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蒋生,广东省雷州市人,雷州市文联原副主席兼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现任雷州市革命老区建设老促会副秘书长兼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雷州市楹联学会会长,系中国小说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经典文学网签约作家。已发表作品100多万字,并多次获得省 和全国性征文奖,其中散文《母亲,您一路走好》获《永恒的母爱》全国征文一等奖,《探亲》获广东省“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讴歌革命老区”征文一等奖,《我的妻子》获首届“才子杯”全国征文大赛二等奖,《含羞草序》和故事《苦瓜的传说》获中华文艺第二届全国文学大赛金奖,《城里飞来的凤凰》获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21世纪首届文艺高级研讨会”全国作品评奖二等奖,《阿狂博私彩》获《小说选刊》第二届全国小说笔会三等奖,《春暖寡门》获首届“精英杯”全国文学创作邀请赛一等奖 ,《鬼镇坡月圆》获“中国当代小说奖”、第十三届湛江市文艺精品奖。作品被收入《中国小说家代表作集》《散文家力作选》(第三卷)《世纪风范.作家文选》《文学经典.诗文精选》等。著有作品集《情悠悠》《火红的心在燃烧》《蒋生作品选》和长篇纪实文学《人民公仆陈光保》(与李日兴合作)。个人小传被收入《广东当代作家辞典》、《中国小说家大辞典》等。

情到浓时总是诗
——李日兴其人其诗
蒋 生
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认识文友李日兴,算起来我们的交往已有二十多年。
那年春节,海康县(现雷州市)举办征文比赛,我有两件作品获三等奖,李日兴的诗《乡村即景》获一等奖。他那首诗是以姑娘们在溪边洗濯衣裳,反映乡村群众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生活、精神风貌的。诗虽廖廖数句,但让人读来觉得画面清新,情景交融,受到读者的好评。
我当时不知李日兴是何许人,也不知是哪里人,直到颁奖领导委托我帮他代领奖品带回,才知道他与我是同乡,年仅二十岁。他这么年青就在100多万人口大县的成人作品大赛中获得了头等大奖,我实在感到有点惊讶。
此后,我与他常有往来,交上了朋友。我们走在一起,所谈的话题总离不开文学的。
一九八四年,我在县文联领导的授意和纪家区公所(现纪家镇)的支持下,组织成立了“萃文文学会”,并请他参加。在县文联刘拔主席的帮助下,我先后请了知名作家吴茂信、陈堪进等老师前来进行讲课。大家听了讲座后,创作水平都大有提高。尤其是李日兴,他不但在文学会的征文大赛中常获一、二等奖,还经常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作品,成为县里青年作者中的佼佼者。翌年,他跟文友符琳到湖南的九嶷山大学就读,远离了家乡,但他依然忘不了我。他把我当兄长看待,常来信问候并谈及文学创作,有时还寄回他与符琳主办油印的诗报《未名湖》或几位学友合编的诗集。可见他是一个很注重感情和痴迷文学的人。
他大学毕业后,在中学教过书,在农场当过办公室主任,在镇圩开办过小厂,后来又走进报社任记者编辑。多年来,在社会上艰辛地摸爬滚打,不但丰富了他的见识,也磨利了他的笔尖。我特别钦佩他具有敏锐的眼光和敏捷的思维能力。他走到哪里,都能找到诗题。情到浓时总是诗,信哉斯言!他写诗之余,还几次把我个人的创作情况写成报道寄到市报和省报发表呢!
从李日兴的诗中可以看到,他不论是写人写物,或抒情咏景等,字里行间都表露出他那丰富的思想感情。读之,有的令人激情涌动,有的令人柔情萦绕,有的让人默然沉思。如《涓流》:“从岩石底下钻出/敢问 路在何方/过密林 带一串鸟语/过山野 捎一路花香”;《又一次整理行装》:“登高而歌 看大江东流去/岸边的白杨 正绿向天际/抖擞精神 又一次整理行装/登程去 那怕是天涯孤旅”。其诗句的确是让人读之感慨激昂,荡气回肠,如不是诗人具有充沛的思想感情和激情是写不出来的。又如《访友不遇》:“访友友不在/人在莽莽森林中”,“带来这瓶美酒/看来难得对几盅”;《赠文友张云玲》:“谁说梦如烟似雾/看明天花团锦簇/难忘的雨中行/让我认识了通往草原的路”。这些诗句都蕴含着浓浓的友爱真情。诵之如饮香醇,芳香可口,让人陶醉。再如《知青小屋》:“知青们返城去了/像白云飘去渺茫/小屋在风雨中歪斜/岁月把它默默埋藏”;《虎门炮台怀古》:“芳草萋萋/掩埋不了那段耻国辱民的岁月/绿叶翩翩/挥不去的是烙在心头的疼痛/抚摸着关天培血染的炮台/我久久凝视着这如铁的雄关”,这些诗句读来,让人慨叹不已,无不勾起对历史的沉思……
李日兴的诗作,不论是新诗或散文诗都带有古体诗词的滋味:凝炼、含蓄,颇具音乐感,且意境清新,情感浓郁。有如此才情,深信他在今后的创作上必会取得更喜人的成就!值他的诗集《坡上青青草》出版之际,作为朋友,我闲聊几句,借此祝贺。
尹玉峰主任欢迎您走进京港澳台世界头条


丨广东作家蒋生作品丨
情到浓时总是诗——李日兴其人其诗
京港澳台世界头条发布

都市头条编辑委员会主任尹玉峰 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