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积愫肠千结 顾影伊人水一方
(2020年头条选集)
文/戴铁杵
贺临江仙诗社成立八周年
(七律四首)
一 回文诗
(一)
临江一水顺流东,笔涌诗情寄意融。
深浅画枝千菊绿,矮高赢彩满园红。
音清喜韵歌民富,志远欣词贺律工。
心暖客来知寿福,琴援共赋唱文雄。
(二)回文
雄文唱赋共援琴,福寿知来客暖心。
工律贺词欣远志,富民歌韵喜清音。
红园满彩赢高矮,绿菊千枝画浅深。
融意寄情诗涌笔,东流顺水一江临。
二 倒第(一)首韵
社结临江气势雄,拈题限韵已成工。
抽丝苦作秋枝绿,振铎甘为孺子红。
花萼情怀情切切,柴桑风韵意融融。
有人召集篇三百,齐会填词访浦东。
三
临江夜话胜联床,虫鸟无声赋上墙。
紫竹沙沙摇月影,绿杨飒飒伴枫霜。
回眸积愫肠肠韵,顾影伊人处处芳。
字里行间情脉脉,习诗常是恋家乡。
牡 丹
(兼和施国美先生)
超凡始得誉天香,冶艳雍容炫紫黄。
自古风流多重色,逢时富贵允称王。
赚诗何幸开唐苑,违旨曾闻贬洛阳。
感世即今饶雨露,新词共唱满庭芳。
读戴铁杵老师之《听鹂一江春》
文/施国美
星曦耽读总餐忘,更觉诗香杂墨香。
骚体芸芸观苑圃,韵声朗朗听沧浪。
抒情百味堪言种,作和千家敢誉王。
秉烛重翻犹有悟,吟心春草吐芬芳。
微信频飞笑寄鸿
(和毛荣生、施国美先生)
诗赋江南两岸枫,今吟佳节句融融。
笔能抒意曾呼雨,钱可通神未涉风。
蜀道人云愁趾举,砚田自稔喜身躬。
骋怀九野胸尤广,微信频飞笑寄鸿。
和施国美先生
文/毛荣生
追梦春潮震碧空,吟哦声浪聚其中。
临江仙社新花艳,虞美人辞正气融。
琢玉情牵和氏璧,求精意在复兴风。
一觞一咏多潇洒,月月欢歌悦耳聪。
倒韵奉和毛荣生先生
文/施国美
老态虽呈尚耳聪,欣闻骤起和诗风。
荷花十里香何郁,桂子三秋韵正融。
社会公平弘道里,骚人价值在其中。
中华之梦须歌赋,应有宫商响宇空。
候门我亦同游酢 入海公毋效放翁
(和施国美先生《晚年》)
(一)步原韵
临江仙室喜常逢,怀勉情多励志风。
精构宏图无俗气,频传好赋有诗翁。
功名富贵烟云过,桃李芬芳雨露融。
宠辱荣枯经历后,竹林偏爱伴霜枫。
(二) 倒原韵
情赋痴迷两岸枫,与君诗和总相融。
候门我亦同游酢,入海公毋效放翁。
弄巧每多雕饰句,难工强作应酬风。
苦吟孰唱篇三百,腕底丹青壁上逢。
晚 年
文/施国美
晚年蔗境我欣逢,醉学操琴唱大风。
冉冉升腾红日子,嘤嘤鸣和白头翁。
长江滚滚吟情逸,泰岳巍巍韵意融。
不再青春无所谓,寒霜得意染红枫。
江上渔舟老三届诗友会
(和王巧英原韵)
(一)
江上东风浪接天,渔舟伴客亦怡然。
诗关遣兴休嫌俗,交论忘年喜共涓。
今日君吟苏轼赋,古时人赞项斯贤。
布衣着惯心常暖,解惑恒思合管弦。
(二)
几回梦见彩云笺,同在江州共画莲。
羞对夕阳娱晚景,笑将明月证前悬。
曾遭浩劫风霜日,今沐春温雨露渊。
最是古稀豪气在,肯吟心血注诗宣。

文/王巧英
朋来一聚九重天,雅赋千杯义坦然。
把盏饮秋情似岳,吟霜送节曲同涓。
菊馨风度迎诗客,松韵才华益友贤。
墨染笔笺收语笑,飘飘万里动琴弦。
(二)
自古吟诗润酒笺,从来唐宋沐歌莲。
云端神翼千秋接,笔下星光万古悬。
展卷挥毫开锦路,举杯酌韵逸词渊。
不求语醉抛砖句,但愿温馨赐互宣。
(菊韵七律五首)
(一)画菊
挥毫展纸我非狂,菊韵深深自忖量。
滴翠叶沾三径露,摇青枝耐五更霜。
休云秋色输春色,雅爱花香杂墨香。
画得千张悬四壁,不教风雨湿重阳。
(二)赏菊
龙山九日喜登临,老圃疏花自浅深。
伴石如交同气友,傲霜原少折腰心。
矜持晚节香宜淡,装点秋容雨莫淋。
笑我不胜杯杓足,对君聊作短长吟。
(三)忆菊
霜天雁过触沉思,心底终难忘昔时。
佳色宜人常在念,冷香伴我许相知。
芳园亭榭闻名久,昨夜星辰入梦迟。
一别经年秋又至,多情肯与故朋期。
(四)访菊
远访柴桑岂浪游,陶公三径迹仍留。
孤舟钓月寒汀晚,五柳摇风老树秋。
瞻宇浑忘尘仆仆,计程讳说路悠悠。
归时思与诗人约,明日还来古渡头。
(五)咏菊
诗魔连日苦相侵,曲槛疏篱酝雅音。
得酒人耽杯杓对,惜花我爱短长吟。
慢邀明月留清影,且剪秋云写素心。
自伴陶公归隐后,碑成众口到而今。
(七律叠韵二首)
(一)
重阳聚会孕诗稠,枫叶山川伴赋舟。
正气总由胸际涌,清风常自页边流。
黄花灼灼吟晨韵,白首依依醉暮秋。
鸿爪有缘君记否?虚荣深耻慕王侯。
(二)
盛世何妨雅兴稠,数吟红豆忆心舟。
菊随寒迫芳香蕴,枫任霜侵岁月流。
敢步青云登玉顶,不教白纸负金秋。
晚来爱唱平民曲,敢斥城乡富贵侯。
放眼风云画艳霞,心期咫尺近如家。
情同南国吟红豆,梦入西湖赋绿葩。
淡泊甘居茅草院,清廉羞逐柳绵花。
山光竹影撩人醉,碧水轻舟月映纱。
注:左艳霞有七绝诗云,“山光竹影撩人醉,碧水心舟诗意盈。”
试问江游题字客 谁人赤壁赏秋云
(七绝四首 兼和左艳霞女士)
一(1)
一曲清音伴雁回,才情洋溢喜相陪。
红颜咏赋终无悔,知有诗君步步催。
(七言绝句56法第24法)
七言绝句56法第24法:第四句用“知是”,“知有”、“知在”二字冠之,而第三句则必须言其所以知之之故也。如宋晁冲之《夜行》:“老去功名意转疏,独骑瘦马取长途。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一(2)倒上首韵
架满诗书岁月催,平居璇室妇人陪。
莫嫌窗外人喧闹,恰是熙熙有客回。
(七言绝句56法第34法)
七言绝句56法第34法:第三句用“莫怪”、“莫嫌”“莫问”等字作起,而第四句则申明其意者也。如唐贾岛《赠人斑竹杖》:“拣得林中最细枝,结根石上长身迟。莫嫌滴沥红斑少,恰是湘妃泪尽时。”
二(1)
诗文岂觉北风寒,情寄咸宁月在鞍。
颦笑何须求一律,分明曲曲任君弹。
(七言绝句56法第30法)
七言绝句56法第30法:以“分明”二字著在第四句首者。如明童承叙《宫闶》:“三三两两不知愁,结束罗裙学打球。傍晚忽闻仙乐近,分明只在殿东头。”
二(2)倒上首韵
一曲心歌马背弹,桥头远望未离鞍。
不知雪夜何人唱,江水东流不畏寒。
(七言绝句56法第19法)
七言绝句56法第19法:第三句用“不知”二字作起,但非用作诘问语,故其下不用“谁”,“何”“多少”等字。如唐王涯《塞下曲》:“年少辞家从冠军,金鞍宝剑去邀勋。不知马骨伤寒水,惟见龙城起暮云。”
三(1)
小窗夜话胜同行,过眼烟云梦莫惊。
何处人吟游子意,八千里路荩臣情。
(七言绝句56法第12法)
七言绝句56法第12法:以第三句作诘问语,用“何”、“谁”、“几”、“安”、“那”等字作起,第四句作答。如唐白居易《魏王堤》:“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
三(2)倒上首韵
秋游骚客自多情,诗赋连连赤壁惊。
今夜故人江上戏,如何唱好二人行。
(七言绝句56法第15法)
七言绝句56法第15法:以第四句作诘问语,故“如何”二字,即冠其句首。如宋项安世“夜雨”:“夜窗疏雨不堪听,独坐寒斋万感生。今夜故人江上宿,如何禁得打篷声。”
去年梦访惹风云,赤壁轻舟玉笈文。
今日扬州桥上寄,珠还赤壁艳霞群。
(七言绝句56法第5法)
七言绝句56法第5法: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故首二句多有“去岁”、“去年”等字,而第三句多有“今年”、“今日”等字,而首二句与末二句又必有相复之字,以见呼应。如李遘《送春呈袁祖州》:“去年春尽在宜春,醉送东风泪满巾。今日春归倍惆怅,相逢不是去年人。”
园花赤壁竞芳群,此处连年石鼓文。
试问江游题字客,谁人赤壁赏秋云。
(七言绝句56法第10法)
七言绝句56法第10法:第三句用“借问”、“欲向”、“试问”、“为问”等字作起,其下并著以“何”、“谁”等字,以明其所问之事,而第四句则答之之词也。如明汪本《舟中有成》:“故乡南望渺无涯,水面云深日又斜。欲问浮生何所似,试来风处看杨花。”
文/左艳霞
桂落风前菊影回,红尘冷暖两相摧。
荻花更是添愁料,飞向青丝白一堆。
玉蝶纷飞小院寒,经年别绪管丝残。
多情最是梅开夜,一纸思愁不可弹。
暖日清风绿岛行,苍葭深处鸟欢鸣。
山光竹影撩人醉,碧水轻舟诗意盈。
渐远征帆错认云,一江春水伴诗文。
不知世事偏冤我,傲骨天生自合群。

作者简介:左艳霞,毕业于武汉华中农业大学。赤壁作家协会会员,《东篱诗苑》微刊编辑。酷爱文学,尤喜格律诗。诗词作品散见于《南嘉诗联》、《潜山诗联》等纸质刊物和微刊。
芍药心期伴牡丹,手牵清水祝康安。
霞飞共攝楼楼俊,柳跃欣吟路路宽。
仙女九天撩白兎,引江百孔唱红兰。
金秋遍地丰收景,高铁驰情入笔端。
注:扬州市江都区政府机关在仙女镇,全国南水北调引江枢纽工程也在仙女镇。
江南塞北唱丰收
炫黄稻谷喜吟稠,吐白棉花惹月眸。
景异四时欣玉照,香飘万里赞金秋。
小姑小侄村村舞,清韵清歌处处流。
高铁沿途皆赋意,江南塞北唱丰收。
何处高楼笛韵清,怀人此夕意难平。
眼前景色疑仙境,堤外人家隐画棚。
曲岸柳仍千树绿,故园月自二分明。
水乡致富民欢畅,菊苑飞来笑语声。
何处高楼笛韵清,怀人此夕意难平。
眼前景色疑仙境,堤外人家隐画棚。
曲岸柳仍千树绿,故园月自二分明。
合时方显歌诗贵,寄语亲朋笑语声。
施政崇廉四十年,期真务实总希贤。
笔能抒意斯欣上,财可通神未涉边。
直道何曾求世谅,平生从未受人牵。
晚来更觉诗情健,白发先声入管弦。
怀才自合为时用 万水千山系我情
少小寻章老未更,犹持彤管颂文明。
琴鸣绿绮黄钟贵,风展红旗赤县晴。
连遇丰年欣共醉,幸逢盛世不虚生。
怀才自合为时用,万水千山系我情。
三十年前聚石城,今于旧地结诗盟。
寄身沧海原如粟,遁迹田园岂为名。
诗好何妨因体异,言轻似合听人评。
共君休叹知音少,一唱当教四座惊。
(七律三首)
(一)
张灯结彩喜赢人,万里飘红赋总新。
莫使金樽空对月,每逢佳节倍思亲。
留芳敢冀诗留世,润屋先宜德润身。
立志民生求致富,倡廉防腐耐清贫。
(二)
急流水水盼渠成,积愫如倾满酒觥。
三十六年游子意,八千里路荩臣情。
撩人风雨心毋悸,过眼烟云梦莫惊。
待到苏堤杨柳绿,共君击鼓又吹笙。
(三)
一年一度又中秋,万里清光洗别愁。
待旦观潮人涌浪,临风弄笛客登楼。
赏心莫使金杯浅,翘首同看玉镜浮。
但愿八方烽火息,和平发展照全球。
炫黄稻谷喜吟稠,吐白棉花惹月眸。
景异四时欣玉照,香飘万里赞金秋。
小姑小侄村村舞,清韵清歌处处流。
高铁沿途皆赋意,江南塞北唱丰收。
脱尽铅华操杵臼 抛残笔砚事文章
卅载寒窗读汉唐,总期有日破天荒。
争来名利蜗蜗角,留得诗书饱饱肠。
脱尽铅华操杵臼,抛残笔砚事文章。
晚年幸我身犹健,唤雨呼风学楚狂。
痴迷北宋与南唐,岂让文园草树荒。
无意看人争富宅,有情促我暖诗肠。
曾遭劫难风霜赋,今沐春温雨露章。
击壤而歌逢盛世,天生傲骨本清狂。
武汉全员敲响鼓 创新快进奏奇章
(一)步原韵
城樓黄鹤誉天香,气振无邪有暖阳。
灭疫安民吟意实,脱贫致富赋情长。
曾遭劫苦风霜烈,今沐春温雨露强。
武汉全民敲响鼓,创新快进奏奇章。
(二)倒原韵
武汉今朝又奏章,承前启后总争强。
青山有韵闲游少,黄鹤无题赋意长。
月缺还圆吟暖日,花开枝秀拥晴阳。
出师先表精神在,惯向东风满路香。
文/武汉 姜云姣(白云飘飘)
桂影琼花竞艳香,无邪独秀节秋阳。
八方词韵青山醉,万里诗风绿水长。
捧日推敲色尤翠,凌空挥洒劲增强。
神交故友存同异,咫尺天涯泼墨章。

东亭词女庄庄俏 武汉诗情句句金
(和武汉姜云姣老师)
江城聚会喜援琴,黄鹤翩翩舞竹林。
道韫文端才自异,易安笔底意常深。
东亭词女庄庄俏,武汉诗情句句金。
击壤而歌逢盛世,白云千里见初心。
文/姜云姣
又见春风奏柳琴,群英如燕聚芳林。
桃花漾水羞相笑,杏眼藏娇婉且亲。
错玉编珠幽意唱,敲词得句放怀吟。
几多环佩趋清照,尽展盈盈寸草心。
马乃孚(斜风细雨)试赏析:这是一首带着体温和岁月芬芳的七律,意境高远、鲜活、醇厚,非同凡响。既叙事又抒情,如瀑如泉,如歌如诉。
首联“又见春风奏柳琴,群英如燕聚芳林”十分切题,以景入事,一步到位,自然而然地交代了该诗所表现的时间、事物。这里,苏醒和绽放的不仅是柳暗花明,莺歌燕舞等自然界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更是诗人笔下的“群英如燕聚芳林”。即中华女子期待已久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第二届东亭中华女子诗词论坛”在江城武汉隆重开幕。
颔联展开,落笔轻盈,由远到近,镜头聚焦论坛现场。以点带面,通过桃花、漾水、杏眼、藏娇等鲜明的意象,并巧妙地运用对仗、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融情入景,将潄玉流殇满庭芳、姐妹相聚情意长表达得淋漓尽致。
颈联思绪飞扬,换个角度写论坛的生机勃勃,气象万千。正是“错玉编珠幽意唱,敲词得句放怀吟。”来自五湖四海的才女们,云集一堂,群英荟萃,有如星汉灿烂,熠熠生辉。她们诗心绽放,韵海徜徉,低吟浅唱,即兴演讲,锦句华章。
通过颔联的展开,颈联的递进,诗者将才女们参加此次论坛的心态,神态,动态形象逼真地表现出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笑,亲,唱,吟四个动笔用得贴切、灵动、传神,可见作者驾驭语言能力之高超。
尾联寓意深刻,高潮迭起,彰显和升华了作品的主题。“几多环佩趋清照,尽展盈盈寸草心”。其中“环佩”一词一语双关,既可指清照佩戴之美,又指步清照的诗词之美。与婉约、多哀怨的易安居士不同,新时代才女们不仅爱红妆,更爱诗词,她们心中有诗和远方;她们有更广阔的创作天地和高远的情怀。她们能汇时代精神,尽力弘扬国粹;她们的“寸草心“,一定会“报得三春晖”。
纵观全诗,足见作者见识积淀和语言功底深厚,故能通过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比喻,来引发赏读共鸣:谁说女子不如男!“喜看兰圃芝兰秀,红袖添香分外浓”,“扫眉才子知多少,统领春风总不如”。
(致江南叶子 七律二首)
一阕清词韵绕梁,才情洋溢品端庄。
东篱香满休嫌放,帘外轻寒未敢狂。
浮白喜邀君共醉,垂青幸许我升堂。
人间天上重阳戏,秋晚黄花未易裳。
注:叶子词《重阳又到人间》有句云“小月
东篱香满,帘外轻寒拂面。”
重阳喜着少年裳,漫步东篱醉苑堂。
有恃每矜身矍铄,无求常觉梦轻狂。
赏心尽可邀邀友,失意毋教惨惨庄。
笑向秦淮明月夜,知心何必说黄梁。

兰芬幽谷宁争色 莲出污泥不染尘
(致江南叶子 七律二首)
(一)
欣看叶子赋情真,且抱笙簧会女神。
道韫闺中才自异,易安笔底句常新。
兰芳幽谷宁争色,莲出污泥不染尘。
焉得怀诗期后约,江南一曲致佳人。
(二)
激浊扬清自养真,乡愁伴我苦吟身。
门迎江水千潮涨,窗揽云山万马巡。
红豆伊谁贻白首?黄金何处买青春?
古稀莫道桑榆近,绚丽霞光更足珍。
上首2020年中国头条推选为精华作品
雅爱楼多景,重来别有天。
江山如画里,风色到吟边。
古寺东吴地,疏钟北固巅。
时清人意爽,无复悸烽烟。
颔联:“江,风”是分句第一个位置的字;“画,吟”是分句第四个位置的字,我们把这称作【一四】。
颈联:“寺,钟”是分句第二个位置字;“地,巅”是分句第五个位置的字,我们称之为【二五】。【一四】,【二五】合起来称之为【一四/二五】。初学者写五律,如何使对仗的中二联句式灵动,可以说,【一四/二五】是很好的选择。这是笔者从古人名作中总结出来的。
说明:
1.这个【一四/二五】指的是名词的位置,不指其他含义。
2.特指中二联,不包括首.尾联。
我们看杜甫诗: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大家看,【一四】=星户.月霄;【二五】=寝钥.风珂。
在唐诗中我们熟悉的一些读起来比较美的句子,大多数(指半数以上)就属于【一四/二五】。颔联用【一四】(【二五】),颈联则必用【二五】(【一四】),句式就灵动了。
比如:
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这些句子(颔联或颈联)读起来,不仅非常顺口,并且句子各字的相互衔接与配合都完美,其原因正是因为【一四/二五】。在唐诗中,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十二首诗里有七首,占到接近60%。
比如:
寻雍尊师隐居
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
(【二五】)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一四】)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游子中秋回归
成仁爱德清,取义敬贤明。
梦旅萦金水,山翩奏玉笙。
寻根游子意,衣锦故乡荣。
传统精神在,原多眷恋情。
颔联【一四】=(梦山,金.玉),颈联【二五】=(根锦,意.荣)。
总的说来,初写五律作业时,在中二联,可好好考虑使用【一四/二五】。当然,章法和布局谋篇是对前人作品的总结,不是规矩,没有定式,它们是灵活多变的。

作者简介:
戴铁杵,江苏扬州市人。1982年江苏大学毕业后,先后任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江都区技改办主任。爱诗词创作,著有诗集《听鹂一江春》。诗观:贴近时代、贴近民生、贴近生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