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冯学仁,男,70后,中小学一级语文教师,系中国校园文学作家协会会员,湛江市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收藏家协会会员,雷州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星光》校园报主编。198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迄今有小说、散文、文学评论、新闻时评及教育论文等200多篇发表在《中国教育报》、《散文选刊》、《南方日报》、《广东教育》、《湛江日报》、《湛江晚报》、《湛江文学》、《新闻视野》、《湛江教育》等报刊杂志上,多篇文学作品获市级以上征文大赛奖。

真情去矫饰 质朴溢乡味
——解读作家蒋生及其作品
冯学仁
蒋生是近年来活跃在我市乃至粤西地区文界中的乡土作家之一。他生活、工作在基层,熟悉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了解基层世事民情……这都为他的文学创作注入无穷的源泉。他视文学为生命,甘愿与孤灯长夜为伴。几十年来都乐此不疲,精心构筑他心中那座瑰丽美妙的文学殿堂。迄今为止,他在《羊城晚报》《广东农民报》《南国》《小说选刊》《中国报告文学》《西部散文选刊》《湛江日报》《湛江晚报》及《湛江文学》等报刊上发表作品100多万字。作品多次获奖,其中散文《母亲,您一路走好》获“永恒的母爱”全国征文一等奖,《探亲》获广东省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举办的“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讴歌革命老区”征文一等奖,小说《城里飞来的凤凰》在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举办的“21世纪首届文艺高级研讨会”全国作品评奖中获二等奖、《阿狂博私彩》获《小说选刊》第二届全国笔会三等奖、《鬼镇坡月圆》获“中国当代小说奖”等,并有的作品被收入《中国小说家代表作集》《中国散文家力作选》《文学经典·诗文精选》《世纪风范·作家文选》等。出版有个人作品集《情悠悠》《蒋生作品选》《火红的心在燃烧》与长篇纪实文学《人民公仆陈光保》(与李日兴合作)。他的作品己引起许多文界人士的关注和广大读者的青睐。笔者从他近年来发表的大量作品作了个浅探,读者或许从中有所裨益。
蒋生的文学之路走得十分艰辛。少年时因家况不好失学回家务农,青年时双眼失明卧病五载,自己摸路到成都求医才得以复明。不久,他被聘为民办教师,接着受县文联、文化局等单位推荐为镇党政办资料员兼报道员,后任镇文化站副站长,又到雷州市文联任专职副主席主管文学艺术创作。这期间的波折、磨合,却始终消磨不了他对文学创作的坚毅信念,也割舍不了他对文学那一片执迷与眷恋。他似乎对文学艺术有一种超乎寻常的天赋和悟性。当初只念了四年半小学的他居然如痴如醉般阅读了《五虎平西》《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大量中外古今名著,其中有些名著中的精彩片段他能熟读成诵。为了提高创作水平,他不但走访、请教了吴茂信、艾彤、何银华、陈堪进等一批经验丰富的作家,还自费参加北京师范学院中文写作系函授班和南方文学刊授班等学习。他对文学创作的这种不知足求进取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苦难是人生中最好的一所学校。蒋生的人生遭际,加深了他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省悟,在一定的意义上大大地拓展了他文学创作的思维视域,使他的文学作品更具有烛照生活现实的力度。他关注生活现实,其作品力图透过纷烦繁杂的现实社会生活现象,扼住生命本质,精于裁剪,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活生生的感人形象,以此来影射及鞭策世俗中一些庸俗的作法、观念……呼唤人间的真善美,表现出了一个作家应有的社会良知和铮铮铁骨。这在他创作的许多小说中得到很好的印证。中篇小说《桂花》是取材、框定于鲜活的现实生活原形,从中塑造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桂花人物形象,作品紧扣桂花“苦命”的情节发展主线,行文波澜起伏,悬念迭起,结尾余韵无穷,引人怜悯,促人深思。短篇小说《城里飞来的凤凰》,使用的是诙谐通俗的喜剧艺术手法,给读者描绘出了一幅幅雷州乡村婚俗的原汁原味图景,通篇洋溢着浓郁的雷州乡村人文生活气息。可贵的是,作品在潜意识中把雷州这种特色的婚礼习俗置放在整个社会生存形态的大背影里来思考、观照,凸显出作家对于现代意识与传统习俗的深层思考的精神和勇于剖析的力度。海南私彩在雷州大地的蔓延和“侵蚀”,令人触目惊心,许多财迷心窍者因之倾家荡产,妻离子散……这是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蒋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在小说《阿狂博私彩》中,就是根据这一社会生活现实,生动传神地塑造了一个因疯狂博私彩而导致家庭悲剧发生的“狂人”形象,让人们从中得到警示,以“引起疗救社会的药效”(鲁迅语)。
蒋生是靠自学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乡土作家。他在文学路上艰辛跋涉和潜心摸索的那股“犟劲”着实令人感动。文学创作是一项考验意志和锺炼心智的创造性活动。作家刘绍棠说过:“……我想若果缺少对文学艺术本身的悟性和敏觉,缺少平时对文字基本功的苦心磨练,技巧的累积,任何搞文学创作的捷径都难以奏效……”毫无疑问,蒋生是具有创作实践的“悟性”和“苦心”。他是文学创作的多面手,不但在中、短篇小说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而且对乡土散文、报告文学、纪实文学、故事及雷歌等创作也深谙其道。他笔下的人与事都是来自乡间,每个人物,每则故事,都倾注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作者的喜怒哀乐,是经过他的精心提炼和加工的产物。他的作品情真意切、娓娓道来、朴实自然、毫无娇饰,宛如在山林间潺潺流淌的清泉,掬一口清甜润口,沁人心脾。正如作家何银华十分中肯地评价他的作品“渗透着质朴,信手写来,少见雕饰,乡土味浓浓的,乡土情也浓浓的” 这一艺术特色在散文《妻子有班上》、《中秋月圆豪郎滩》,小说《春暖寡门》、《烈胆柔情》,《鬼镇坡月圆》、《阿狂博私彩》、报告文学《只缘正气满心胸》、《为了那份忘不了的故乡情》和纪实文学《情悠悠》、《一名戏剧家的传奇人生》中都淋漓尽致地显露出来。试想,作家如果平时不贴近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他哪能创作出如此“乡土味浓浓的,乡土情也浓浓的”的作品来呢?
从稚幼到走向成熟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每一位作家若要在文学原创层面上跨越和突破,都须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血汗。蒋生一路风雨兼程,正由于他的勤勉与不屈,使他现在的文学创作在素材的捕捉、艺术技艺及语言的运用向前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然而“玉不掩瑕”,在品读他的大部分作品后,我觉得他所塑造的文学形象有些尚且单薄了一点,题材的开掘还未够深阔。但我坚信蒋生在日后的创作实践中会做得更好。

【作家蒋生简介】蒋生,广东省雷州市人,雷州市文联原副主席兼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现任雷州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秘书长兼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雷州市楹联学会会长,系中国小说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经典文学网签约作家。已发表作品100多万字,并多次获得省 和全国性征文奖,其中散文《母亲,您一路走好》获《永恒的母爱》全国征文一等奖,《探亲》获广东省“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讴歌革命老区”征文一等奖,《我的妻子》获首届“才子杯”全国征文大赛二等奖,《含羞草序》和故事《苦瓜的传说》获中华文艺第二届全国文学大赛金奖,《城里飞来的凤凰》获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21世纪首届文艺高级研讨会”全国作品评奖二等奖,《阿狂博私彩》获《小说选刊》第二届全国小说笔会三等奖,《春暖寡门》获首届“精英杯”全国文学创作邀请赛一等奖 ,《鬼镇坡月圆》获“中国当代小说奖”、第十三届湛江市文艺精品奖。作品被收入《中国小说家代表作集》《散文家力作选》(第三卷)《世纪风范.作家文选》《文学经典.诗文精选》等。著有作品集《情悠悠》《火红的心在燃烧》《蒋生作品选》和长篇纪实文学《人民公仆陈光保》(与李日兴合作)。个人小传被收入《广东当代作家辞典》、《中国小说家大辞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