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峻岭千般秀文/吴志跃
“图岭斜晖”居陆丰古八景之首,清代两广盐运使朱介圭对该景点赋诗一首:
望远余清兴 夕阳山更佳
烟开浮翠蚰 林净透红崖
过涧鸦争树 沿坡犊曳柴
亦知高卧好 端石寄幽怀
从景点命名及朱诗描述,应该是河图岭西侧,游人立于河岸观山赏景。古人曾在石壁上携刻“夕阳西卧”四个大字,江边处有郑姓文士设曲水流觞台,吟风弄月,效兰亭之古韵,不过这些人造的古景观只剩传说,它已回归自然,象素面朝天的少女,更秀丽。
河图岭在陆城北郊,以分水岭为界,北面是河东镇,南面是东海镇,岭的绝对高度约百米,山岭连同坡地面积约两平方公里,是一个很小很矮的小山。但它得造化垂青,精美有致,宛如上帝精心雕塑的一个盆景。西侧临望洋溪,陡峭;东侧延伸至螺河,坡缓;南面如一壁雄伟的绿色屏障,坐镇陆城之北;北侧山势婉蜒,与农田水洼相接,有茂密修竹,金黄稻浪、飘香瓜果;
图岭之美在峻,虽是百米小岭,但西侧陡峭如壁,临崖远眺夕阳西下,望洋水淼淼,清风拂面来,心旷神怡。难怪古今贤人骚客为之折腰。
图岭之美在秀,河图岭整体造型优美,就如同是上帝精心雕塑的盆景,西坡陡、东坡缓,岭上大石奇。西北侧山凹中一片修竹如画,东北侧是一片排列有序的高大松柏,南侧山面上间或有几株梅树,岁寒三友具在,还有成片的柑园和荔枝林,高低有景,疏间有序,一草一木均有诗意。
图岭之美在奇,岭上有一棋盘石,两米见方,光洁平滑,可惜无纹路,传说是仙人棋盘。说来也是,天上仙人的棋岂会象凡间的棋一样讲规则,划纹路,当然是没有杀戮和劫争。
图岭之美在有诗韵,笔者不止一次攀登河图岭,最中意的是东坡那片松林,坡地平坦开阔,松树高大,排列整齐,从岭下溪边一直延伸到山腰。当金黄色的晚霞从树梢上照下来,整个岭面象画卷一样美丽。在树下慢步,看百鸟归巢,那意境真有歌曲《南屏晚钟》的神韵。
图岭之美在于有悠久的人文历史,未修广汕公路之前,陆丰通往海丰、惠州是要在河图岭下乘渡经过现河西、西南那个方向,河图岭下的渡口就是人流旺、物流丰的交通要道。历史以来都是新铺村的人掌管渡船,新铺村是河图岭下一个小村,这个小村现在人口也不上千人,就在河图岭下,但这个小村很有故事。
相传明朝中后期,有洪姓一家从福建而来,在渡口撑船,是他带来钱鼓舞。为帮待渡的客人解闷,让他的孩子女儿在渡头表演钱鼓舞,也可赚两个赏钱。经过几百年的演变,钱鼓舞已成了新铺村的一张文化名片,解放初期赴京参加“天下第一团”的会演,得到观赏领导和文艺界的好评。
新铺的钱鼓舞是有唱词的,没有曲目,只分四“蕊”(即四章),戏文的内容就是潮剧《荔镜记》,从它的表演形式和戏文分析,它应该早于《荔镜记》潮剧版本形成的时间,是陈三、五娘相爱私奔一路欢悦的表现,道具简单,只有一个钱鼓,就是下乡货郎手中小咚鼓演变而成的,表演不受场地限制,是边走边唱的形式。
改革开放前,钱鼓舞是新铺村全村参与的文艺活动,每到晚上,操鼓的在晒谷场上响起鼓声,大家就知道要排练了,纷纷自觉来参与。表演用的各种乐器由参加表演的各家农户保管,表演技法公传父,父传子,独家代代传承。他们使用的一种笛闭气很大,响声激扬,一般人吹不开。而该村更奇的是钱鼓旦,钱鼓舞表演最大阵容是四生四旦上场,但大部分是一生一旦,也许是山清水秀出美女的缘故,这个仅有数百人的小村代代都出有长相亮丽,唱腔清脆的女孩子。改革开放前,钱鼓舞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那时社会上文化生活贫乏,民间一些大型活动,如庆寿、祠堂入伙,神事活动等等都请钱鼓舞去表演,从表演中得到比农耕更好的收益,参加钱鼓舞排练和演出的人员生产队记工分。可惜的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这一有特色的地方文艺却冷落了,最年轻的钱鼓旦也是奶字辈的人物了。
图岭之美在于山水、人文,在于和谐、发展,山清水秀人情美,你的光临也是图岭一道亮丽的风景。
作者简介
吴志跃, 广东省陆丰市东海镇综治办主任,汕尾市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