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中秋
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啊,一块月饼一片心哪……
每每听到这首《月饼歌》,就想起了小时候过中秋节,那时候月饼在乡下日常里是见不到的,也只有到了中秋节,才可以看到才能吃上一块的。这还是好的人家,有的困难家的孩子是根本吃不到的,有的即使是能吃到,可由于孩子们多,只能是一块月饼分成等份才能够分,才能吃到。
俺记得有一年中秋节前爸爸出差去城里,回来时除了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每人买了一份月饼外,还给我们每个孩子每人买了一块月饼。记忆里那月饼是什锦馅的,那图案好看极了,俺拿在手里真的是舍不得吃呀,但又经不得月饼的诱惑,在边上小小的咬上了一口,,虽还没咬到馅,但已经是满口溢香了,就这样一小口一小口的吃,用小手捧着,生怕咬掉的碎末掉在地上,那馅里的绿丝红丝还有果仁真是好吃,不知不觉间,一块月饼进肚了,手心上掉下的碎末也用舌头添了个干净。
现在说这事,打死当下的孩子们都不会相信的。他们会说一块月饼有啥好吃的?他们不知道啊,在那物资困乏的年代,孩子们对甜食的需求是多么的渴望,那味蕾又是多么的敏感,稍微的甜都能感觉得到啊,更何况是这又香又甜的月饼!
中秋的月儿圆了,爸爸会从家里拿来桌子放到院子当央,把买来的月饼摆在桌上,随月饼摆的还有毛豆、花生、苹果、葡萄等,更有当时流行的蜜桃酒。爸爸说这叫圆月,是敬奉给月亮上的嫦娥、吴刚、玉兔的,敬奉完后的月饼才能分给俺们孩子们吃的。
儿时的记忆常常是和吃离不开的,记忆里老是饿!饿!难道是孩子生长发育长身体消化的快?抑或是吃本身就是孩子们的天性?俺茫然了。但细思之,还是那时生活水平低呀,肚子里没有油水呀。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当我们回首往事时,心中总会有那么多的眷恋和不舍。俺的友人啊,且行且珍惜吧,适逢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者简介:
丁锵,1965生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八五年参军入伍,做过企业的管理者,做过个体的经营者。系大连市普兰店区作家协会会员。
主播简介
尹长伟,网名小虾米,辽宁大连人。是朗读者精英团队成员,全民悦读朗读者阅读会副秘书长,朗读者悦读园五班班主任。喜欢唱歌,朗诵,愿意用声音诠释生活,在平凡的路上探寻远方!
