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诗三章
作者 张建刚
1、锄头

肩扛着父亲生活的全部,一年四季被粗糙的大手攥出汗珠。
他的的脚印是鲜活的象形文字,书写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他的衣兜、裤管兜满田垄里的虫鸣,时常在夜间传出清脆的叫声。他的骨节里穿进小溪的寒气,在阴雨连绵的季节有蛙声叫个不停。
如今父亲老了,旋耕机让父亲手中的锄头面露羞涩,他常常摩挲手掌不知所措。
一个人的时候,父亲扶着锄头发呆,仿佛春天又从他脚下的热土里走来。

2、风筝
这春天的骄子,借春风之力飞升,飞升。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它的展翅翱翔打开了春天的心扉,村庄被缭绕得心动,土地松软,麦苗返青,小溪叮咚,妩媚的杨柳甩袖荡春风。
杏花红了二月,桃花粉了三月,梨花白了四月。
蝴蝶、蜜蜂,这些春天的采访者,穿梭于故乡的春野。
蛰虫在酣睡中醒来,阳坡上闪现蜥蜴爬行的身影,留守的麻雀蹬动高枝,采撷报道新春第一个头条。
风筝占满了故乡新闻的版面。
3 镰刀
那曾是五月的骄傲,镰声里把欢乐收割。
它与麦子亲近,沾染一身硕果的馨香;它与父亲亲近,诉说着劳动人民的荣光;它与田野亲近,胸腔里起伏着虫鸣蛙声。
它的历史用锋利和汗水写成。有麦香的地方,就有它不知疲倦的身影;有收获的地方,就有它豪迈的歌声。
如今,它仍未退出收获的舞台,家乡的小路上,你会偶尔与之锋利的目光相碰。
这劳动的的强者,没有功成名就。
2020年10月16日整理。
作者简介
张建刚,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草根诗人”。
1986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乡土诗人》《诗选刊》《《太行文学》《宁古塔作家》《魏征文学》《邺城文学》等发表诗歌作品。
信奉为人生而艺术!坚信诗是生命情感的绽放,诗的高度是诗人情感喷发的高度,是诗人生命感悟和体验的高度,是诗人人格魅力的高度。
诵读者简介
玉华,河北怀来县人,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喜爱诵读,喜欢旅游。愿用温暖的声音和饱满的情感传播人世间的真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