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露话眉
作者:紫露
经常会有想法在脑海里一闪而过。这些想法——姑且称之为灵感吧,常常稍纵即逝,抓住了或许就能成就一篇文章,抓不住便会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再也无处寻觅。时常慨叹,假如这些个奇思妙想都能变成文字的话,那如今我也应该是个著作等身之人了(偷笑)。
其实,也不是所有的想法都这么易逝。有时候,它会反反复复地出现在脑海里,逼迫着你不得不去打开电脑,让手指和思绪一起在键盘上起舞,直至把或优美、或感伤、或朴拙、或灵动的方块字涂满那空白的文档。比如,关于我的眉毛,我就一直有话要说。

文学作品里,对女人眉毛的描述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红楼梦》里的宝黛初见了。曹雪芹通过宝玉的眼睛交代了黛玉的外貌: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五官当中仅写到了眉眼,黛玉的形象便因了这两道弯弯的眉毛和泪光点点的眼睛陡然生动、鲜活起来,一个多愁善感的小女子也呼之欲出了。可见,人的眉毛和眼睛对形象的影响有多么大。古典诗词里对眉毛的描述毛更是数不胜数:
凤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晏几道);
芙蓉如面柳如眉(白居易);
蛾眉新作十分妍(苏轼);
托腮无语翠眉低(欧阳修);
学画蛾眉红淡扫(欧阳修);
懒起画蛾眉,浓妆梳洗迟(温庭筠);
未放双眉秀(周邦彦);
渡头翠柳艳明眉(杜甫);
横眉冷对千夫指(鲁迅);
……

您看,无论是哪一种眉,也不管这眉是什么状态,表达着哪一种情感,都应了那句成语:眉目传情。在这里,眉毛已经不单纯只是一个器官,而是肩负着人们传情达意的重任。无论是喜、是怒、是哀、是乐,眉都可以通过状态的变化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那么,本文的重点来了:这么重要的眉毛于我,却是求之而不得。
说起我的眉毛总能让我想起一个成语“深入浅出”。不过,得改成“浅入浅出”才恰如其分。年轻时长得还算是有点姿色的我,眉毛非但没有一点点功劳,相反,它的“淡到极致”却把我的总分拉低了一个档次(玩笑啦)。

也曾想过用现代化的手段去弥补这个缺陷。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女人纹眉之风日渐兴盛,我的心里也痒痒的。姐姐那时也去纹了眉,弯弯的眉型虽说有些不太自然,但也不可否认,的确挺好看。于是,暗下决心,我也要去。婆婆听说后极力反对。不过,老太太用的是以柔克刚的路子:利呀,用针一下一下地扎,多疼啊,咱可不去受那个罪!孩子都好几岁了,有没有眼眉要嘛紧啊!就这样挺好,妈爱看!得,听话就是好孩子。婆婆一番的苦口婆心,让一向不忍拂逆长辈的我,在臭美和做个好孩子之间无奈地选择了后者。
随后的二十多年我经历了下岗、到处打工、自己做生意等人生大事。每天奔波忙碌的生活让我早已无暇顾及眉毛的缺陷。虽然每次照镜子时还是会心有不甘,但生活的压力暂时淹没了我的爱美之心——尽管那时婆婆业已作古,唯一一个反对我的人已经不在了。

再后来,闺女出嫁,老张也走了。我的生活一下子没有了目标和奔头,一下子轻松了下来。辞去了打工的工作,我成为了“有闲”一族。于是,眉毛问题又重新被提到了议事日程。闺女非常支持,她希望我能成为一个美丽而阳光的小老太太。于是,小妞儿带着我来到了美容院,做了一个时下流行的“半永久”眉。多年的夙愿一旦达成,心里颇有些释然之感。不过,说心里话,眼睛上面光秃了大半辈子,这乍一有了眼眉还真有点不适应。看着镜子里的自己,陌生的感觉油然而生——我都有点不认识我了。更好玩的是,纹完眉的那天夜里,我起夜去卫生间,猛一抬头竟被镜子里的那两道黑黑的眉毛吓了一跳。
有了眉毛后的确显得精神了不少——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无论你年龄几何,只要追求美的心还在,人就不会老。如今纹眉已有数月,对“长了眼眉”的自己也早就习惯并接纳了。额前的刘海现如今也可以剪短一些,敢于露出一半的前额了。这“有眼眉”的日子着实不错。然而,欣喜之余也不免有所忧虑:假如将来有缘遇到张敞之流,这画眉的闺中之乐怕是无福消受了吧?呵呵……


作者简介:
沈小利,笔名:紫露。天津市老年人大学文史系学员,天津市作协会员。

主播简介:
馨园小主,汉族,天津人,朗诵联盟会员,教育工作者,硕士研究生学历,教育部中华经典诵读导师,酷爱诵读和歌唱,主持人,多家平台签约主播。现任新山东文学社副社长兼艺术总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