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
长征,是铭刻着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的永恒丰碑;
80多年过去了,尽管在当今社会商品经济的大潮滚滚而来,淹没了许多不该泯灭的记忆。
然而长征已经成为一个永恒的精神,充沛于我们的胸膛;
长征,她已然成为红色的血液,在我们的血管里流淌、传承;
长征,他在中国的历史上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有人建议把红军长征写入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年年讲,月月讲,让长征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哺育中华儿女。这一段悲壮的史诗。虽然已经很遥远,但我们拂去战争的硝烟,透过枪林弾雨,扔能清晰的听到先烈们那震撼天地的声音。

长征,一共穿越了中国15个省区,翻越了20多座,崇山峻岭,30多个急流险滩。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一共遭遇了400多场战斗,平均每三天就发生一场遭遇战。即便如此,红军依然保持着平均每天25公里的行军速度。所以说,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一次不畏艰险阻的远征。
长征的胜利是红军战士付出巨大牺牲换来的,长征出发的时候,红军一方面军86000多人,最后到达陕北时不到7000人,红四方面军出发时有10万大军。最后零零散散到达终点时,不过三万人。就这样,几十万的红军战士倒在了长征路上,他们的尸骨掩埋在雪山,草地,大渡河旁。
陈树湘,28岁,是红34师的师长,红34师是断后的部队,红军长征途中,遭遇了一场最为惨烈的战役,湘江血战。那一战,红军差一点全军覆没,红34师本来已经到了江边。但为了掩护大部队过江,返身又扑进了敌人的包围圈,最后全军覆没,陈树湘师长,也因为腹部被手榴弹炸伤而被俘,她被抬在担架上,连夜送去报功。路上抬单架的士兵,突然觉得脚下一滑,旁边的人打着火把一看。在场的人都惊得目瞪口呆,年仅,28岁,黄埔二期毕业的陈树湘。竟然用手把自己的肠子拽出来绞肠而死。

董振堂如果活到解放,至少是开国元勋。因为他当时已经是军团长了。可惜他在西路军的战役中壮烈牺牲,长征路上的一天,女红军陈慧清突然要生孩子了。早不生,晚不生。偏偏在一场激烈的突围战,刚一打响时,要生了。而且是难产,当时,陈惠卿疼的满地打滚儿,身边没有一个医护人员,只有几个红军小战士,仅仅在一公里以外,董振堂正率领战士拼死作战,眼看着顶不住了,董振堂拎着枪冲回来,问:
到底还有多少时间能把孩子生下来?
没有人能够回答。于是,董振堂再次冲入阵地,大声喊道:
你们一定要打出一个生孩子的时间来。
结果战士们死守了几个小时,硬是等陈慧清把孩子生下来,战斗结束以后,一些战士经过产妇身边的时候,都怒目而视。因为很多兄弟们都战死了,但董振堂又说了一句,足以载入史册的话:
瞪,你们瞪什么瞪?我们流血和牺牲不就是为了这些孩子吗。
80多年前,在那样的情形下,一个军人说出这一句话,这样的情怀你们能想象吗,我在想,我们缺故事吗。
我们不缺。
我们缺英雄吗?
我们也不缺。
只是没有人给孩子们讲这些,我们的孩子们不知道这些故事,也不知道80年前这些军人,曾经付出了什么。
是啊,他们付出了什么,老红军王平将军曾经讲过这样一段故事,当时大部队已经过了草地,彭德怀来找他,说,还有一个营的部队,没有找到。让他回去找。王平带着警卫员走到班佑河边时,正是黄昏。玫瑰色的夕阳挂在天边。他远远看见几百个红军小战士背靠着背睡着了。他当时勃然大怒,高喊着你们为什么不去追赶部队呀,他急忙走过去推那些小战士。谁知推一个,倒下一个,推一个,倒下一个。700多个红军小战士再也经不起体力透支,饥寒交迫,在睡梦中,全部牺牲了。老红军讲到这里时,老泪纵横,你们知道那天有多安静吗?鸟都不飞鸟都不叫啊,我把他们一个个平放在草地上。他们还都是一群孩子,80多年过去了,请让我虔诚的叫他们一声爷爷。爷爷。

你们用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如火的朝霞,如画的江山,我们的命脉里,已深刻着你们的红色基因。我们是你们用铁血淬炼的子孙。
今天。党中央正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长征,号角已经吹响,惊旗在飘扬,
我们坚定的步伐,正在阳光大道上隆隆地行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在眼前。
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中国永远是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朗诵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