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罗林,本名罗绪林,上海人,生于20世纪60年代,年轻时就爱好文学,曾公开发表过一些诗歌。喜欢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用诗歌吟唱美好的生活。上海浦东新区作协会员,曾出版诗集《拾日子》。
周 东 路 旁 永 定 寺
罗林(上海)
一段木树,沉沉
如千年佛教文化
雕粱画栋
是辉煌的中国建筑史
琢一朵祥云于周浦上空
那是佛的慈祥的笑脸
雕刻一只蝉
与禅相坐
静中有声
美丽季节的安静
描绘一条龙的翱翔
在周浦大地上
展翅
一段木材
一张古琴
你轻轻抚摸这片大地
你轻轻翻阅这片大地
永定寺
800年历史
你的眼泪
终于在2008年又开始筹建
如今,终于在阳光下,蓝天下
熠熠生辉
永定晨钟
叩响新年第一个早晨
祈福这片土地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国泰民安
罗汉青松默默站立
在这里
在许多家庭
树语:和平安宁
寺前的放生池
三座桥架起今天,明天和后天
放生
放生你人性中的善良
我站在寺中,面对
三面观音
手机的镜头
不知对准哪一面
才知你的慈祥
摁一下
我谦诚的心在你周围
步伐
步伐你的慈祥
一段木材
一段段木树
扎实的根基
灵巧的布局
是中国建筑史,容藏
佛史
2019年11月2日
【今音评论】
听得到风与山洪的鸣响
《周东路旁永定寺》按照十二段的框架构筑了五十行,而每一行都围绕“一”而展开,它所引出的是一个“三”的道理,然后其归向于一个“8”,以及和第六段第二行的“800年历史”相关,如相关与历史在演变中所出现的重叠,它表现在第六段第四行一个“又”字上。意指反复,其实也是一个轮回。诗歌以拟人的手法见证了“永定寺”的“眼泪”,是因为看到了“在阳光下,蓝天熠熠生辉”的“筹建”。
于是,诗歌表现出了对一段历史的尊重与关切的态度和措施。这是诗歌用智慧来平衡社会生态的一种手法,其境界之高,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得到的。同时,诗歌用自身的观点抨击了在现实中唯金钱是拜的丑陋。这时候的诗歌就涉及到了一个人物的无畏意识。
这种意识与佛教中的三个布施中的其中一个无畏布施相符。其它两个布施是法布施和财布施。这时候的诗歌特征也具有了一定的专业指向,比如对诗歌中“一”“二”“三”“8”等几个意象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也要避免由于自身认识不上去和底蕴不足,就盲目说这首诗歌写得不好。问题出在了某个读者自身,而不是作品与作者本身。像作这样的区别和划分,就是朝着一个风与山洪的鸣响角度去理解,自然界的平衡,对人的生存环境的重要意义,是为了彼此在“蓝天下熠熠生辉”,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像这首诗歌那样,首先要具备这样的心态,“一段木材/一张古琴/你轻轻抚摸这片大地/你轻轻翻阅这片大地”(详见第五段)。
这首诗有瞻前意识,就是在于防患于未然。欣赏。
【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笔名),王荣根,诗人,小说家,实名编剧,评论家。曾获《上海文学》“中国知青作家杯”奖项。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主席团委员、中国长航作协理事,上海浦东新区作协理事,浦东作协文学理论批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浦东诗廊》杂志编委。《今音中外诗评选》主编。世界诗歌联合总会高级顾问。著有长篇小说十五部,评论二十二部,合集三部。影视签约作家。现居住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