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阳节话重阳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重九节、九月九、“踏秋”节。重阳之说,与“九”相关,源自《易经》以阳爻为九。九为阳数,两九相重,故为重阳。

重阳节来源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
据曹丕《九日与钟徭书》中载:
“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
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
故以享宴高会。”

重阳习俗
赏 菊
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
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部分。
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
凌赏菊霜不屈的象征,
大型菊花展多在重阳节日举行。
登 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
即是登高。
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
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据《晋书》中《孟嘉传》载,
九月重阳这天,
晋朝大司马桓温及参军大将孟嘉等人
登上龙山,
孟嘉观赏山景,
连帽被风吹走也不知道。
桓温叫人作文笑他,
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辩,
一时传为佳话。

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
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
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
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
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
人们认为在这一天插茱萸
可以避难消灾;
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
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
还有插在头上的。
饮菊酒

重阳佳节,
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
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我国酿制菊花酒,
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
据《西京杂记》载称
“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
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
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后来饮菊花酒
逐渐成了民间的一种风俗习惯,
尤其是在重阳时节,更要饮菊花酒。
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
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之外,
还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
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糕与高谐音,
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
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重阳思念

一个电话,一声呼唤,
总有一个人在默默爱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