师。
作者自幼拜师学医,于陕西省中医研究所,研究员王重义门下,深入研读《黄帝内径》,《伤寒论》,以伤寒六经辨证为主,在临床上辦证识病,积累丰富的经验。在民间承传了草药草医的真传,编写了《中草药方剂旨要》一书。在行医过程中汲取各家所长,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专攻肝病,尤擅内科杂症。临床效果殊胜,有口皆碑。
中医中药是一种传统的多元文化,它的最高境界融合,佛道儒三教,天人合一。具备深厚文化底蕴,通古达今,才能了知其中的玄机。为此境界本人正在不懈地,精进学习实证。
作者在治病救人,行善积德之闲暇时,酷爱文学,喜欢写写诗,词,歌,赋,偈。具有中医,中药趣味传统文化的作品。出书《妙洲居士诗词集》,《医学易知》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