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愁,留在心底的背影文
作者/刘秉荣
一 螃蟹
螃蟹和银鱼是黄庄洼三宝之中的两宝。我小时候黄庄大洼的螃蟹特别多,到我1965年初入伍前还有很多螃蟹,但到1969年前后,螃蟹就绝迹了。 1969年我回乡时曾问过螃蟹,村里人说只有马贵捉到过一只。而现在大洼里又有螃蟹了,但这是人工养的,而野生的螃蟹却再也见不到了。 虽然见不到野生的螃蟹,但小时捉螃蟹的情趣我仍记忆犹新。 黄庄大洼里到处是堤埝和水坑。螃蟹就在这些堤埝和水坑边做窝,——它们挖一个深洞,尔后躲藏在洞里。判断洞里有无螃蟹只要一看洞口有无螃蟹爪印就知道。如有爪印就用螃蟹钩子去钩或伸进手去掏。

有的螃蟹很“贼”,把洞做成弯的,这样就不容易抓到。有时手碰到它,它那大夹就狠狠地夹着手,甚至掉了夹也不出来,而掉的夹还夹着手不松,只有用牙咬掉。我和小伙伴们每次掏螃蟹手指都被螃蟹夹得烂烂的。而用螃蟹钩子却常常把螃蟹钩烂。 摸螃蟹就比较容易了。当时潮白河河堤的内侧、北大埝的两侧都有许多挖土筑堤时留下的坑,我们叫这些坑为“翻坑子”,这些坑里积满水,坑的四周边上长满草,螃蟹就卧在水坑里的烂泥中。摸螃蟹多在春天水浅时。1957年学校号召我们摸螃蟹卖钱缴学费。于是,星期天我和同学们就拿着面袋到潮白河边的“翻坑子”里摸螃蟹。我们蹲在水中摸,头刚好浮出水面。
当时的节气是清时刚过,还很冷,在水中摸一会儿就要出来,在岸上跳一阵再下水去摸。一些小贩们来收螃蟹,他们在秤盘上做手脚,吭骗我们小孩子。当时,我们摸个把小时就能摸半面口袋。 最有趣的是用提灯照螃蟹。照螃蟹要在中秋节前后,这时正是螃蟹最肥的时候。在河堤有水流的地方放盏提灯(即马灯),一会儿草一动螃蟹就来了,一伸手就抓住,若抓不住让螃蟹跑了,就要换地方,因为所有的螃蟹都不会再来了。还可以提着提灯在野地里找螃蟹,在野地里爬的螃蟹边爬边“噗噗”地冒沫儿,顺着响声去找,在灯下,会看到螃蟹扬着两个大夹示威,一般情况下,一晚能抓两三铁桶。

1963年的秋天,黄庄西洼的水不深不浅,螃蟹很多。我每天晚上都去捉。有时在有水流动的地方照等,但多数时间是提着灯去野地里找。秋天的野地里,野草很高,有些地方有些浅浅的水,还有许多坟地,坟地被水泡得露出棺材,而这些棺材也烂了。在夜静更深之际,在四下黑洞洞的大洼里一个人转悠,也是有些毛骨悚然。但听各种虫鸣,还有一些水鸟尖叫。而为了抓到螃蟹,“害怕”二字扔在了脑后。 黄庄洼螃蟹最多的一年是1958年,那年水大,螃蟹都爬到了窗户上。许多人家抓螃蟹多得吃不了,就把活螃蟹捣烂,挤出汁,做成“螃蟹豆腐”,还有许多人家把螃蟹用盐醃了,冬天蒸熟再吃,可惜这两种螃蟹的做法不仅吃不到,连听说都不存在了。

捉螃蟹还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螃蟹捯子”,一种是“扎箔”,让螃蟹上“楼”。“螃蟹捯子”是在一条长长的绳子上绑许多玉米串儿,这些玉米煮的半生不熟,用线串成象镯子一样的圈儿,再把这些玉米串儿绑在拴有砖头的长绳子上,沉入水中,引螃蟹来吃。尔后一人撑船,一人在船头捯绳子,一人在船头拿着“捞笼”。贪食的螃蟹夹着玉米是不放的,一出水,夹一松,就落在了捞笼里。“扎箔”象摆阵一样,在螃蟹经常出入的地方的水中,把用苇子作成的箔扎入到泥内,这些箔扎成一个又一个圈儿,螃蟹就顺着箔爬到中心圈儿,最后上了“楼”,这“楼”是一个苇子做成的篓子,螃蟹只要进去就出不来,而能进“楼”的螃蟹都是最肥的。

捉螃蟹和捕鱼一样,都是让人很兴奋的事。而那时的一个秋天,几乎天天能抓到螃蟹吃,绝不象现在,吃个“大闸蟹”都成贵宾菜。而现在的“大闸蟹”都是人工喂养的,是无法和当年黄庄洼的三宝之一“紫蟹”相比的。

作者简介:
刘秉荣,1945年生,1965年入伍,天津宝坻县人。曾于陆军
63军、北京军区宣传部、武警部队宣传部任记者、编辑,主编
文艺创作室主任,国家一级作家,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刘秉荣
从1980年起参加总参谋部《贺龙传》编写工作至今,研究红军史
八路军、新四军史、民国史三十多年,先后出版的著作有《菜刀
记》、《反南昌》、《沧海横流》、《红海忠魂》、《西路军魂》《瑰飘
重霄九》、《中共领袖蒙难记》、《神龙元帅》、《喋血洪湖》、《洪湖
血浪》、《福将贺龙》、《红一方面军纪实》、《红二方面军纪实》、《红
四方面军纪实》、《贺龙大传》、《贺龙全传》、《中国工农红军全传》
《八路军新四军全传》、《中央红军长征纪实》、《血龙》、《彭德怀
传奇》、《贺龙元帅》、《朱声达将军传》、《唐子安将军传》、《走近
齐锐新》、《清末绿林纪实》、《杨三姐告状》、《天变》、《辛亥革命
秘史》.《中原大战》,《护法大战》、《护国大战》,《国民政府秘史》
《北伐青史》、《军阀与迷信》、《善书》、《刘家友传》、《尘烟滚滚
唱英雄》、《屹立》、《英雄赞歌》等70部。还于各报刊发表小说报
告文学,散文等300余篇,总字数达4000余万字。系中国作家协
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
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法制日报》特约记者、《贺龙元帅》获全
军第五届图书奖,《贺龙全传》获全国广播长书金奖。刘联荣简介
刘秉荣,1945年生,1965年入伍,天津宝坻县人。曾于陆军
63军、北京军区宣传部、武警部队宣传部任记者、编辑,主编
文艺创作室主任,国家一级作家,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刘秉荣
从1980年起参加总参谋部《贺龙传》编写工作至今,研究红军史
八路军、新四军史、民国史三十多年,先后出版的著作有《菜刀
记》、《反南昌》、《沧海横流》、《红海忠魂》、《西路军魂》《瑰飘
重霄九》、《中共领袖蒙难记》、《神龙元帅》、《喋血洪湖》、《洪湖
血浪》、《福将贺龙》、《红一方面军纪实》、《红二方面军纪实》、《红
四方面军纪实》、《贺龙大传》、《贺龙全传》、《中国工农红军全传》
《八路军新四军全传》、《中央红军长征纪实》、《血龙》、《彭德怀
传奇》、《贺龙元帅》、《朱声达将军传》、《唐子安将军传》、《走近
齐锐新》、《清末绿林纪实》、《杨三姐告状》、《天变》、《辛亥革命
秘史》.《中原大战》,《护法大战》、《护国大战》,《国民政府秘史》
《北伐青史》、《军阀与迷信》、《善书》、《刘家友传》、《尘烟滚滚
唱英雄》、《屹立》、《英雄赞歌》等69部。还于各报刊发表小说报
告文学,散文等300余篇,总字数达4000余万字。系中国作家协
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
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法制日报》特约记者、《贺龙元帅》获全
军第五届图书奖,《贺龙全传》获全国广播长书金奖。
主播简介:
晚风,退休教师。喜爱诵读。喜马拉雅优质主播,滨州头条金牌主播(喜马拉雅搜老顽童zjf即可)曾在喜马拉雅上发表有声小说《狼图腾》,《无法偿还的情债》,散文《朱自清作品选》,《生而孤独》,司机是个小学生收听的《小学晨读》等。现在《张老师讲故事》和《国学经典》正在更新中……
约稿电话:18803070499
专业音频剪辑微信号:LWt194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