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岁月" 序曲
作者 张建刚
序幕已经拉开,东方正泛起晨光。
––––—题记
酝酿已久的学校机构人事制度改革试点会议,今天终于召开了。
会议是在一种相当庄严的气氛中进行的。年仅四十四岁的中心校长鲁振明,来了一段简短的开场白:“……局党委的意见,要我们切实搞好这项改革试点。大胆选拔、任用人才,是当务之急,时代所需……一些靠混、拉关系吃饭的人,特别是校级领导干部,必须坚决撤换,民办教师辞退,国办教师降格使用,不能占着茅厕不拉屎……”
好厉害。听那口气,恨不得把老家伙一脚踢开!屋里的气温一下子降到了零点。人们都屏住呼吸,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决定性的宣判。会前那种悠闭自得、无所事事的气氛全然消失。思维细胞开足了马力,使有些显得迟钝的脑神经高度的绷紧。触击最大的要算何怵了。这个曾经名极一世的校长,由于在“文革”中栽过跟头,工作谨慎而小心,对什么事都持观望态度。他今天特地换了身考究的衣服。灰色的中山服,领子烫得笔直,脸色苍白而慌恐,夹杂着难言的苦衷和淡淡的忧愁。脑门上挤满了细密的汗珠,香烟在食指和中指间不住地抖动。
应该说,今天的会议出乎他的意料。他以为这个全县最边缘的地区是不会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即便开上两次会议,也不过是走走过场罢了。共产党的做法历来如此。你别看会上叫得响,会下无人问津,高潮已过,烟消雾散,偃旗息鼓。然而,今天的气氛不同寻常。有一种令人震慑的力量。他从心里感觉到了。他知道那个年轻的校长是说到做到的,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闯劲儿。据小道消息说,中心校长是师专毕业,曾自修完了大学。是个干将。要不,怎么四十四岁就当上了中心校长?像我,五十出头了,才捞得个小学校长的差事,不免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感。此刻,何怵的脑子里乱极了,恨不得让一场暴风雨来个醍醐灌顶。
会议继续进行。
当鲁振明宣布胡亦清为那个被称为“烂摊子”的校长时,全场无不哗然。人们震惊的不只是胡亦清从一个“劳教分子”一下子跳到小学校长的美缺,而是这个地方的校长实在难当!几年来,确切地说,教改前夕,这个地方一致没有正式校长。代理校长一个个都跑马灯似的走了过场。那片烂摊子如何解决呢,谁也道不出个所以然。正因为这样,这个地方的教育质量一致很低。有人怨恨这个地方太偏僻,简直像个角落。周围,沉闷的空气笼罩着。也有人骂校长是笨蛋,是饭桶……然而,怨恨也罢,咒骂也罢,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质量低还是低,谁也变不了。
恰在这时,鲁振明调任了中心校长。这个地方的沉闷空气被打开了一个小小的缺口,人们荒芜已久的心里多少有了一些活气。令人惊喜的是这位年轻的中心校长身上有一股按捺不住的火气,善于深入实际地解决问题。在处理何顺聚众闹事的问题上,表现得非常果敢、刚毅。不怕有后台,不怕给小鞋穿,免去了何顺的总务主任职务,扣发其两个月的工资。从这件事上,人们看到了共产党的风骨。
胡亦清的走上马上任不是没有原委的。
胡亦清跟何怵是同龄人,体育专科学校毕业。大高个儿,硬朗的身骨,精神饱满,做起事来雷厉风行。胡亦清有个特点:样样爱争第一,厌恶稀泥软蛋。就因为这样,在文革中栽了跟头,蹲了十八年的牛棚……
庆幸苍天有眼。历史又恢复了本来面目,被颠倒了的世界又翻转了过来。然而,胡亦清还是胡亦清,他那争强好胜的性格是谁也改变不了的。胡亦清没有叹息自己的过去,他的目光已触到遥远的将来……他正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如何面临这场改革?……
像胡亦清这样的人,有一种现在年轻人不理解的执着狂。他们对共产党的信仰远比现在年轻人执着、坚定得多。有时,他竟像孩子似的那么天真,那么一往情深。可惜,他的赤诚有时不为人所理解。
会议的气氛越来越浓烈。
当人们向胡亦清投去惊讶、担心、嫉妒的目光时,他竟想不到地站起来,厚厚的嘴唇迸出了比原子弹爆炸更震慑的话:“我同意上级领导的安排。可得给我自主权,提名教导主任及其他中层干部……”
呼啦。全场骚动起来。坐在胡亦清左边的何怵,屁股像扎了针一样坐立不安。出于对老朋友的关心,何怵多次向胡亦清使眼色。那意思是:“你吃了豹子胆啦?以前争强好胜,差点没见了马克思,现在还有点反悔。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做什么事都要观望观望,既不超前也不落后……”可着急的是胡亦清来了个老虎推磨。这可把何怵急坏了。
如果说胡亦清升任小学校长是一个较大震动,那么胡亦清提出的改革措施,更是一个令人非想的创举。它像一颗重型炸弹轰开了几年来这个地方的沉闷局面。人们好像早就要舒这口气,只是始终找不到出口……胡亦清的话把会议推向了高潮。在会上,他宣读了班子内阁名单:二十九岁的王树新被任命为教导主任,三十八岁的陈振威为总务主任。并且还破格任用了五位新招聘的青年教师……所有这些,都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会议整整开了一下午。
何怵被免去了校长职务,由年轻的教师陈更接任。其他各有所动。这次会议是令人振奋、不可估量的。沉默了十八年的胡亦清又重上教坛和领导岗位,无疑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在全国改革的序幕里,这好像是一支序曲,正把人们从睡梦中唤醒。看吧,东方正泛起晨光,序幕已经拉开……

作者简介
张建刚,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草根诗人”。
1986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乡土诗人》《诗选刊》《《太行文学》《宁古塔作家》《魏征文学》《邺城文学》等发表诗歌作品。
信奉为人生而艺术!坚信诗是生命情感的绽放,诗的高度是诗人情感喷发的高度,是诗人生命感悟和体验的高度,是诗人人格魅力的高度。

诵读者简介:
玉华,河北怀来县人,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喜爱诵读,喜欢旅游。愿用温暖的声音和饱满的情感传播人世间的真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