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已出版的诗词作品集
为中华崛起而歌
——长歌诗词集《兰亭逐梦》序
文/高崇
人的相遇相识,总有一个契合点。我认识彭海祥(笔名长歌)缘于一次征文活动。那是2015年四会市举行“爱心四会”标语全国征集评选,我有幸被邀为评委之一。在几千份的来稿中,有一件作品令我眼前一亮:“点点爱心真诚无价,悠悠柑乡山水有情”。作品短短16个字,写出了四会人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深厚情感要素和人文情怀。爱心,从真诚开始,从细微开始,从自我开始;柑桔是四会的名片,四会是中国柑桔之乡,“悠悠柑乡”点出了四会的地缘和概貌,漫山遍野的柑桔使人们联想到四会人不但勤劳勇敢,而且乐善好施,甘于奉献,具有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的橘子精神;真诚无价,山水有情,作品涵盖了“爱心四会”征文的条件和要求,不失为一件优秀的作品。当时我就想:全国参赛作品几千件,不管作者是谁(当时所有参赛作品都封闭作者名进行评选),这件作品必定脱颖而出!果不其然,结果公布后,作品获得了一等奖,作者为彭海祥。于是“彭海祥”这个名字就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然而,真正见面认识彭海祥,还是在一次诗友雅集活动上。当时我与藏龙、斯云等正在发起申报成立四会市诗词学会,需要发动更多的诗词爱好者参与进来,于是,藏龙就邀请了彭海祥参加雅集活动。在藏龙的特意推介下,我才一睹这位一等奖获得者的“庐山真面目”:魁梧的身材、祥和的脸容、炯炯有神的目光……随后,他还赠送了一本自称为“作业本”的诗词集《逸闲随笔》给我。藏龙介绍说,祥哥也是一位古体诗词的狂热追随者和“发烧友”。于是,在我的文学生涯中,又多了一位同道人。
长歌参加文化公益活动
诗歌,对于彭海祥来说,他是有一番感慨的:“是上天的恩赐,我有幸生长在这个诗的国度。大唐盛世所产生的伟大诗人,他们光彩夺目的诗句和千古不朽的篇章,灿烂了整个中华文明,也焕发了我对诗歌的喜爱,激发了我对诗歌的创作热情……”此时的彭海祥已从企业的岗位上退休,人生进入了“第二个春天” 。他的诗歌创作从退休前业余爱好的“零敲碎打”而进入了退休后轻车熟路的“快车道”。这从他的前四部诗歌专著中可以看出,退休后仅仅几年,他的诗歌创作不仅从数量上而且从质量上,其进步的速度都可以用“惊人”来形容。如果说《逸闲随笔》是他退休前的“作业本”,那么《奔腾豪情》、《玉韵丹心》和《翰海诗涛》以及现在付梓的《兰亭逐梦》,即是他“第二个春天”中盛开的灿烂花朵。从“逸闲”到“奔腾”,再到滚滚的“诗涛”,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他的“态势”和“神速”;从“随笔”到“玉韵”,再到现在的“逐梦”,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他的“高效”和“功力”;从“豪情”到“丹心”、“逐梦”,我们还可以隐隐约约看到他的人生轨迹和他诗歌创作的心路历程。
彭海祥为人豁达,性情豪爽,人们都尊称他为祥哥。于是,他笔名就取其谐音“长歌”,其寓意也不言而喻,正是他作为一名古体诗词的狂热追随者和一名成熟诗人的充分自信和社会责任担当。“翠柳轻飘细雨绵,东风飒爽卷疏帘。浓浓春意萦心暖,无限诗情落笔尖。”(《春深闲咏》)
与中国诗歌学会会长黄怒波在一起
阅读长歌大量的诗篇,我们会逐渐发现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他不仅雄心勃勃,激情满怀,为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而放歌,而且他持之以恒,长久不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崛起而放歌。这也充分体现了诗人的远大理想和博大胸怀。请看:《九州驿站 • 诗词创作活动寄怀》
九州驿站醉今宵,翰海诗涛逐浪潮。
朗朗吟声多雅句,悠悠墨韵滿玉瑶。
唐风绕月传经典,宋雨牵情梦鹊桥。
国粹逢源歌盛世,骚朋妙笔赋妖娆。
这首七律正好是长歌步入“第二个春天”激情满怀追求诗意人生的真实写照。从题目看,“九州驿站”本来是长歌参加一次诗词创作活动地方命名的主题,而在这里,这句普普通通地方命名一入诗,就像“一石激起千重浪”,立刻引起读者广阔的联想和共鸣:你可以随着作者的笔触,感受到我们伟大的祖国作为诗的国度,在大江南北沐浴着“唐风宋雨”太平盛世的今天,许许多多的“骚朋墨客”在“翰海诗涛”中“吟雅句”、“逐浪潮”,“传经典”、“赋妖娆”如痴如醉、惬意风骚、妙笔生花的激动场面!读者就和作者一样,如临其境,在祖国五千年文化的薰陶下,翱翔在诗的海洋,一种爱国亲民的自豪情感油然而生!这种美好如同一对恋人陶醉在贮满“玉瑶”的“鹊桥”中。
这种融个人意志情怀于祖国大好河山之中激情放歌,抒发对祖国、对大自然的热爱和颂咏,在长歌的诗词中随处可见。又如《黄鹤楼重开寄怀》:
巍然傲立望江楼,崔颢名诗此处留。
历历千年吟妙句,悠悠百代诵声稠。
汉阳树木菁葱翠,鹦鹉洲滩逝水流。
五一重开欢庆贺,黄金假日尽情游。
黄鹤楼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美称,既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又是中华民族文化崛起兴盛的重要见证。长歌借对黄鹤楼的游咏,深深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字里行间体现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情眷恋和忘然陶醉。“历历千年吟妙句,悠悠百代诵声稠”,从中我们也隐隐约约听见长歌发自内心的歌吟。在长歌许多游历诗中如《尧山行随笔》、《千年古寨行随笔》、《石狗程村兰花香》、《故乡行吟》、《重游星湖随笔》等等以及《国庆70周年赋豪情》等组诗中,我们同样可以窥见长歌为中华崛起而歌的一颗不老诗心。
与著名文艺评论家谢冕在一起
在浏览《兰亭逐梦》五百多首诗词中,我们还发现长歌的不少《题图咏》诗,这些诗简洁明亮,短小精悍,或颂扬祖国壮丽河山,或歌咏自然花草鸟鱼,或赞叹人间美女倩影,无不体现诗人犀利的笔触和炽热的情怀。如:
《题图咏》
寻梦重回红豆桥,千头万绪涌思潮。
悠悠旧事如流水,一往情深动九霄。
《题图咏》
倩女芳华美若仙,亭亭玉立翠湖边。
旗袍丽影添花伞,盼待伊人入眼前。
《题图咏•巾帼志》
剑胆琴心意自然,凌云壮志气冲天。
丹青碧血如熊烈,誓与须眉竞顶巅。
《题图咏》
幸会娇花赏雅香,欣逢淑女赋华章。
芳颜玉树相祈愿,秀慧文贤共慕祥。
绿叶扶荣人敬仰,红花护蕊自图强。
真情携手同追梦,犹待倾杯醉一觞。
这些诗配上一幅幅靓丽的图片,一图一咏,图文并茂,立意清晣,情真意切。作者有意在诗与美景、美图、美女之间相互切换主题及主角,在读者欣赏诗意的同时,去欣赏艺术的视觉美,建筑美,音乐美,去感悟祖国的壮丽与强盛,从而达到歌颂祖国歌颂民族之崛起而凝聚爱心的目的与效果;把诗描绘成一个个美女呈现在读者面前,又把美女比喻成一首首诗愉悦心间,俨然让读者在不知不觉的欣赏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与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主席王芳闻在一起
在21世纪20年代的庚子之春,中华大地遭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冠病毒浩劫,我们的党领导全体人民举全国之力,进行了一场抗战疫情的人民战争,阻击战,歼灭战。党和国家领导人、白衣战士、人民子弟兵、志愿者、社团组织以及14亿同胞,纷纷逆风而行,投入了波澜壮阔的抗战疫情斗争之中,出现了不少阻击勇士和战斗英雄。长歌作为一个有情感意志、有责任担当的诗人,政治的敏感与智慧,促使他提起了战斗的笔,撰写了不少抗疫之诗,歌颂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坚定作为,以及在疫情战斗中的英雄和无私奉献的白衣战士、志愿者,赞颂他们的丰功伟绩。其中一首关于深入疫情重灾区武汉指导抗疫的诗特别引人注目:《记视察武汉抗疫前线》
春暖花开绽笑嫣,瘟情好转正当前。
江城抗疫凯歌奏,四海驰援捷报传。
英明领袖施恩爱,华夏莺翔燕舞翩。
作者从大处着笔,把人民领袖情系灾区、心系人民的博爱情怀描写得淋漓尽致,使人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看到了临危不惧的中华民族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与之相呼应的还有一首《题图赞总理》的诗。作者在网上看到身在灾区一线的总理用餐的照片,只是一支水,一泡面,一包炸菜,不由肃然起敬!于是情不自禁,即时挥笔为总理点赞!作者从小处着眼,盛赞“总理如民简用餐,饿时已忘苦和酸”,从中体现了人民总理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的朴素情感、浩然正气及坦荡襟怀!同时体现了“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党和人民唇齿相依的民族气节和民族感情。正是有了党中央的高瞻远瞩和运筹帷幄,才有了战胜疫情的胆略和气魄,才有了中华民族崛起与复兴的坚定信心!
与九州诗词学会创始会长、四会市楹联学会荣誉会长范少华在一起
什么样的题材写什么样的诗,这是一个成熟诗人的重要标志。长歌尤其注重诗歌形式的表达,在题材和形式方面拿捏得十分准确,风、雅、颂都发挥到极致。在新诗方面也有不少佳作,如一首抗疫诗,令人十分动容:
《用血染的风采写辉煌》
鼠年之春不寻常
荆楚疫袭染国殇
华夏儿女同祈祷
祝武汉,早日消灾复安康
看,多少志士仁人披甲上阵
看,多少抗疫英雄蹈火赴汤
为了谁?为民族使命奋肩承
为了谁?为社会责任勇担当
我们,五湖四海血脉相连
我们,神州大地骨肉同邦
我们,炎黄子孙鱼水情深
我们,中国人民团结坚强
问君何所惧
我们有身经百战的英勇帅将
问君何所惧
我们有十四亿人的铁壁铜墙
看吧,雷神山结出了科技的成果
看吧,火神山凝聚了团结的力量
钟南山扬起了降魔的利剑
李兰娟展现着智慧的光芒
万千军人将士啊
直面刺刀见红的悲壮
万千白衣天使啊
奉献着青春华芳
她们用一颗赤诚的丹心
化作春天温暖和阳光
化作真诚和血染的风采
谱写抗疫战上的灿烂辉煌
“为民族使命奋肩承/为社会责任勇担当”,在这里,我们依然听出长歌牢记初心,不忘使命,为中华崛起而歌的心声!
长歌(左三)与诗友一起应徐寿祺将军(右三)邀请出席晚会,左二为本文作者。
翻开《兰亭逐梦》,荡漾在诗的海洋里,读者会感受到,长歌的佳作,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正气与力量,无不蕴含着豁达与自信。限于编幅,在这里就不一一剖析了,读者可以慢慢品味其中的奥秘,领略诗人的风采,跟着诗人的步伐,去圆自己诗意人生的梦。最后,我也以一首七律祝贺长歌兰亭圆梦:
贺长歌《兰亭逐梦》诗词集付梓
兰亭逐梦上瑶台,古笛今声五卷开。
滚滚诗涛承典雅,悠悠玉韵向心裁。
抒情不负真才子,泼墨犹嘉宝胜杯。
不尽耕耘酬远志,丹心热血载歌回。
是为序。
2020年7月3日于隽逸轩书斋
长歌出席深圳市新闻网访谈节目
(本文作者简介:高崇,本名罗宗志,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楹联学会会员、肇庆市作家协会理事、肇庆市诗词楹联学会理事 、四会楹联学会执行会长。著有长篇小说《乡魂》《乡梦》两部、中短篇小说集《爱,可不可重来》一部、诗词集《翰苑心韵》一部 、诗文合集多部。作品发表散见《中外文艺》《华文作家》《财政文学》《作品》《贵州文学》《齐鲁文学》《羊城晚报》《珠海特区报》《西江日报》等全国各地报刊及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诗刊微信平台等各大网络平台。)
本文作者高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