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址石寨小学拍摄
电影《旗》彰显罗源历史文化
文/江志坚
广东省四会市罗源镇,环境清新优美,人文资源丰富,农村乡土味浓。1971年至1976年,在罗源镇石寨小学读书,母校是我学习成长的好地方 。34年来,我在四会市罗源镇文化站从事基层文化工作,对石寨小学的建筑历史、取景拍摄电影《旗》的一些情况有所了解,是罗源历史文化的见证者。现将这些珍藏历史整理成文,加深大家了解四会市罗源镇的历史文化,进一步增强村民群众爱护文物和保护文物意识。

石寨小学旧址,呈书院建筑风格
罗源镇石寨小学,原世昌学校旧址,位于广东省四会市罗源镇石寨村委会塘角村,1947年建成,1948年办学,1993年12月,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热心乡贤捐资重建,使石寨小学焕然一新,该校历来是江家子弟学习文化、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学校门面为青砖结构,呈古时书院建筑风格,“世昌学校”两侧刻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字样,坐西南向东北。设有礼堂,课室,操场等建筑构成,总占地面积约1464平方米。礼堂设有拱形门,圆形柱,拱形窗檐;礼堂前两侧设有课堂共10间,灰沙墙,礼堂两侧青砖屋;礼堂正前方是空地,侧边设有运动场;礼堂正门原是青砖门楼,现已拆毁,改建成两层水泥结构楼房。因石寨村族人姓江,江氏宗祠曾称“世昌堂”学校,“世昌学校”喻世界繁荣昌盛之意。随着罗源镇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改为”四会市石寨小学”。世昌学校的旧址,为研究四会的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取景石寨小学,拍摄电影获殊荣
由广东电视台、广东南方之星影视节目有限公司、北京盛世良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河北传媒院学、北京小白花艺术中心以及肇庆山水影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的电影《旗》,2013年期间,在四会市罗源镇石寨小学取景拍摄,2017年10月,荣获了广东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五个一工程”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举办的评选活动,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最高奖。它对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催促富有鲜明时代精神和浓郁生活气息、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文艺精品的问世,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选址罗源,人文风光符合剧本要求
电影《旗》根据著名作家王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在原版小说里,故事发生地在贵州,而电影《旗》则取景肇庆。为何选点四会市罗源镇,导演梁明透露,其实剧组曾到贵州、湖南、福建等地选景,但最终觉得四会罗源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象最符合电影题材。
不同的地点是否能拍摄出原著的韵味?对此,任杰有自己的解读,“我们想找一个废弃的但又有建筑特色的地方拍摄,经过一个多月不停地找,我们觉得肇庆能代表广东山水文化,也能代表岭南的人文风情,就在肇庆的四会市罗源镇找到了有近百年历史废弃“石寨小学”古建筑。”任杰对当地的民风特别深刻,他回忆说,在拍摄期间,石寨村民经常会送鸡蛋过来,让他感觉这部片子不仅是一部电影,也是在拍摄中跟周边的人交流。

选材聚焦,关注农村教师问题
影片《旗》着眼于农村儿童的教育问题,选择农村自闭症儿童和留守民办教师为刻画对象,人物鲜明生动,情节一波三折,感情真挚动人,生活气息浓郁,故事性、戏剧性和情感性兼具,可视性与思考性并重,体现了深切的人文关怀,并以此呼吁全社会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旗》的原型来自贵州偏远山村,最终选择了广东省四会市罗源镇山区作为拍摄地。影片在深刻挖掘现实问题的同时,保留了农村儿童的朴素趣味,还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戏”有机融入剧情,具有宏大的人文视觉;一脉远古的问候、文明的传承,与青山绿水、古宅老树构成独特的艺术气场;从同类题材的“苦情戏”中透出一缕“清新唯美”,凸显山村孩子和老师的“可爱有趣”。

肇庆首映,举行全省百场巡映启动
2015年6月,电《旗》首映礼暨百场巡映启动仪式在肇庆举行。导演梁明携主演刘卫华、霍妮芳亮相发布会。电影《旗》根据著名作家王华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农村留守教师“等花开”通过红旗,渐渐打开自闭症儿童“端端”内心世界的故事,影片成功入围今年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导演梁明表示,虽然原著的故事取材贵州,但在经过贵州、湖南等地的勘景之后,最终还是选定在肇庆拍摄,并将在片中展现岭南山水文化的美景。《旗》在肇庆首映后,接下来还将在全省进行百场巡映,以让更多人关注山区留守儿童教育状况。

编后语
2013年期间, 电影《旗》在罗源镇石寨小学取景拍摄,得到了四会市文化部门、罗源镇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原四会市文广新局局长洗志权,原罗源镇党委书记、镇人大主席严少军亲临现场指导工作,罗源镇成立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经常深入石寨小学处理拍摄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探班了解拍摄电影进展情况,并要求罗源镇文化站全力做好协调相关工作,确保剧组顺利完成拍摄任务。
电影《旗》融进了大量人文罗源元素,以农村淳朴乡土风情、历史文化为拍摄素材,以得天独厚自然风光为背景,让观众从中领略罗源旳悠久历史文化,善良淳朴的民风。我们相信,电影《旗》在肇庆、乃至全省上映后,对于进一步宣传推介罗源文旅振兴、乡村发展,打造文化罗源、绿美罗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根据相关资料撰写/2020年10月15日零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